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平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温总理的话让我们想起了先贤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毕生致力于普及和发展各族人民的教育事业。 2 0世纪 2 0年代 ,他将有关平民教育的理论推广到内蒙古 ,对促进内蒙古普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研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普及平民教育思想中的用穷办法普及穷地方的教育,普及平民教育需要强迫手段,平民教育要以生活教育为中心内容,对在我国当今普及义务教育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回顾晏阳初平民教育的历程,并具体描述了平民教育、国民素质提高与民族国家建构各自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将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解为一个与中国民族国家建构息息相关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反思这一过程的中国特色及其意义,评价它的价值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作为时代的“产儿”、“弃儿”和“弄潮儿”这种复杂的“三位一体”的人格出发,阐明了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的内在和外在根据。孔子从小受鲁文化的熏陶,奠定了其坚实的文化基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私学的兴起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找到了恰当的办学形式;而孔子的仁学思想,则是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公平问题引入注目,农民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农民工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社会大众对此从未有过真正的区分或辨识。为此,必须从农民工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关系出发,深入探讨其联系和区别,让大众对农民工教育和平民教育有更深入的认识,并赋予平民教育以崭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农民工教育发展得更科学更完满。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三十年间(1895-1926),地方自治在湖南受到持续关注,并演化为一场持续三十年之久的政治运动.运动经历维新期间的萌芽、辛亥前后的初兴和民国初年的高潮三个阶段,促成了湘省民众的政治参与及湘省政治权威的重建,具有全国性影响,但也充满了治与乱、官与民、言与行的矛盾与悖论.  相似文献   

8.
9.
车向优平民教育思想的产生、内涵、教育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平民教育有其悠久的历史,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化相结合,幼童启蒙教育与成人终生教育相结合,平民实用性与追逐功名性相掺杂,构成了中国平民教育的特色。中国平民教育构成起国民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活跃了古代的学术思想,使旧中国的文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因而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实践家,也是中国农村幼教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对中国的幼教不仅有丰富和精辟的论述,而且也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他的农村幼儿教育思想与实践不仅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值得当今中国的农村幼儿教育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1917年到1922年,陶行知在南高师发起的涉及学校诸多领域的改革表现出追求社会化和民主化的美国现代大学模式的两大特点,实现了中国高等教育从清末形式上的大学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转化.但是学习和引进美国模式的尝试中存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导致机械照搬的问题.1923年后,陶行知在社会教育的实践中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追求教育民族化的成果,充分体现了陶行知从单纯的国际化,到注意挖掘和融合中国本土化优秀层面的自觉理性.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主体性德育思想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德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德育思想实现"六大解放",确立德育主体地位;倡导做人教育,完善德育主体德行;做事即修养,师生共同施行德育;实行主体性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品德素养.这些思想至今仍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现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在倡导乡村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农民教育的实践及经验。其中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全民义务教育、物质利益原则和尊重关爱农民等方针对于今天开展农民教育,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对农民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他以识字教育为基础,注重素质教育,并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注重抗日宣传,教育并引导农民参加抗日救国。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他主张动员小先生、全国的知识分子、农民甚至各个阶层的劳动人民都参与到教育队伍中来,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贫民习艺所的建立,是清末民初湖南政府积极兴办新政,应对社会危机,关注社会下层的一个重要成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它的设立具有历史必然性: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脉相承的组织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其运营机制相当完备,对当时湖南省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某些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湖南的农赈和合作事业是当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的基本内容。它们主要是在灾荒的环境里发生和成长起来的,这对于赈灾救灾和加强农村的赈务具有积极意义,但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终南捷径。关键词:湖南;农赈;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仍是一个农业国,农村问题和农民教育的问题依然是影响并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是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次可贵的探索,是把中国农村融入现代化轨道的一次伟大的尝试.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从事乡村教育的目的、手段、理念及思想认识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其经验和教训为今天从事乡村教育改革的人们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湖湘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思想与精神。古代湖湘教育既重视思想的传承,以礼教的拓展为中心;又重视思想的创新,形成了完善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湖湘教育人才的培养,强调以立志作为根本,涌现了大批投身教育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展现了湖湘教育的精神与魅力。  相似文献   

19.
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从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和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来思考教育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把科学教育视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根本,国家富强的根本,积极提倡和普及科学教育,倡导科学下嫁,尤其重视儿童科学教育.立志为中国培养科学人才,创造富裕、文明的社会.研究并借鉴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对于促进我国科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