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借鉴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内有限的案例,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特殊风险和监管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然后对金融控股公司所独有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特殊风险将会给金融监管带来很大的挑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制度安排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给金融监管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应当朝功能性金融监管方向发展,建立主监管制度以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并就监管当局的具体监管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地涌现,金融业正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入手,分析了在分业监管体制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体制和模式落后以及监管措施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业务综合化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大行其道。我国在政策法规层面虽然没有明确涉及金融控股公司,但这类金融机构事实上早已存在。文章在回顾国内外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状况与动因进行了剖析,进而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法律瓶颈与政策动态进行梳理,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28日公布的《三大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中,首次提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并对其监管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在探索金融控股公司制度方面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鉴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主体目前尚不统一,本文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主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营者行为模式、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的比较,指出有效防范危机与激励公平竞争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实现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匹配"。并在透视中国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中国当前"分业监管"的必要性,明确提出通过确立中国金融监管目标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定位,奠定基础逐步实现中国一体化金融监管体制,实现对金融监管信息的共享平台,在金融全球化中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来保证中国金融监管调整的前瞻性,监管功能有效性和向统一监管过渡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业务组织制度的演变 ,从银行控股公司的产生到最终形成金融控股公司 ,典型地表现为一种制度变迁。美国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来实行混业经营 ,是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当局博弈的结果。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定内涵也是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历史形成的 ,不能随意界定。  相似文献   

8.
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不同混业经营模式形成所必需的制度条件来看,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同时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金融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在给各国经济以重创的同时,也激起我们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二者关系的重新审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二者在现代金融发展过程中既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金融监管松驰导致二者关系失衡虽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加强管制并非我国当前处理二者关系以走出危机阴影并防范和遏制金融风险的良药。重塑效益性与安全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观,坚持金融创新不能动摇,改善金融监管并在金融创新中及时跟进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0.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新的组织形式,我国应着手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本文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建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途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法律上如何进行规制,以便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各金融机构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透明性。这意味着原有的机构性监管不再行之有效,监管当局不宜实行“人盯人”的机构监管策略,而应按照金融业务的风险性实行功能监管。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产生了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论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26-30,112
从时下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出发,分析了欧债危机的发展进程,并以金融监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欧债危机形成的原因。继而对危机中欧美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金融监管改革措施进行梳理,并分析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国情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度和改革措施,为我所用,以更好地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
作为金融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尽管目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科学设计中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需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就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而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纯粹型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应当是发展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的设计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体制是在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模式下实行三方定期联席会议制,这种协同监管方式对于有效监管还是不够的。根据我国金融形势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历程,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借鉴美国伞式监管体制,即美联储作为主导性监管者,负责协调其他机构监管者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总体监管,而控股公司下属的子公司仍适用分业监管。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立牵头监管人制度。由人民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总体风险进行监管,而银监会、证监…  相似文献   

15.
现实社会存在模式各异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在从事内部交易时可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那么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实施监管就显得非常必要。在借鉴发达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监管框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金融控股公司立法,建立金融防火墙制度,完善内部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蔚然成风及加入WTO带来的现实挑战前,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业在与外国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文章认为,在实行混业经营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混业经营,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根据国情提出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现状及法制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 ,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很快 ,但又面临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和巨大风险 ,这主要是由我国现行金融法制架构缺陷造成的。所以 ,必须采取措施 ,包括采用整体修法的立法形式、建立一个长期的专业的综合监管机构、选择纯粹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构建平稳运营的经营规则、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等 ,从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立法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加入WTO后 ,面对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单一资本 ,单一业务范围的中国金融业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在混业经营时机尚未成熟的条件下 ,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金融创新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又必须考虑到 ,在中国 ,金融控股公司有着独特的风险点 ,对其的监管又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是金融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之反思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在经历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后纷纷强化金融监管,通过变革寻求出路。美国大力进行金融改革,通过整合与优化监管体制、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实施全面监管等措施力图摆脱危机。这些措施体现了美国当局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也显示了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的基本发展趋势。中国应以人为鉴未雨绸缪,及时反思和检讨传统监管理念并对其进行更新和重塑,在金融监管体制上强化协调与配合,在金融监管方法上侧重金融活动和金融监管的实际效果,在监管范围上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和全参与者的覆盖,以实现金融安全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模式、非银行金融机构模式和产业资本模式.在我国分业经营的法律背景下,这三类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前景,但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构建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式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