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马计     
崔叶盛 《领导文萃》2013,(20):99-101
唐朝名将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他们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李光弼曾和叛将史思明的部分主力,在河阳隔河对峙。当时,若论实力,史思明的叛军要比李光弼的强得多,别的不说,光是马匹,就无法相比。叛军拥有大量马匹,其中战斗力特强的纯种良马就有一千多匹,史思明经常让士兵把这些膘肥体壮的纯种良马赶到河边去洗澡,借机向驻扎在对岸的李光弼部队炫耀他们的军力,也企图因此对李部士兵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正唐朝"安史之乱"能够平定,很大程度上仰赖两大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忠诚和智勇。尽管李光弼的名气没有郭子仪大,但其治军之严、战功之巨并不逊色于郭子仪。尤其是在用兵之智上,李光弼更是无与伦比。唐肃宗登基后,李光弼奉命率景城、河间的五千军士进入太原。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率兵十万进攻李光弼。当时精兵都去了朔方,李光弼部下士兵不到一万,大家建议加厚城墙来防守,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敌军来了再修它,只会使我军疲劳。"  相似文献   

3.
《新唐书》推崇名将李光弼: “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然而李光 弼遗留后世的名望与影响却远 不及与他并列“李郭”的郭子仪。 其中关键即在于郭子仪不但深谙人臣之道,善于笼络部属、同僚,面对政敌尤能隐忍等;反观李光弼则只知兵家战事,全然不顾人情世故。此二人身后际遇之殊,正是传统官场文化的最佳写照。  相似文献   

4.
公元759年,唐朝名将李光弼镇守的河阳,受到了叛将史思明的军事威胁。河阳位于黄河北岸,史思明就扎营在黄河南岸。当时史思明是粮草充足、马肥膘壮,这是困守在河阳的唐军所无法比拟的。史思明每天都让士兵在河边给1000多匹战马洗澡,为的是显示自己的实力。那些战马都是上等的公马。  相似文献   

5.
樱桃一篮子     
《领导文萃》2010,(2):60-60
<正>古代有一个关于樱桃的故事。唐代"安史之乱",安禄山被杀后,史思明继续祸乱。打到洛阳时,樱桃熟了。史思明吃了新摘的樱桃,感觉味道好极了,想想在河北的儿子(怀王)吃不到这样好的樱桃,就派人送些给儿子吃,并赋诗一首:樱  相似文献   

6.
<正> 《百战奇略·佚战》中指出:“凡与敌战,不可恃已胜而放佚,当益加严厉以待敌,佚而犹劳。”意思是说,凡与敌人作战,不可凭恃自己取得了胜利而放蓊警惕,而应当更加严阵以待,将安逸、顺境当作艰难、逆境来对待,做到有备无患。在商场上同样如此。大凡在商战中有所作为的经营者,均不会因一时、一地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以开拓的精神扩展事业。 耐克公司步步为营贵在实干 美国的耐克公司创办于1964年,当年这个由田径教练鲍尔曼和原中长跑运动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我国史学界、理论界高度评价了四十年前中华民族所进行的这场反侵略战争,指出: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上规模空前、并且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不禁引起我们这样的思考:这场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于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形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什么作用呢?或  相似文献   

8.
奉恒高 《领导广角》2001,(4):49-50,48
3月24日,“李光炎教学科研成果研讨会”在广西区党校举行,区内外专家学者、领导干部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李光炎教授20多年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尤其是对李教授在领导科学领域敢开先河并不懈追求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奉恒高在会上作了发言,对他自己从政20年来从接触领导科学,到学习、运用领导科学,畅谈了他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体会,其中不少真知灼见,极富哲理,读之使人受益匪浅。特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顺水推舟     
蟠龙战役前,敌人认为我军可能东渡黄河.我即抓住敌心理上的这一“倾向”,故意在黄河西岸集结船只.并以—部分兵力向黄河西岸机动。这—来.就使敌人产生了“果然不出我所料”的错觉,忙调蟠龙主要兵力赶往黄河西岸找我军主力决战,结果蟠龙空虚,守敌被我全歼。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之际,在全国人民为十三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欢欣鼓舞、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充满信心之时,《决策咨询通讯》这个为各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充当“智囊”、“参谋”,这个广大决策  相似文献   

