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世纪的英国社会试图强化公共空间的性别区分。男女领域分离观念就是把公共空间留给男性的思想意识形态,试图把女性排斥在公共领域以外。19世纪的英国女性逐渐获得了一些与男性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展示场所;商业利润驱使的公共空间;专门女性公共空间,特别是女性专用厕所。,女性可以享受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非常有限,而且享受这些公共空间有时间的限制,离平等地享有城市公共空间还很遥远漫长。  相似文献   

2.
集体记忆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成为再现历史的重要元素。不同的文本以不同的形式凝结社会记忆,并不断强化和丰富着历史记忆。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及强化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女性及其性别角色往往会呈现出某种优势。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更好地凸显女性与战争的主题,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赛金花视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加以言说,用以重塑人们的集体记忆,传承历史。不同的文本通过对赛金花的叙说阐明了战争通过暴力手段对原有社会秩序不断颠覆、修正与调适的属性。这不仅改变着民族的命运,而且对战前中国固有的性别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使女性在更加复杂多变的性别关系中做出调整,其热爱和平的天性也遭到一定的扭曲和变形。在特定历史时期,性别身份的建构是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双向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下海》以90年代“百万大军下广东”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北方家庭卷入时代潮流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其中既有金钱与传统价值观的碰撞,也有家庭成员的磕磕碰碰.坎坎坷坷.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与家庭环境下,现实题材剧用艺术地创作方法唤起了时代的记忆,传统的父权制遭到颠覆,女性价值得以重构,女性成为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新青年》"通信"栏目戏剧性的演变过程,显示了近代报刊民间化和政党化的双重影响,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投影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公共空间"既建构又解构的悖论性状况,使"现代性"在中国语境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面目。  相似文献   

5.
民国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都有着明显体现。随着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婚姻法律的颁布,传统的以夫权为中心的离婚制度开始向以男女平权为原则的离婚制度转变,中国传统婚姻制度由此受到猛烈冲击,并出现一些新变化。《大公报》在1927~1930年设立《妇女与家庭》专栏,比较详细地报道了当时天津女性的婚姻家庭状况,尤其在离婚问题方面给予女性更多关注。该报关于女性离婚事件的报道和讨论显示,这一时期天津女性的离婚原因、主动提出者、离婚年龄等方面均与传统婚姻不同。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既是上海的发展黄金期,也是多事之秋。在多重社会危机影响下,《申报》诸多评论检讨上海奢靡的消费观。基于奢靡消费更多出现于富有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俭奢观的讨论虽未能改变上海人对时尚的追逐,却体现出关注社会发展的积极意识。诸多言论将节约与生产结合视为应对危机的良策,却因企业的短期趋利行为造就了“畸形繁荣的上海”。政府虽然用行政强力倡导节俭,却无力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发展,未能改变上海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天津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之下,频繁的行政区划更迭和多国势力在天津的角逐,华洋杂处铸就的市民性格特征成为天津犯罪小团伙滋生的社会背景;当时天津犯罪小团伙数目较多,有十大恶、玫瑰党、摩登破坏团等,其作案动机、手段各异;天津犯罪小团伙的活动与作案目标、与其他社会势-力和文化风俗的冲突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个人研究经历梳理中国妇女史研究近30年的理论历程——从本土研究中"发现"妇女的历史,到与女性主义史学相逢后引入父权制、社会性别与差异诸范畴进行本土探索,再进入建基于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的妇女社会性别史学科化建设,并致力于妇女史研究与本国实践结合,服务实践并发展本土理论。该文还重点阐述作者在研究中如何整合本土与外来理论,创建研究中国妇女/性别史的新框架;并介绍其策略:一是融合多家,探索源头,揭示华夏族社会性别制度起源与父权制的构成;二是将华夏族父权制历史化与复杂化,从"因/变""经/权"中阐释妇女/性别史。  相似文献   

