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图》与《洛书》解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回答:“天地自然之易”是什么?文王笔名为什么叫彖?周公笔名为什么叫象? 战国时《河图》《洛书》之名,与宋代发现之图是否一致? 《河图》《洛书》是什么?《周易》为什么需要《河图》与《洛书》? 如何理解“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龙马负图出于河”? 《河图》《洛书》总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杨易辰 《理论界》2022,(9):65-71
江永《河洛精蕴》一书以“河图之数理”构建了新的变占理论体系,详细解答了《周易·系辞传》中“归奇于扐”与“再扐而后挂”的揲蓍变占方法,突破了以往变占难以例定的缺陷,使河图成为揲蓍变占所依据的“大衍之数”以及“阴阳老少之数”的本原,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此外,他将《周易》占筮体系中作为“象”之规定性的“数”进行了理论上的提升,认为《易》占不仅兼用“七八之数”,更以“阳进阴退”之理所表现的阴阳往来推移为本质,这就呈现独特的“象”“数”“理”相融合的易学理论特征,发展了清代乃至整个易学史上的变占说。  相似文献   

3.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中的最为古老的文化标志之一。《周易系辞传》是最早记载“河图洛书”的著作.原文是:“天生万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易经系辞将河图归为“天生万物”之类。后世关于河图之传说很多。有伏羲、大禹说:伏羲氏根据河图画出八卦。大禹依据洛书制定出九畴。也有黄帝说: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相似文献   

4.
<正> 齐鲁书社最近出版的刘大钧同志的《周易概论》是近年来《周易》研究方面的可喜收获,值得称道者有以下几点。既重训诂,亦不弃象数《周易》是部筮书,它由“象”、“数”、“理”所构成。古人很重“象”、“数”,多以“象”、“数”解经,形成了所谓“象数派”;近人则不走古人以“象数”解经的旧路子,为求古经的真谛,专以训诂解经。对此,刘大钧在《周易概论》的《〈易〉象》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今天讲解《周易》古经,对古人“观象系辞”的说法既不可全弃,亦不可全取。因为若全取《易传·说卦》及汉人的《易》象说以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提出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迄今为止,只知道《连山》的头卦是艮下艮上(?),《归藏》的头卦是坤下坤上(?),与《周易》一样,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卦象,其他卦的详细内容不清楚,因而现在可以确凿举为论据的是《周易》。①《周易》所载伏牺八卦次序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合而为四象,四象合而为两仪,两仪合而为太极。这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中国古典式的图解。②《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都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图象,如天地(?)否,地天(?)泰,水火(?)既济,火水(?)未济。这些卦象在一分为二的每一方又都包含着“三”。这也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中国古典式的图解。③《周易·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于1996年后半年,连载了一则通讯和四篇文章,介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易学课题组,对《周易》及其源头——《河图》、《洛书》作出的重大破译”。它们是:1996年7月15日第二版的本报讯《科学理解易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8月1日第八版署名“关穆”的,《易经柱:周易六十四卦的立体展示》,8月24日第八版署名“华明”《〈河图〉与金字塔存在统一关系吗?》和署名“关穆”的《易经柱背后的数学奥秘》,10月10日第八版署名“华和”的《太极易经柱、“和合”数表与中华和合精神》,11月20日第八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易学课题组”的《易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千古〈河图〉与八卦关系的解译》。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解卦,象数义理并重,义理是象数的内在意蕴,象数是义理的阐发基础。《河图》既是八卦的来源,也是揲蓍之数的来源:八卦由《河图》之黑白点直接构成,六十四卦由八卦通过阴阳摩荡、“参两因重”的曲折方式得到,后人也依“大衍之数”而成卦以卜测未来。“数”学是王夫之易学的第一步,彰显的是四圣一揆的道统论,以及用象数的实证性纠正明代语录之学盛行之风,凿空说理之弊,为中华文化重建正大、健实的基调的意图;同时,他把天地万物符号化,赋予其更广大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8.
“象”是《老子》、《易传》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两书都把自然现象理解为现象之“象”,认为现象的基本特点是显现、可感、变动不居;两书都涉及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基本精神。而卦象的理论则是《易传》所特有的。作为哲学范畴,《老子》的象不及《易传》的象抽象程度高。两书虽都看到了语言文字在表达思想、认识事物本质方面的局限性,但弥补这一局限的方法却不同。两书的象论作为中国哲学象论的滥觞,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加强对“象”范畴的研究,是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周易》是古代的卜筮书,从其性质来看,和甲骨卜辞同起源于占卜,应用也同在于占卜,虽然两者体制不同,就内容来说,范围也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卜筮者流所做的。即因《易》是一部卜筮书,所以秦焚诗书而《易》独以卜筮书保存下来;也即因其为一部卜筮书,可以附会解释,所以到了儒家手里,便给他添上了许多道德政治和哲学的解释,如“彖辞”,“象辞”,“文言”,“系辞”之类,都只是儒家把原有的《易》加以发挥,《易》变成中国哲学胚胎的书,而且变成最早保有辩证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的书了。  相似文献   

10.
庹永 《兰州学刊》2014,(9):47-51
蔡沈的象数易学著作《洪范皇极》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借助宋代图书学的两个基本图式河图、洛书,建立起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其中河图表征矛盾的静态结构,洛书表征矛盾的运动发展.他通过自己创作的“九九数图”、“范数之图”等图式,以“数”的方式阐明天地万物运动的具体过程.其辩证法以朱熹理学之“理”为本体范畴,而更深层的理论基础则是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其辩证法阐明的是宇宙的秩序,即“礼”,其价值旨归是实现伏羲时代的“皇极之世”.  相似文献   