11.
库阿特霄:俗语说的:“一个惊呆的人已输掉了一半。”费黎宗:无可否认,使用强力手段更为有效,特别是与出其不意的战术联合使用时。拿破仑如果没有缪拉将军发动突袭造成的出奇效果,也不会赢得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胜利。此外大家当然很清楚一种意外的攻击所能造成的舆论效果(我想到的是偷袭珍珠港和2001年发生在纽约的“9·11”事件)。同样在商界,如果你对任何事都和你的竞争对手说“行”或“给我报个价,反正我肯定从您这买货”,这比那些长期的、巧妙的接敌运动的效果还大。我们把这个叫做出其不意,因为它能扰乱对手的方向,也为最后的胜利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2.
<正> 《百战奇略·寡战》中指出:“凡战,若以寡敌众,必以日暮,或伏于深草,或邀于隘路,战则必胜。法曰:‘用少者务隘’。”意思是说,凡是用兵作战,如果是以较少的兵力对众多的敌军,就一定要借助傍晚的夜色,或在深山草林中伏击敌人,或将敌人阻拦在狭窄而险要的通路,这样就能取得胜利。在企业经营中,要以少胜多,“少而务隘,高价制胜”谋略。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理,将自己生产经营的商品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市场上该产品处于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于工作之余,晚灯之下,展读碑帖,是很文雅的事情,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名家代出,流派纷呈,传世精品甚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阅不同的作品。这里介绍一件法书——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这是一件既开一代书艺新风,又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书法艺术瑰宝。 《祭侄文稿》书成于公元758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叛唐,史称安史之乱。时任平原(今山东境内)太守的颜真卿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浙江能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是否恢复甚至超过危机之前的水平。更主要的是看能否抓住“危中之机”。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 《兵经百篇·眼字》中说:敌人行动所依靠的是“眼”,这如同人有了眼睛,手脚的动作才会便利二样。因此,有名的将领在作战时一定先弄清敌“眼”所在,尔后设法加以剔除。如敌以谋士为“眼”,就一定要摘掉他;以勇将为“眼”,就一定要除掉他;以亲信为“眼”,就要疏远他们的关系;以名誉为“眼”,要设法加以抵毁。另外,或是拔掉敌  相似文献   

16.
刘统 《领导文萃》2010,(1):96-100
毛泽东说:“进京赶考去”,“决不当李自成” 为了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共中央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实现“四大突破”经济结构发生“五大变化”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取得“六大进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局良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进展,重庆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胜利实现重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时,一定会想到两个国家:一个是实行"三光政策",想要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一个是秘密派来优秀飞行员驾机协助中国打鬼子的苏联。但是,当我们关注现实时又发现,和我们一起抗日的美国,对偷袭珍珠港的日本和邀请与其联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竟然是那样的不同。对前者是认敌为友,解除了它的武装,又重新把它武装起来;对后者是认友为敌,已搞垮了苏联,至今还对其继承国俄罗  相似文献   

19.
卖个破绽     
这个短语是《水浒》中高频出现的术语,意谓两人交手时,故意出现漏洞,赚敌下手,那漏洞,其实是有意摆布的陷阱。破绽,本是指衣裳上的裂缝,引申为语言行动中不周到之处,犹言漏洞。关键是“卖个”。 大凡克敌制胜,一是使敌“不及”,一是使敌“过”。过犹不及,都是  相似文献   

20.
有媒体报道说,“新浪中国地产创新擂台”围绕“当前房价究竟合理不合理”这一话题再次开锣,在超过2.5万名网民同期参与的调查中,“不合理派”取得压倒性胜利,所占比例超过9成。房价“不合理派”取得压倒性胜利,“合理派”大溃败是在预料之中的。以目前高居不下的房价而言,这个话题无论开锣多少次,我相信,房价“合理派”都会败下阵来,落得全败,甚至溃不成军。对于有巨额财产的房产大鳄任志强来说,成为房价“合理派”代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否则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叛逆者”,必然招来房产兄弟的“口诛笔伐”。只是,不知道任老总想过没有,如果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