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吴界翰,快超线了。”王吉对我说。本来,本人可以为所欲为地超出“三八线”,可是,同桌王吉的好姐姐——“班花”翁凡宜看我一直超线,为王吉打抱不平,让王吉写一份《三八线条约》。双方势不两立,由此展开了“三八线”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班上的同学谁都不愿意和朱家峻同桌,因为他冷漠、孤僻,还有那么一点蛮不讲理。以前,班上的总人数是单数,由于"群众的呼声"高涨,每次排座位时,班主任都不得不让朱家峻成为最孤独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3.
经典 《今日南国》2014,(12):22-22
朝韩边界是世界最敏感的地区之一。60年来,该区域还驻守着一支“神秘部队”——中立国监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1950年农历十二月下旬,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遭到我志愿军第二次战役的沉重打击后,被迫退到"三八线"以南。这时,敌人一面在"三八线"设阵地组织防御,一面抛出"停火建议",妄图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常用的连用数词(也称合成数词)二八、三八来源的探讨,简要分析其来源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八线”     
甲过街赶巧变红灯,骑车偏刮顶头风,赴宴之前肚子疼,光腚碰上马蜂叮!乙这都什么呀?甲倒霉事全让我遇上了!乙是吗?甲这学期排座位,老师让我和袁媛同桌,真烦人!乙袁媛不好?甲可不是吗!每次考试,她都名列第一。乙您哪?甲我是倒第一。  相似文献   

7.
古时,城市的马路一直是人、车、马混行,很容易出现交通堵塞,也不利于安全。为了使道路通畅,古罗马庞贝城的有关部门首先把人行道加高,让人与车、马分开行走。后又在马路上横砌起一块块凸起路面的石头——跳石,作为引导人们过路的标志,人们可以  相似文献   

8.
9.
周满康 《山西老年》2013,(12):16-16
1953年7月27日晚10时整是停战协定生效的时刻。当时,我是志愿军二十一军六十三师一八八团一营通信班通信员,守卫在东线文登里两侧高地上。我方的正面是美军防守,中间只有一条小溪相隔,  相似文献   

10.
对于联解体的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以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的衰落。因为苏联是依靠一种新的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建立并得以巩固的。而支撑苏联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和证明苏联共产主义的学说正确性的主要论据便是苏联的国家经济。但是,苏联的国家经济并没有始终如一地繁荣发展下去,而是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美苏冷战的外力推动下崩溃了。苏联国家经济的崩溃摧毁了苏联意识形态的重要支柱,瓦解了苏联共产主义的学说正确性的主要论据,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笔者主要通过对美苏冷战在苏联经济的崩溃中所起的外在推动作用的分析来解释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冷战起源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各种各样.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认为战后苏联同西方盟国战略合作基础消失,导致在各个方面的对峙,并逐渐走向冷战.世界力量发生改变,两极格局形成,人类对世界大战的认识,意识形态的对抗,都对冷战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疆 《南都学坛》2003,23(3):13-17
二战结束后 ,美国杜鲁门政府便改变了战时与苏联合作的政策 ,举起反共大旗 ,对苏联进行遏制。然而 ,作为一个实行民选制度的国家 ,在制定如此重大政策时 ,不得不考虑民众的态度和意愿。为此 ,杜鲁门政府利用媒体不断批评、指责苏联 ,极力将苏联刻画为一个“极权主义国家” ,从而迅速转变了苏联在战时给美国民众留下的良好形象 ,为推行“冷战”政策奠定了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路易斯安娜购买"在美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当时的美国领土扩大一倍多,使密西西比河成为美国的内河,使美国的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为美国继续向西扩张至太平洋沿岸地区创造了条件。该事件的实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在北美争夺的结果,而它对美国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1990年代中期,美国104届国会推行一系列"反环境"政策议程,掀起了自1980年代里根政府以来的第二次反环境高潮。104届国会的反环境政策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多方面的成因:104届国会的政治力量构成和保守主义政治倾向、1990年代初美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势、反环境利益集团及其运动的影响和推动、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下降等都是重要因素。104届国会的反环境政策一方面造成了环境政策停滞;另一方面也遭到了环保主义者和环保组织、公众舆论和克林顿政府的抵制。最终,104届国会不得不对其激进的政策做某些调整。104届国会的反环境政策及其结果表明,环境政策涉及的利益及政治关系非常复杂,环境政策的出路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相互依存”隐含着美苏双方在核对抗时代寻求生存的基本诉求。20世纪60年代,美苏双方从各自的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凭借着核威慑这个“万灵药方”,谨慎地维护各自的安全,使核威慑时代东西方关系缓和与对抗并存。①随着两大阵营内部矛盾的加深、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兴起,美苏核对抗的成本逐渐加大,收益减少,国际影响不断减弱,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美苏核力量对比的消长,促使美苏最终走出核对抗的困境。本文通过对制约美苏核对抗关系各种因素的分析,论述美苏核对抗困境与东西方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否决权是美国总统发挥立法指导作用的一项重要武器。它在实践上的最初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此后又曾出现过英王的否决权、北美殖民地时期总督的否决权和北美独立后一些州行政长官的否决权等几种形式。在制宪会议上总统否决权问题曾引起很多的争论,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公众对美国工作场所高事故率日益不满,以及对受害者及其家庭困境的关注,传统普通法原则下的赔偿方式不但使劳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日渐引起雇主的强烈不满。出于不同的利益需求,进步主义改革者、企业雇主、工人、保险公司及政府在20世纪初结成联盟,共同推动工伤赔偿法在美国迅速被采纳,并且各方从中也获得不同收益。  相似文献   

18.
学界在讨论美国单极思维形成因素的时候,通常是把关注点聚焦在实力构成方面。然而,通过对美国国民身份/美国国家特征、美国信念、美国主义三个概念内涵与要义的辨析,揭示出一个全新的结论,即美国单极思维理念或者诉求的形成与其实力要素的状况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们对苏共20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一方面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上把它归结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和平过渡"理论.另一方面着重强调此次会议是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主要是肯定与借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持反对与否定的态度.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影响主要是积极和正面的.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造成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和远东国际关系的剧烈变动。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关系的新变化,适时调整了自己的内外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实行积极的抗日外交,与英美法苏结成反日同盟,积极主动争取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抗日,并进行了与此相适应的各种外交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响应和重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对美外交政策的制订和对美外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自身的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日后处理各种对外关系积累丁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