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弃是件很艰难的事,尤其是主动放弃更属不易。孔子有一个著名的“三戒说”,其中有一戒就讲到“戒得”。人的通病是一旦得到的东西就不肯轻易放弃。人这一生面临的选择太多,面临的诱惑太多,如果不懂得放弃,不学会放弃,就可能陷入繁杂的事情中不能自拔。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2.
《领导广角》2001,(2):29-29
吴敬琏说,现在并不为自己的一些主张被采纳而欣喜,而是为正确决定执行得不够快和不够好而惋惜。1994年以后,一些方面的改革仍然进展太慢。阻碍改革推进得更快的一个因素是旧的意识形态的障碍,但更重要的是某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3.
班级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作为小学班主任的我可以说是未触及管理之皮毛,但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小明在班上学习成绩倒数、表现极差,是全班公认的“调皮生”。到四年级结束后,所有任课老师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不可挽救的学生。但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和改变。  相似文献   

4.
放弃     
有一种心情叫失落,有一种美丽叫放弃.一次默默地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等待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每放弃一种思绪心里便生出一种伤感.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建设现在正失去基本准则,有一些人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致使“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可以想象,中国不久将流行另外一个职业为中国城市疗伤,商机无穷。  相似文献   

6.
放弃     
<正>有一种心情叫失落,有一种美丽叫放弃。一次默默地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等待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每放弃一种思绪心里便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  相似文献   

7.
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以及羞耻心。当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人就会处于自卑自弃的意志消沉状态;当自信心遭到打击时,人就会表现得精神萎靡颓废;当荣誉心遭到伤害时,人就会表现出胸无大志、无所追求的气馁情绪;当羞耻心开始泯灭时,人就会表现得放荡不羁、为所欲为……当一个人的内心正处于上述某种状态时,  相似文献   

8.
正内心弱小的人意志薄弱,即使面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他也会因为路途遥远而心生畏惧,一旦遇到哪怕是风吹草动,便会轻易放弃。内心强大的人则总是表现得积极进取,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其前进的脚步,所以他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那么周恩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多次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  相似文献   

10.
能否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领导自身素质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领导安排下属一项任务,由于这个下属是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对工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领导在处理这件事的方法上欠妥,以致在接受任务时表现得有点不大恭敬。偏偏这位领导年轻气盛,最后和下属拍桌子动板凳地吵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取是本事,舍是智慧。人生最大的智慧,还是舍得,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就是要提得起放得下,舍掉一些东西。舍得这个词很妙,有舍才有得。人的本性弱点中就有一个贪得无厌,总是想占有得越多越好,不懂得放弃,施舍。有智慧的人懂得舍掉是另一种得到,有时甚至是更大的得。比如,一个人占有5个苹果,你都吃掉的话,最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著名老中医的女儿,天生丽质,因为生在医学世家,自幼就对医术有所感悟。后来小姑娘上了医科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进了市中医院。工作两三年,业绩不错,又因为貌美,她慢慢在中医圈里小有名气。那天,一个电视台的导演去看病,正逢她当班。导演见她端坐那里,气质不凡,正好台里要拍城市宣传片,需要一个女医生的形象,导演便请她出演。这当然是个好事,她欣然应允。本色出镜,她表现得相当不错。后来电视台做一档医学健康节目,找不到合适的主持人,导演想起她来,力邀她去试试。反复思量之后,她决定放弃多年研习的专业,去接  相似文献   

13.
第一策:不治人,难以成大事 02.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有人说.曾国藩惯于放弃笼络人心的一切做法.只懂得自己治身治心,其实这是错误的。《清史稿》有记载:曾围藩功成于善治。何谓善治?治者,得也。说通俗一点.即要学会笼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他能否把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人力资源转化为自己的资源,把他人的能力,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曾国藩就是一个善于把别人能力化为己用的人.因此.他是一个善治高手!  相似文献   

14.
田梦 《领导文萃》2007,(1):155-155
问题142: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用人之道》一书中这样说:“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下属,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先批评,再表扬’。”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对此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5.
所谓舆论监督,主要是指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媒体是舆论载体。监督对象表现为人,实质却是公权。谁拥有公权,行使公权,谁就要接受监督。一旦他们放弃了公权,不再行使公权,也就没有监督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正> 创业是一个充满成就感、诱惑力的词语,但并非每一个人都适合走这条路。美国创业协会设计出了一份试卷,可以令你在作出决策前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在急需作出决策的时候,你是否在想“再让我考虑一下吧”? 2.你是否为自己的优柔寡断找借口说:“是得慎重考虑,怎能轻易下结论呢”? 3.你是否为避免冒犯某个或某几个有相当实力的客房而有意回避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甚至表现得曲意奉承呢?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单位内部,总有各种力量在不断碰撞、交锋、融合,有的表现得很明显,有的表现得很隐蔽。在各种力量中,有一种隐性权力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发挥作用,既是对显性权力的有益补充,又是对显性权力的潜在威胁。那么,单位内隐性权力以何种形式存在,又有哪些效应呢?一、存在形式1.存于"遗"。一是存于政治遗产。有些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工作时因为人缘好、作风实、威望高、  相似文献   

18.
得新乡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这句话在来新乡投资的商人当中广为流传。新乡南临黄河,北倚太行。它有大城市的包容,更有小城市的坚韧。本文的主人公岳恒杰,来自周口农村,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个懵懂少年打拼到一个典型的创业者,在豫北这块土地上成就了一段佳话,缔造了一个创业传奇。  相似文献   

19.
孙郁 《领导文萃》2010,(14):76-79
<正>陈独秀与张国焘,按天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学者,当时的环境,却让他们做了另外一种选择,即由学术转向政治。他们自愿放弃学人身份,甘愿做一个革命者,把"五四"的文化风潮,从书斋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20.
晚明的才子     
聂作平 《领导文萃》2009,(23):100-103
甲申年(1644)三月十九日凌晨,大明末帝崇祯在北京煤山自缢身死。两天后,这具披头散发、只有一只脚穿着袜子的尸首被李白成农民军找到,草草安放在东华门外的一副原本安葬穷苦人家的薄皮柳木棺椁中。刚刚亡国丧君的大明臣工们面对他们圣上的遗体,表现得很是耐人寻味:痛哭中以头抢地的只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