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在文化产业链中,美的规律和价值规律贯穿始终,交互作用,引导着文化产业的运动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结合部,应该自觉遵循价值规律和美的规律来组织文化生产、销售和服务,从而实现价值的转换和增殖。  相似文献   

2.
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百色市为个案,对如何更有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行探讨。我们要正视现行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制定合理健全的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化,树立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使文化产业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日、韩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靠文化产业带来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实现了向文化产业大国迈进的目标。同样,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催动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凸显文化产业优势、金融危机下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新变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拓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制定和完善人才政策,着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等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作为契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受到现代信息文明技术驱动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亟需强化其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创新文化功能,使之自觉担当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促进产业升级、蕴蓄创新意识和培养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引领社会风尚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把发展重心落在促进文化价值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与拉动消费结构升级、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具体言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和推动产业高级化的孵化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提高社会开放水平和政府开放能力的促进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使文化产业自觉成为社会风尚的引导者,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契合文化消费的代际转换特点,文化产业应以创新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文化消费,在回应时代之问中担当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5.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延续了德国民族文化精神,彻底地捍卫了传统绘画的神圣地位,有力地改变了前卫艺术中冷漠、简约、极端意向和否定传统的艺术理念。这一艺术体系是在先驱引导、社会环境、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动乡村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乡村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文化生活普遍贫乏单一、不良文化占有一定市场、文化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文化市场发育极不健全等诸多危机,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功用,切实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观念创新,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着力夯实乡村文化发展的基本阵地,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加快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在新质生产力视野下,运用系统论方法,依托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发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廓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遵循产业体系构建的逻辑规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由产业主体、结构、政策、保障、创新等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协调,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表明,要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组织,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现代化产业的基础保障,加快产业政策转型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茶文化"在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产业价值实现形式主要包括增加茶产品文化附加值和独立茶文化产业运作。前者在当前中国最为常见,后者在近年来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社会语境中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来自茶产业自身的主体性实践仍相对较为缺乏。从茶产品营销手段到独立的文化产业,是"茶文化"产业价值发展的必然。作为独立产业形态的"茶文化产业"能够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使"茶文化"产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参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加、销及文化衍生品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与"产业"两种属性的相互关系,努力让"文化"引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虚无的、幻想的,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才能将其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显著优势,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战略性有利条件,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中国特色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新时代新征程精神富有提供坚强保证,发挥好这些显著优势必将能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大优势,要增强党的领导力,发挥好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核心优势,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理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党领导下的精神文化领域改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科学指引,要增强理论凝聚力,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思想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动人的精神世界的理想样态变成现实,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增强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特色文化治理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要增强改革创造力,发挥好中国特色文化治理的制度优势,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实践经验,要增强实践引领力,发挥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经验优势,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其服务水平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精品,注重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要增强文化影响力,发挥好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独特优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重对文化市场体系的培育。近年来,青岛市文化市场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快青岛市文化市场体系培育,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打造文化市场主体运营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大力推进文化产品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发展,加快现代文化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文化市场中介和行业组织,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空间重构基础上要素组合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义。从减贫规律认知升华、行为外嵌转向发展自觉、资源配置优化与延续效应发挥三个层面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行为的内在逻辑,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应着力做好发展规划统筹、体制政策健全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相对贫困治理、全域生态宜居环境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质量建设、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工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及其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周旗 《南都学坛》2012,32(6):116-120
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但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产业链不完整,孤立环节多;产业集群实力不强,龙头企业较少;文化产业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文化产业导向机制不完善;等等。为了促进河南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当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打造河南文化元素突出的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统筹规划,发挥文化产业整体优势;突出中原文化特色,培育文化产业品牌;促进集聚整合,优化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创新发展方式,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文化产业支持体系;着力人才培养,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完善产业创新体系,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精神生产与交往观为指引,提出人工智能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模式、改进收入和要素分配、优化交换形态、促进消费升级,内在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不仅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益,而且能促进文化可及性传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生产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凸显服务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与塑造中国风格的历史重任;通过明确文化产业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引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创新数字化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克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消费乏力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引导文化消费,释放文化消费能力,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始终围绕的主轴,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既体现着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自身特色。历史主动精神孕育着百年求索的精神气质。以把握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历史主体的首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的实干精神及提振历史自信的民族精神为结构层次的历史主动精神,构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支撑。近代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被动性植入向主动性探求的历史转变。要在推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日愈成熟定型中培植制度根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夯实物质基础,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涵养精神根柢,不断唤醒、激发和发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作为对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方法和思想理念,不仅对于文化建设自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中国精神的培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当代中国,文化自觉与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高度文化自觉培育中国精神,不仅是新世纪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国精神在当代的转换和发展、增强中国精神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面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高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新发展格局下高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厘清现代流通体系的理论内涵与基本特质,揭示高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面临的关键挑战及其深层原因,提出应对关键挑战的有效方略。现代流通体系是全流通、新流通、高质量流通与战略型流通。高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面临的关键挑战是流通主体竞争力总体偏弱、流通载体结构性矛盾突出、流通治理体系不健全、流通营商环境不佳、流通要素市场存在瓶颈等问题;其深层原因是对流通认识存在偏差、流通管理体制未理顺、流通组织化机制滞后、流通领域关键智力资本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加快理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基本关系、整体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流通治理体系、高度重视流通主体竞争力提升、着力推进流通载体现代化与合理化、高质量推动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及切实加强流通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统计体系建设等基本方略去高质量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长效机制,弘扬和谐自觉的文化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起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学体系,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化产业的缘起与发展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盛兴的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对文化产业的价值判断和文化消费的社会价值取向不同.近年来我们更多地强调文化产业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在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弘扬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上,文化产业发挥了其作用,但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度干预,也给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阻力.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起源于人文主义思潮洗礼下的对人性合理需求的满足,着重于对人性特征的无止境地探寻和对人类未来美好精神世界的求索与憧憬,更重视文化产品创造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更大程度上获取世界各国民众的喜欢,在资源开发上更突出对全人类优秀的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应当转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站在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理性探索我们的文化产业理念、产业目标、产业动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重 构我们的文化产业价值判断体系,使得我们的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可持续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