9.
由物质性要素、公共性要素、主体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共同构成的社区公共空间,既关联着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又赋予了城市空间建设的意义表征。楼道空间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基础单元,是社区的“首位公共空间”,具有首位性、首要性和睦邻性特征,在整个社区公共空间中居于本源性、基础性的重要地位。上海市杨浦区Y社区有效运用公共空间“四大要素”的系统性机制开展“首位公共空间”治理,实现了社区实体空间之变、邻里关系之变和治理思维之变。“首位公共空间”是阐释新时代社区空间治理理论和实践有效互动的创新概念,为推进新时代中国城市社区空间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根据福柯等人的观点,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基点,更是一个包含复杂权力秩序的集合体。《舍巴日》作为土家族作家孙健忠创作转型的代表作,揭示了土家族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深刻变化。小说中时间被淡化,突出空间特征,包括地理空间、神圣空间和文化权力空间等,呈现出湘西土家族富有活力的地域文化身份。小说中的不同空间在对话时反复呈现出传统性别秩序,地理空间的性别化体现出女性的"他者"地位,神圣空间的消解与重置体现出女性感性与男性理性的对立,文化权力空间内的两性关系则体现出男性的主导力量。从性别叙事角度考查两性关系在小说不同空间内的反复叠现,有助于了解叙事中作家对土家族内部传统性别秩序的态度,以及土家族在面对现代化冲击时两性关系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需有防御制度,政府公共警告制度应运而生。我国公共警告制度尚未真正确立,建构该制度必须要明确公共警告的基本概念、制度宗旨,探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警告制度构建模式和机构架设,建设公共警告制度的核心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确立公共警告制度运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育权的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学术界、司法实务界以及新闻媒体对于生育权的主体、内容、性质以及生育权纠纷的解决等问题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育权的主体理应不F~--i--k-性,当为所有公民;生育权的内容体现在生育自由上,包含众多的内容;生育权从本质上来说属于人格权,在处理生育权纠纷时应当避免限制女性的自由,同样,男性生育权的实现也需要具体可行的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擅长用后现代的叙事技巧讲述故事,她的获奖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采用独特的时空叙事方式,构建了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空间。幽闭所、刑场是权力表演的表征性空间,表征着权力对个体的约束和支配;言语之城、爱疫之城是话语集权的空间表象,体现了话语集权对个体的影响和规训;构建异托邦是温特森的挑战性空间实践,以空中之城、领域外之地颠覆现实规则,解构现实社会权力。研究温特森作品中的权力空间,可以揭露西方权力体系及话语体系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脸面”和“喉舌”,政府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些公共空间设置宣传语言景观。调查发现,沈阳城市公共空间宣传语言景观的空间覆盖率比较高,语符使用上中文有绝对优势,景观主题内容丰富,载体或材料多样,语言文字使用总体规范。但也存在公共空间的宣传利用上有“死角”,语言景观选用语符种类单一,不同主题在各行政区宣传力度差异较大,景观选材缺乏审美考量,设置部门众多、形式杂乱,语言景观中文字使用出现些许错误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语言景观提质增效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小说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我的安东妮亚》中的家庭空间象征着一种性别维度。在不平等的两性空间分割下,家庭空间成为女性受制于男性规训的表征空间,生活在其中的伯丹太太与哈林太太将男权意识形态奉为圭臬,其空间实践使得男性主导的空间表征更加根深蒂固。与之相反,安东妮亚和莉娜则是两位挑战性别化空间的实践者。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与强化的影响下,她们以越界至公共空间、占有及建构家庭空间的方式向男尊女卑的空间表征发起挑战,颠覆了传统的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空间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摆脱了被男权空间话语宰制的命运。考察小说中女性在家庭空间的压迫与反抗,可为和睦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是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千年古都北京而言,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空间秩序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和结构。北京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必然要求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公园的建设与开放是北京近代城市公共空间拓展的集中体现。同时,以公园开放运动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也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层面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既往对国民意识的研究中,精英的思想是如何扩散到一般民众,而一般民众对于精英们念兹在兹的思想观念又是如何进行多元的甚至创造性的解读,在这样一个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大众呈现出来的国民意识的具体的思想构造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质与限制,都缺乏必要的讨论。1930年代《大公报》的读者论坛等专栏、专版,在精英言论与读者反馈构成的公共空间里,展现了国民意识的复杂面相。传统的多重面相以不同的方式在因应着现代中国的需要,既有重新激活被牵引入现代国民人格的想象世界中,也有被激烈地批评而试图为中国开新路的。西方意象在现代中国国民的观念世界中,虽是以船坚炮利的野蛮方式被移植进来,却象征着一个更高级和人道主义的文明体系。无论是古今的对接,还是中西的交冲,知识人都是绝对的主角,而他们在历史中的角色和命运则更是民国时期公共舆论中一个持久的热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它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时间经验,也是一种鲜明的空间体验。20世纪80年代散文以空间叙事的形式表现了特定历史阶段的空间体验,这种空间叙事蕴含了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成就,尤其是以战场与牛棚、广场与工地、乡土与山野等为代表的空间叙事表征了社会主义现代性。从形式方面来说,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空间叙事运用了历史化、政治化和美学化等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政治意识和美学精神,始终洋溢着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想象与追求。总之,社会主义现代性是20世纪80年代散文空间叙事的总体性内涵。  相似文献   

20.
殷振文 《东方论坛》2014,(1):120-125
莎士比亚戏剧经典批评俨然是20世纪众多理论流派的"展示舞台"。作为莎士比亚的悲剧经典《麦克白》也不断被再诠释和重新理解,并激发出新的哲学意义和思想论争。20世纪中后期的《麦克白》批评研究围绕"大屠杀"、"政治"和"性别"三大主题,简要呈现经典意义重构和再诠释的多重路径,并阐明当代的哲学批评、政治批评、性别批评对当代世界和人类命运的人文关切和现实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