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高校实现基本收支预算的时代背景 ,认为编制基本收支预算的前提是正确区分基本收支预算的内容 ,编制基本收支预算的关键是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坚持预算编制原则。只有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不断加强预算约束力 ,才能确保年度基本收支预算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略论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涂晓今,谢夜香国家财政实行复式预算,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如何编制社会保障预算?我们认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界定好预算收支科目及实现一定的配套措施。一、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应遵循的原则从1992年开始,我国开始编制复...  相似文献   

3.
高校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高校预算管理还存在认识不足、单位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及预算执行严肃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高校预算管理应发挥的作用。因此,高校预算管理应树立各部门及领导的预算意识,以学校战略规划为指导,改进预算程序和预算编制方法,加大预算的执行力度,并处理好财务预算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政府预算收支原则 ,是政府组织预算收入 ,按排预算支出的指导思想。平衡原则是我国预算收支的支配性原则。本文辩证的分析了非均衡原则的缺陷 ,平衡原则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及存在的局限性 ,从理念论述了政府预算平衡应选择的辩证方式  相似文献   

5.
现代国家是预算国家,预算国家必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预算必须要进行预算管理,而预算管理体制的选择决定了国家预算管理的效率,从而决定了现代国家的治理水平。历史地看,预算管理体制分为集权模式和分权模式,集权模式主要由单一制国家采用,分权模式主要由联邦制国家采用。然而,单一制国家的集权模式也经历了向分权模式的逐步转变,而联邦制国家的分权模式也逐步向集权的方向改变。演变的结果是,预算管理体制不在于形式上的集权或分权,而在于要清晰地划分各预算相关主体的事权,在事权明晰的基础上再配之相应的预算收支权力和责任,实现权责匹配。也就是说,预算管理体制中的权责匹配才是其本质属性。正是基于这一属性,有必要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预算相关主体的事权或者事责,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预算收支权力和责任。   相似文献   

6.
全口径预算管理是中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特有名词,其产生与我国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收支的存在与发展是分不开的。为规范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收支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反映了中国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的进程。政府预算改革应使目前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正式进入到法制性预算内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手段、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形成完整地接受人大的审批和监督的政府财政预算体系,把原本介于法定预算与预算外之间的模糊管理、模糊称呼的预算外财政专户正式纳入预算内。  相似文献   

7.
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但现行的管理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提出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应通过对高校预算资金收支范畴的合理界定,完善预算科目及项目设计等,完善高校预算收支编制;其次,完善高校预算管理机构及程序,加强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实现预算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的互动;最后,建立高校的预算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调整、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 ,下岗分流人员增加、离退休金发放、贫困职工生活和保障问题及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等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这些实际情况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一 )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是维护国家预算完整性的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体系 ,首先要建立社会保障的载体。社会保障预算是国家用来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及各项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活动的特定收支计划 ,它是国家用以反映、管理、监督社会保障基金收支活…  相似文献   

9.
部门预算作为公共预算的组成部分,在整个财政管理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实现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起着关键性作用。做好部门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工作规划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作为预算原则之一的严密性原则,是控制部门预算过度膨胀的法器。结合严密性原则的要求,考察某行政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期将严密性原则贯彻到整个部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推动部门预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与预算收支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信息流程及管理模式,并重点探讨预算收支管理和评价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算编制方法先进、科学与否对于编制各级政府部门预算至关重要.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试行的"零基预算"法,是一种不考虑过去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以零为基点的预算编制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优化资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控制财政支出,实现收支平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较好地克服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预算编制方式的重大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基预算"法用于我国预算编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现行政府预算收支体系进行分析 ,指出现行体系存在的弊端 ,阐述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提出建立“WWW”三维立体的政府收支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预算改革为核心的财政改革是优化政府财力配置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方面。为此 ,必须科学设置预算科目体系和测定支出定额 ,严格审核收支建议计划 ,强化部门预算和功能预算的结合及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与预算会计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把政府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以集中缴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预算资金运行过程发生了变化.预算会计作为反映、核算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管理活动,也将会在核算环节和内容上发生变化.本文讨论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预算资金管理环节、单位收支核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市场化改革初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的制度化与年度化、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责任以及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第二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各项与政府预算管理相关的制度改革,包括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等都在积极的推动之中。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演进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与政府财力困境有关,但推动改革的主要因素还是市场化改革。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仍面临公共预算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衔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前,辽宁省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制度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现行国家预算本身很不完善,如预算内构成体系、收支结构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是现在各地试行的地方准预算,虽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如收支范围、科目设置、管理方式、与国家预算如何配合等等。再有就是国家尚不允许地方独立地编制地方预算,地方公共部门的预算仍属国家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改革完善辽宁省的预算体系,管好、用好辽宁地区的财政性资金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建立和完善辽宁省准预算体系我们知道,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预算编制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和起点,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着预算编制时间短、人力不足;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定额标准体系缺乏合理性;预算编制较粗且不完整;各部门间编制预算时协调性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途径是实行预算编制的标准周期管理;积极推行零基预算法;制定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加强预算编制基础工作;注重预算编制过程中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预算编审机构;开展预算编制考核。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结余规模迅速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越来越大.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必须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根据我国国情,宜采用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模式,其收支内容应包括社会保险税收入、财政性预算补助收入、基金投资收益、养老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支出、医疗保险支出等.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以下简称国资预算)是政府依法获取国有资本收益并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活动,是政府所有者身份的体现。国资预算从2007年实施至今,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资预算运行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完善国资预算制度需要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专项核算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核算是会计电算化特有的会计核算方式。运用专项核算进行高校部门预算、专项收支、事业收支、经营收支及科研项目管理,不仅可以优化数据处理结构,提高会计核算效率,而且将财务管理纳入会计核算的轨道,实现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