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对待个体经济问题上,党内一直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思想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思想两种不同思想指导下的政策.在两种不同政策的交互影响下,个体经济经历了从恢复发展--曲折发展--逐渐衰落的发展过程.通过总结土地革命时期个体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历史启示,这对指导当代经济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湘鄂川黔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深刻吸取过往湘鄂西苏区、黔东苏区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湘鄂川黔边地区发展文艺运动的有利社会条件,把文艺宣传作为革命动员的头等手段,掀起了一场革命动员的巨潮。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动员中,湘鄂川黔苏区科学制定文艺宣传动员目标,积极构建覆盖苏区的文艺宣传组织网络,广泛开展形态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宣传活动,其为坚持湘鄂川黔苏区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有力支持,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湘鄂川黔边地区的广泛传播,成功地探索了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苏区的红色戏剧运动,在我国戏剧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第一次有广大军民参与的新型群众性艺术运动,是以中央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它以革命的内容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以及浓郁的地域色彩,卓有成效地起到了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作用,也是根据地军民革命斗争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苏区的戏剧运动是苏区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戏剧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土族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且曲调委婉古朴,颇有辽阔、悠远的情调。这些民歌以其鲜明的音乐特色和审美风格,表现了土族独特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5.
撒拉族民歌的调式结构是多样的,但其强调属音到主音,或下属音到主音的调式功能关系,不仅使调式和调性的布局很有逻辑性,而且极具艺术特色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苏轼与民间音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轼自幼热爱音乐,一生与文学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把诗歌创作与民间音乐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给自己的作品注入新鲜血液,使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陕西的传统戏曲、民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间音乐具有由传统社群长期创造、固定旋律节拍形式、特殊演出方式等特点。如果以现行《著作权法》第六条所规定的作品作为其著作权保护对象,那么具备上述特征的民间音乐就会由于受独创性、保护期限的制约以及不便于衍生作品署名等原因而难以得到全面保护。有鉴于此,将民间音乐的保护对象确立为表达而非作品,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才是更为妥善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8.
朱万红 《中华魂》2020,(3):52-55
1934年9月底,正是长征前夕,毛泽东突然患病于江西于都。据《毛泽东年谱》记载:"在繁忙的工作中,突然患恶性疟疾,高烧数日不退。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得知后,立即派傅连暲医生从瑞金赶到于都。"在如此紧急关头,张闻天毫不犹豫地指派傅连暲给远在90公里外的毛泽东诊治,是因为他知道毛泽东与傅连暲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情和特别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主要规律是:践行民族利益与政治目标的结合,增强了文艺形态的感召力;实施文艺大众化策略,突显了文艺形态的社会价值;达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彰显了文艺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启示意义:民间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政治性与艺术性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进而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助于树立民族尊严、确立民族性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马可先生诞辰88周年、逝世33周年,在此,对他的音乐观进行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可短暂的一生不仅创作出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500多首(部),而且在音乐理论方面也有显著的成绩,其音乐观也涉及方方面面,笔者主要从“深入生活观”、“民间音乐观”和“革命音乐观”三个方面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11.
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既是战争硝烟催生的革命之花,也是湘鄂西地区丰厚的民间文学土壤中滋养出的民间艺术之花,因而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思想。“救星崇拜”意识是红色歌谣里表现的主要民间思想,其在歌谣中首先表现为民众对红军的信赖,把它作为自己救命的靠山;其次是民众对红军领袖的敬仰,视他们为精神支柱;再次在民众心目中救星更多的是一种集体智慧,集体能量、集体形象。此外“均贫富”思想以及生存意志等也是红色歌谣里所表现出的重要的民间思想,红色歌谣,唱出了民众对“打土豪、分田地”政策的衷心拥护之情以及决心不屈不挠跟党走的冲天壮志。  相似文献   

12.
赤色邮政处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下,敌人对我进行信息战,这就导致红色根据地的通信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赤色邮政的存亡取决于土地革命的形势,由于敌人的封锁围剿,随着根据地的丧失,赤色邮政也随之撤销;由于是在革命战争环境下,敌我力量犬牙交错,敌人不停地对根据地进行围剿,所以每个邮政人员既是通信员,又是战斗员,武装交通是各个根据地之间保持信息联络的重要方式,因此,邮政工作带有浓郁的军事色彩;政治工作是我党的生命线,邮政工作隶属于我党各种革命工作中的一类,所以,邮政工作和政治工作的结合也很严密。  相似文献   

13.
王崇生 《老友》2013,(2):22-22
1952年,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江西老苏区慰问,邵式平同志担任中央访问团江西分团团长。那时,江西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歌唱江西》赴武汉参加中南军区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邵式平得知后非常高兴,他说:“《歌唱江西》唱了江西是个好地方.唱了英雄方志敏。我们到方志敏开创的赣东北红色根据地去慰问,把这个节目带去.就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民间音乐的价值功能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活,根植于社会,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艺术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规范功能。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民间音乐以无形的力量,起到了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感等积极作用。因此,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国成 《老友》2013,(4):9-9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后,一直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疯狂的军事"围剿"和残酷的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积极响应闽浙赣省委、省苏政府提出的"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口号,节衣缩食,浴血奋战。然而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有少数人却置革命利益于不顾,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浪费、中饱私囊,  相似文献   

16.
在工农武装割据全面开展、斗争环境极度艰苦以及根据地建设全方位展开的独特时空里,从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点”上孕育出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的生成逻辑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其价值将不断被时代需求所激活,不仅深度影响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将长远规定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姿态。  相似文献   

17.
瞿秋白最早提出“革命的浪漫谛克”这一概念 ,并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这种批评 ,不仅反映在对此类作品的评论中 ,更多地体现在倡导革命文学、提倡文艺大众化的文章中 ,而更为深入地剖析和清算 ,则反映在马列文论的译介和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中 ;既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和作用 ,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和左冀文学运动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语境里,语言变革同样被纳入革命预设."文腔革命"论是瞿秋白开创的文艺大众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左翼文艺思想的核心理念,标志着五四启蒙思想的激进转向与虚无倾向.它既是瞿秋白政治逻辑内在推演的必然结果,也切合中国文学传统遭遇现代变革的基本处境.  相似文献   

19.
以民俗学视角探讨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是苗族民歌传统音乐融相关学科与研究领域的音乐人类学理解范式和综合艺术模式的现代性转变。它簇生性地展示了学界对中国传统音乐更全面更透彻地解读民间音乐的深刻内涵,更深入更广泛地解析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生态文化保护的维护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发展价值。注重回归生活文化,体现民族独特性特征,融合民族多元文化,展现人类再创造力是传统音乐“活态保护”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民间音乐的保护要特别关注传承人的音乐活动,将其置于特定时空中,并利用区域差异性特征,采取多样性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丰富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始终高扬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需要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革命精神。对于不断发展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言,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未有穷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历史使命担当的历史进程中,处理好理想与现实、资本与劳动、政府与市场、科技与社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关系,都需要不断增强革命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