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神话与历史,通常作为相互时立的两个概念和学科而被提及.最近二三十年,西方史学界,尤其在后现代新史学,在叙述史学的启发之下,出现了"神话历史"(Mythistory)这一术语."神话历史"的出现,既体现了历史文学性的叙述与结构形式一面,也表现了诸如历史人类学之强调文化内容的一面.作为对兰克客观主义史学的反拨,神话历史更加强调历史的文化认同性,而不是对于史料的客观分析之科学与事实.这是一种纵贯西方史学的实践.从希罗多德开始到维柯的奠基,布克哈特还有本雅明等历史学家的推动.以色列历史教授约瑟夫·马里在其<神话历史--一种现代史学的生成>一书中论述了整个"神话历史"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对于把握这一概念的历史内涵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豆棚闲话》的三篇历史题材文本皆对历史成说和经典文本作了解构和颠覆,作者保留了大概的历史事件点,而以现实的逻辑和细节来改编历史,从而使小说呈现出迥异于历史成说的新貌,这种颠覆和解构表明了艾衲对正史文献与传统道德的权威性与纯洁性的怀疑,透露出艾衲对传统道德所标榜的人格完美性的怀疑,并在对历史事功与道德伦理的不一致性的察觉中对道德至上的道德本体论表示了怀疑。这种怀疑的勇气和经世致用、通脱深刻的思想来源于他的边缘化生命状态和边缘意识。  相似文献   

3.
4.
约瑟夫·马里在《神话历史》中提倡一种"现代史学"——神话历史,通观全书,神话历史是一种叙事模式,主张"体认神话",探寻历史意义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还主张运用"神话手法"。约瑟夫·马里启示我们在现代历史和生活中发现神话历史。  相似文献   

5.
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的方法,通过神论的角度对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与卡夫卡的神话故事和鲁迅《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做了比较,分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生存困境,从而使人们看到了现代人的卑微、平庸和渺小。  相似文献   

6.
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一直被冠以南方哥特小说之名,作品的怪诞风格是文学评论的焦点,而小说中颠覆的本质却被极大地忽视了.此文将文本的解读置于作品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从解构和建构两个方面,探讨了小说对美国南方等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在这部中篇小说中,麦卡勒斯在解构南方神话宏大叙事的同时,通过塑造作品中的狂欢意象,建构了一个真实的南方社会.在解构与建构之间,麦卡勒斯揭示了小说中颠覆本质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和鲁迅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和《狂人日记》中,分别运用意识流手法对人性进行了独到的剖析,并打破文学、历史、政治、伦理学的边界发现美学和政治权力的空缺,对大叙事历史进行了大胆颠覆,展现了主人公无意识领域所探寻的历史语境,从对人类精神生活关怀的角度展望了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近两千年的研究历史,构成了《山海经》研究的学术史,古人以序、跋、评点、注疏、诗文等多种形式就《山海经》所发表的看法,突出地体现出古人的神话观。历代学人对《山海经》神话的看法经过了先秦两汉的发生期、魏晋南北朝与唐宋的发展期,到明清时达到了深入拓展期,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古代学人们的《山海经》神话研究的历时性梳理,得出《山海经》神话批评史的历史嬗变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9.
次仁罗布的长篇小说《祭语风中》是一部借助民间视野,折射西藏近五十年社会发展历程的力作。作品以晋美旺扎的生命回忆为主线,采用戏剧体的叙述形态,以宽广的人道情怀和悲悯的人文关怀,深入开掘遮蔽在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个体生命的深邃和灵魂的庄重,凸显民间西藏的生动活泼与复杂多样,昭显出西藏历史民间叙述的文学表达新态势,表现出中国故事的地方性文学经验和想象表达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前人已证明,"元年春王正月"并不是《春秋》所独有的记载体例。那么,为何史官要在开篇和每位国君即位时都要反复写该句?《春秋》学家们从"元年春王正月"衍生出的各种"大义"的文化逻辑是什么呢?从神话历史视域剖析,"元年春王正月"将国君即位时间、物候时间、神圣时间三者相重叠,其神话叙事模式潜在地将宇宙和王权统治隐喻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它包含了"天-地-神-人"的互动可能,从而为后人阐释出"正"和"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文本逻辑。  相似文献   

11.
当代历史哲学正在经历着从"语言"到"经验"的转向.历史固然是具有文学和美学的性质的文本,但文本之下埋藏的是其经验根基.而神话思维所依托的,正是基于经验的感知逻辑.经验转向化解了"真实性"与"话语"之争,使得历史不仅在"史实"和"表述"的意义上可能是我们的神话,在"经验"的意义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记纪”神话汇集着日本民族有关起源问题的群体理解,在日本文化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切入解读,对“记纪”典籍中的起源神话进行学理分析,可以概括出一系列神话学范畴中的原型母题,其中最为突出重要的是日神信仰和自然崇拜。从日神信仰出发,产生了日本的皇国意识形态和天皇家族出自太阳神世系的社会伦理观念。另外,“记纪”起源神话在其辑录汇纂过程中融入了一定程度的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13.
感生神话的起源与胎梦有关,二者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从胎梦向感生神话的转化大致有早期万物有灵论和后期政治神话两个阶段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阿特伍德在作品中融入了现代女性的观念,完成了对古老神话的颠覆,并做出重新阐释。在《奥德赛》中,故事有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奥德修斯在海上的不同凡响的经历,这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另一条是珀涅罗珀在家机警地与求婚者的周旋,这条线索只占了全书的很少一部分。而在《珀涅罗珀记》里,这一情况得到了翻转,虽然就整体上看并没有违背原有的情节,但由于是由珀涅罗珀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因此使主体转移到了她的的故事上面。这种重写展示了叙事策略的改变。作家们不再是摹写现实,而是把纷纭变化着的现实纳入到古老而恒定的神话系统中,从而完成了从转喻到隐喻的过程。这样既可以达到一种重塑现实的目的,并赋予现实一种历史感,或者毋宁说,给古老的神话传说注入了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神话既不是骗人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幻想的产物,是人类思维的朴素的和自发的形式之一。原始思维是以象征为符号进行运演的。象征的逻辑基础是类比。循环变异从而获得永生这一原型是一个世界性的母题。本文运用类比思维方式从民俗、语言符号等方面探求原始人追求灵魂不死,灵魂复话的心态。透过文字的表面来研究神话的载体——语言文字中所隐含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华夏民族的龙、蛇崇拜最早的原型应是雷电崇拜。  相似文献   

16.
神话作为一种话语形态,对统合民众观念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建构起着相当关键的的作用.民族-国家虽然是近现代的概念,但民族和国家却是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因此在历史上就有种种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举措,神话是其中一种形式,为历朝统治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7.
汉族的女娲神话与南方少数民族女始祖神话都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对远古时代生活的记忆,展示了早期人类对世界起源、人类起源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幻想性认识,呈现了不少共同点,然而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诸多明显的差异。这种情形既反映出汉族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凸显了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梦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将来的憧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是全体人民的生活实践、发展状况和社会变革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人民期盼的新盛世。中国梦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上古时期,“中国梦”悄然孕育,初现根源;封建社会,“中国梦”由盛转衰,一度中断;近代社会,见证百年追梦的血与火;现代社会,中国梦逐步复兴,前景灿烂。通过探寻中国梦的发端,重温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梦的逻辑体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