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拥有高素质的党政管理人才是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必须把人才战略上升为发展振兴战略,维护人才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文化理念,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创新用人机制,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实施我省人才回流工程,完善人才回流机制。重视人才环境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创造条件,留住人才。注重教育培训,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辽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人才战略是现代国家、地区繁荣和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走人才强省之路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必由之路。辽宁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过程中,遇到了人才观念陈旧,人才队伍实力不强,人才管理机制滞后,分配制度滞后,人才引力不够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人才新理念,建立市场取向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资源引进机制,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资源使用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资源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开发。目前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总量、结构和质量方面存在密度低且高层次人才匮乏、分布不尽合理、绩效低和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应实施强化引进机制、创新培养机制、健全流动机制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各地纷纷兴建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区特色的基层产业区。通过分析辽宁沿海区域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现状,明确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战略中的优势地位,进而创建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基层产业区科技人才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5.
“八大举措”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协将采取八大措施,加强和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因而推动各类人才尤其是吸引新乡贤参与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新乡贤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对新乡贤认识定位不清晰、缺乏情感沟通、实践渠道受阻以及权益保障不到位等。为此,需要通过多种舆论宣传确保新乡贤“时刻挂念家乡”、加强日常情感联系推动新乡贤“经常回来走走”和注重多措并举鼓励支持新乡贤“共谋家乡发展”等实施路径,来不断提升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更是辽宁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实施的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产业升级、经济跨越式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等等都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探寻这一时期辽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对于研究未来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思路、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再创辽宁经济的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智新 《国际公关》2023,(13):62-6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大部分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缺乏认识,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很少主动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技能技术,缺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学习接受能力。这一问题造成我国乡村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本文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培养以及管理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中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对策,旨在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包括专业知识、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等,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解决乡村发展遇到的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探究新时代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智力输出、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举措,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教兴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是振兴辽宁的伟大战略之一。文章提出了教育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服务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及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必然会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同资金和人力资本相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程度相当,且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实现辽宁经济振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增强高校科技的创新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科研开发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国家科技创新主体是企业,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管理者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高校内部、市场及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本文从高校内部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更好地激励高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因,以创新型科技人才为主的区域人才培养与开发尤显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南通市259份科技人才的问卷调查,发现南通市创新型科技人才呈现出专门技能突出、寻职模式双重化、注重工资待遇等极具地区特征的特点;针对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调查分析发现,工作受重视程度和工资待遇是营造南通市科技人才开发良性环境所急需重视的两大因素;培育本土人才、人才栽体升级与创新生态环境等举措将为区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文明动力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技的高度发展却造成了人的异化,导致了人文失落和价值盲区。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寻求科学技术价值的人本回归.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的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作为辽宁科技支撑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构建辽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体系,包括品牌农业建设、农业创新平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建设和农业技术培训系统建设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体系将有利于增强辽宁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发展动力论阐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完整的动力体系: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人民群众需要与利益的满足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子动力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合动力,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在此进程中,高等工科教育将从科技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围绕构建适应小康社会建设的民族地区高等工科教育体系,阐述民族地区高等工科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和学科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4-2008年辽宁省的科技实力在全国排名第8,科技实力指数有所下降,与排在第7位的山东省的差距明显扩大,由第一梯队降为第二梯队.主要原因是科技发展水平有所下降,企业创新能力由第2位降为第14住,科技产业化能力由第9位降到第12位,科技直接产出由第7位降到第10位,科技基础有所弱化,排名由第8位降到第11位,科技机构数量增长缓慢,每万人口中拥有国有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数有所下降,科技投入增长相对缓慢等.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要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力度,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优化投资结构;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推进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资本的互动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现代性的根源所在.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上的共契.现代技术的本质支配着现代科学,现代科学便成为技术本质的典范功能和形式,从而使现代科学具有了技术的本质,表现为精确性和定量化、预见性和高效率以及技术作为“订造”的权力.资本的本质体现在自然属性即增殖性、扩张运动和社会属性即社会关系与社会权力.二者的逻辑交融在于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与资本增殖的契合,控制意志的一致性以及技术权力是资本权力的统治力量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仍然是支撑辽宁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滞后已成为制约辽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并克服固有的创新模式依赖。基于钻石模型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