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道德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扭曲,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的不足和诚信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影响,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屡屡发生,使诚信面临难题。最后,从道德教育和法律制度的角度,提出了破解诚信缺失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诚信原则应该包括主观诚信和客观诚信。主观诚信是行为主体对自己以及与其相关的相对人行为符合法律或具有合道德内容的个人确信或信赖。客观诚信就是要求主体依法行事。诚信原则对物权关系中的物权行为制度、公示公信原则、善意取得制度和占有制度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危及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漠和缺失,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必须采取:利用制度和教育强化建设,建立并规范诚信档案的几个环节,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大力推进电子档案工作,加强对学生诚信档案一级管理者班主任的指导等措施加强高校诚信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4.
诚信具有无条件性和条件性的秉性。个人遵守诚信有赖于社会提供一个诚信的环境。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诚信运行机制具有质的不同。现代性社会的诚信建构应从制度安排、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提高民众思想道德素质入手。  相似文献   

5.
诚信的形而上设定与制度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什么应当诚信?”是回答“如何才能诚信?”的前提,即需要首先追究诚信的形而上根据。为了克服“为诚信而诚信”的劝善的无力感,实现信念中的“应然”向现实中的“实然,’转化,在日益“祛魅”的现代社会,关键是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可以置换个人信念中“上帝”的替代物。由于诚信特殊的性质与运作过程,这只能由具有集体性的社会具体制度来供给。在一个以制度为担保的奖罚有常的环境下,个人的诚信德性和社会的诚信局面都是可以造就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的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既要靠道德力量的自律,也要靠制度规范的他律,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推进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需要对大学生加强诚信道德教育,还需要加强诚信制度建设,构建诚信制度体系.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体系由一系列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大学生实际相吻合、与诚信道德建设内在要求相一致的具体制度所构成,包括政治诚信制度、学习诚信制度、经济生活诚信制度、人际交往诚信制度、就业创业诚信制度等实体性的制度内容,也包括诚信评价制度、诚信信息采集记载制度、失信处罚与教育制度、诚信档案管理制度等程序性的制度内容.  相似文献   

7.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当前,大学生诚信危机主要表现为:学风问题;虚荣攀比、弄虚作假;恶意欠缴学费;违诺等,分析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完善制度,改进评价体系,是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受社会环境的冲击,部分家长的价值偏差和学校自身不诚信行为的影响,大学校园内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弊,恶意拖欠学费,制造虚假信息以及待人不真诚等现象,比比皆是。他律机制作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与自律相辅相成。他律机制的建立,既可削减因传统观念局限性所造成的失信行为,减少因制度建设滞后所造成的失信行为,还可降低因大学生从众心理所造成的失信行为。可从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档案,设立推行诚信评价制度,全面实行诚信奖惩制度,大力加强诚信监管力度等机制入手,促使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目前,对诚信的理解存在两方面的偏颇:第一,把诚信仅仅理解为主观的道德规范,或者仅仅理解为外在的信用制度;第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区分,把诚信局限在个人层面。其实,诚信本质上是一个由内在道德规范和外在信用制度相统一的文化理念;不仅个人需要诚信,国家、社会也需要遵守和维护诚信原则。所以,藉以中西方不同的理论资源和价值观念体系为基点,认为诚信建设必须从道德层面进入制度层面,最终上升到文化层面,由此,才能真正确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观。  相似文献   

10.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诚信是政府为政之本。政府诚信受观念、环境、制度、体制等诸多因素制约。从制度层面揭示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需求、制度缺陷,会为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提供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对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工程,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根本,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的主体.只有切实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才能为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搭建好稳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频频曝光,凸显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会计失信现象严重,其间包含着深刻的矛盾。因此,在现阶段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便尤感迫切。会计失信行为的产生与经济人的收益和成本的孰大孰小密切相关联,拟从这个角度展开对会计诚信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要加大法律惩戒力度和社会监督力度等对策来应对会计失信成本过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诚信缺失与诚信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转型、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企业经营经验不足以及整个社会对企业不诚信的漠视容忍等原因所致。企业诚信的缺失,给我国造成了极大损失,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国家和大众带来严重危害。中国要走出企业失信的泥沼,改变目前的局面,必须加强企业失信防范,强化失信的事前预防,提高企业失信成本,加大对失信的惩罚力度,只有这样,一种崭新的企业诚信才可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建立在中华大地。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施行 ,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必将对我国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发挥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讲 ,它有利于树立现代政府的四种形象 ,即高效的政府形象、廉洁的政府形象、诚信的政府形象、开放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诚信状态令人堪忧。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进行大学生失信原因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诚信教育方法,加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使诚信教育真正贴近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推行建筑节能政策的流程中,消费者因购买节能或不节能建筑房,与房地产开发商之间产生节能信号博弈,由此机理构建诚信博弈模型。在此模型中,房地产开发商行动在先,消费者行动在后,带来了二者之间诚信博弈的三种均衡状态:诚信均衡、混合均衡与准诚信均衡。通过模型求解推断进行经济解释,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向消费者如实传递节能信息,利于消费者正确作出判断,并出价买房,从而推动节能建筑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政治运动、经济体制转轨、法律不健全、地方政府行为不规范等诸多原因 ,造成我国市场经济诚信资源的严重缺失 ;诚信缺失造成了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受阻、出口损失严重、企业和个人信用危机、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等巨大危害 ;我们要从加大诚信教育、制定完备的法律和法规、规范政府行为、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体系等方面建构我国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诚信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诚信文化应该上升到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诚信缺失的严重危害使得市场经济文化必然要以诚信建设为核心,要培养信用观念、建立信用法规、规范信用行为,多管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的大变革和大国争霸,为欺诈肆行提供了社会条件;一次次上当受骗之后,华夏社会发起了反欺诈行动,诚信观念从中被实践、总结和提升起来。就国家层面而言,如何取信于天下和取信于民,是春秋时代统治集团中有识之士极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反对短期行为,主张从长远处看问题,呼吁国家无论大小都要以诚相待,大声疾呼国与国之间的互信。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保于信”,“民无信不立”,信誉是聚拢民众的先决条件。背信弃义就会丧失民心,没有民众的支持就会失败。春秋时代所主张的个人诚信,基本内涵为个人对国家诚实守信与一般人伦上的互信两个层次。华夏社会赞扬诚实守信,谴责欺诈行为;呼唤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把守信看作立身的根本;“守命共时”,不做非分之想;要求人们“信不叛君”,守信“以卫社稷”,把守信与爱国联系起来。孔门师徒在总结这些观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取信于神明是春秋时代诚信观的另一个侧面,祭祀和盟誓都被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取信于神”的旧瓶子被装上了“取信于民”的“新酒”。轻亵祭祀和肆意渎盟事件时有发生,鲜明地表征着华夏社会的主体性自觉,这是春秋时代诚信观念提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春秋时代的诚信观,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诚信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乃当务之急。目前诚信文化建设遭遇传统文化引导乏力、外部失信文化强势蔓延、参与各方积极性冷热不均、精神文化向度薄弱等问题。从诚信理论文化研究、信用制度配套、提高大众主体意识和建立长效机制上寻求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