11.
唐明邦 《殷都学刊》2003,(1):110-110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历来有着重要的地位。《周易》诞生于安阳里 ,不止安阳人引以自豪 ,海内外学者络绎不绝赴里朝圣 ,无不钦羡。《周易》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 ,30 0 0年来 ,不断受到尊崇。研究《周易》的著作多达五、六千种 ,中国其他文化典籍望尘莫及。殷周之际出现的《周易》只有经文 ,仅是一部占卜之书。王公大臣及平民百姓 ,往往利用它来占筮决疑 ,作为重大抉择的参考。春秋末年 ,相传孔子对《周易》作了新的诠解 ,出现“十翼”(即《易传》) ,深刻地阐发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及其多方面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王弼易学与《易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王弼注释《易经》的方法来自《易传》两汉象数易学家们在注释《周易》的过程中,除了把《易传》原有的注释《易经》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之处,还提出许多注释《易经》的方法。在王粥看来,两汉象数易学家们提出的这些注释方法都是《易传》所没有的,因此是不成立的,所以,他在注释《易经》时,根据《易传》对这些方法作了取舍。凡是象数易学家们运用的方法符合《易传》原有注释方法的,王迅就加以肯定和应用,对那些《易传》中没有的注释方法,如八宫卦说、卦气说、互体说、交辰说、卦变说等,王弼基本上持排斥态度,应用的很少甚…  相似文献   

13.
解河图、洛书与八卦图刘正英一、河图、洛书与八卦图究竟是什么河图、洛书与八卦图,是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创造出来的,但绘有河图、洛书的实物以及这些图的真实用途却未能流传下来,直到宋代,一些研究《周易》的著作中才出现各种图式。而这些图式在上古时代是否...  相似文献   

14.
<正> 《周易》一书有经有传。《易传》约有五千字,作于西周初年。《易传》七种,《彖》、《象》、《文言》、《击辞》、《说卦》、《序卦》、《杂卦》。汉人以为孔子所作,是不对的,当是战国时代儒家所作,并不出于一人之手。作者借解释《易经》以阐述他们的世界观,构成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的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易》之象,有就全《易》而言,有就一卦而言,有就一爻而言者。“《周易》者,顺太极之浑沦而拟其动静之条理者也。” (《周易外传》卷七)这是就全《易》而言。王夫之把《周易》当作是对整个宇宙的模拟,故取《太极图》以象“一浑天之全体”。至于卦象,王夫之将其区分为两种情形:一种以“物之形象”取象;一种以“奇耦(阴阳)往来应违”取象。爻象,则就其在卦中所处之时与位取象。此处主要谈谈卦象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易》与中国文论的诗性之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幽赞神明之易象及元气浑一之太极,既为人文之元,也是中国文化的诗性之源。因此只有回到《周易》,才能真正寻到中国诗性文论的文化之根。诗性文论与《周易》的血脉相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性文论的本体之“道”,源于易之“太极”的自然本元性和原始混沌性;二是诗性文论的思维之“方”,源于易由两仪、四象而太极的整体、直觉和象征性体认;三是诗性文论的言说之“法”,源于易说太极的诗画相谐、言象互济。  相似文献   

17.
《河图》《洛书》一直被看作是《易》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其图式简单、涉及广泛、内涵深奥、源远流长,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潜心研究者甚多。尽管如此,人们在研究探索中尚未探消《河图》《洛书》内涵之粹要和其历史之渊源,这一千古之谜迄今仍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以探索求源为旨意,粗陈己见,求教同好,以促进易学研究的再深入。 一、河洛溯源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历代研究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一,大体上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1、《河图》《洛书》不是自古有之、而是宋人假借古人之名而造。2、伏羲氏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氏得《洛书》而制《九畴》。3、伏羲氏效法《河图》画  相似文献   

18.
<正> 漫长的易学发展史上,形成两大基本学派。汉代易学家注重象数分析,孟喜、京房、郑玄、虞翻等人,先后创立所谓卦气说、纳甲说、爻辰说、八宫世应说等,形成《周易》象数学派,汉代象数学派,热衷于象数推衍而忽视对《周易》哲理的阐发,故王船山抨击之曰:“术数兴则易理亡。”魏王弼、晋韩康伯注《易》一反汉易烦琐象数之风,扫象而言义理,以老庄思想说《易》,遂开《周易》义理学派之先河。自此,象数义理二派,互为水火,易学研究,不无偏颇。王船山治《易》,坚持新的易学方向,超越象数、义理二家藩篱,将二者融会贯通,以象明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2001,(4)
李存山在《江苏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2期撰文《对〈周易〉性质的认识》指出 ,历史上对《周易》性质的认识可主要归于两类 :其一即朱熹所指出的“易本卜筮之书” ,其二是孔子提出“不占而已矣” ,将《周易》转化为讲“德义”的书进而经《易传》解释 ,《周易》成为囊括宇宙间一切之理的“全息”系统。作者认为 ,《周易》占筮一方面是神秘的 (或迷信的 ) ,另一方面是理性的 ,即以“其取类也大”来论证可把所占之事归于某一类而测出吉凶 ,它用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 ,推理的结论是或然的。作者认为 ,可以将周易系统视之为三 :其一是历史文…  相似文献   

20.
<正> 《周易》分《经》和《传》两部分,《经》又由《象》和《辞》两部分组成,而以《象》为中心。《辞》和《传》所含之义理是围绕着《象》而生发的,是解释《象》的。《周易》中的《象》(即卦象和爻象)本是一种符号,象征一定的吉凶祸福。其实它是一个空模子,不能确切地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冯友兰先生说它是“没有数目字的公式”,是用符号表示出来的“空套子”。“正是因为它们是空套子,所以任何数目字都可以套进去,我说周易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就是这个意思。”?《周易》之“象”只是“—”、“?”两个符号,确实是太抽象了,由它们组成的卦象,也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