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言的作品在海外的流行离不开葛浩文的英译。葛浩文是莫言小说唯一的英译者,他的译本提升了莫言在海外的文学声望和文学地位。然而笔者在仔细阅读葛浩文的译本之后,发现确有一些翻译不恰当之处。现以《生死疲劳》葛氏译本为例,分析葛浩文在英译莫言小说时所出现的误译现象,探究其误译根源,也为翻译界敲响警钟,进而探讨中国文化的译介策略。 相似文献
2.
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前景化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突出人物社会地位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葛浩文在翻译时为达到其翻译目的,在处理前景化语言时,采用了保留前景化、去前景化和创造前景化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小说主人公西门闹这一人物形象,其翻译策略对于文学翻译中如何忠实传达人物形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21-126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的传达,更是文化的传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与日俱增。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各民族传统文明和文化精髓的代表,其翻译无疑是让世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作者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的英译本为例,借助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文化分类法,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的内容来透视葛浩文对《生死疲劳》原著透彻的理解和对翻译策略的灵活使用,增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敏慧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26-33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成为翻译社会学的核心议题,拥趸者众多。文章再度探讨场域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相关性和适用性,重点讨论场域理论的工作机制及其所涉概念的定义、缘起、发展及相互关系,包括在翻译研究领域讨论较多的概念(场域、惯习、资本)以及讨论欠充分的概念(幻象、信仰、迟滞)。阐明这些概念的过程也是分析研究路径的过程,涵盖确立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所在的场域、场域内的参与者、以及学术话语的反省特征,并分析场域的所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在翻译研究领域被应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有效地避免翻译社会学研究简单化、决定论的陷阱。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优秀文学作品传播速度和范围随之变快变广,翻译作品的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翻译中的意义与审美价值的损失就不可避免。一个好的译者必然会采取翻译补偿策略,将这种损失降到最小。以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英译本为蓝本,分别从词汇层面、语篇层面和审美层面,探究翻译补偿策略在其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补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以期对翻译学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王丽敏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86-88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整体性研究。该理论强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译本,凸显生态翻译学对译者翻译水平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郭海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45-48
布迪厄从关系主义的角度出发,试图在打破长期的二元对立中走向一种综合,继而能够完整地、科学地揭示社会的结构及转化的机制.场域、惯习既是他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他从关系论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二者的建构、生成关系来揭示社会生活的实质和实践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其核心概念“场域”、“惯习”入手,分析清末民初翻译家苏曼殊汉译《悲惨世界》的动机和策略,指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其个人的个性及价值观促使了译作《惨世界》的诞生,并影响了该译作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著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5(3)
叙事聚焦作为重要的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聚焦方式,就会塑造不同的文学作品.因此翻译过程更应该关注小说本身的叙事聚焦的重构.文章试图运用叙事学中叙事视角理论,深入探讨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中如何重构原文本中灵活多变的叙事聚焦模式,从而再现叙事聚焦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翻译界“忠实”与“背叛”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直到“创造性叛逆”概念的产生,较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纷争。“创造性叛逆”把人们的视角引向对“文化”的关注。《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英译本使得该作品在英语世界里广泛传播。文章以“创造性叛逆”的视角,选取《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典型的例子,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因“文化隔阂”而产生的“忠实”和“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所用的翻译手法,旨在揭示其文化价值,为文学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惯习"和"资本"概念,通过分析惯习和资本在《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具体应用,尽可能地囊括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中涉及的不同因素和主体,主要论述译者葛浩文的惯习在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取中的体现,以及不同资本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亚马逊读者评论分析《生死疲劳》英译本的接受情况,以期丰富社会学视角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
布迪厄的空间理论建立在其对传统的主客观二元对立论的超越之上,他认为社会空间是一种"关系的系统".在社会空间里位置上接近的行动者,拥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群体与阶级以此为基础得以建立.而行动者在空间中的位置取决于他们的资本总量及不同资本的比重.从静态角度来看.空间即场域,其与"惯习"存在建构与制约的双重关系.此外布迪厄通过对社会空间与"阶级"概念的论述,使社会学的区分性研究从垂直层面走向水平层面. 相似文献
14.
张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327-330,337
中国当代小说家莫言作品在海外得以传播,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译者功不可没。选取受西方读者欢迎的《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探究莫言“御用”英译者葛浩文的个性化翻译。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文学作品被引入一个新的接受环境而导致了“叛逆”,翻译的“创造性”赋予了作品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使得原作跨越国界得以传播。个性化翻译是创造性叛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研究《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个性化翻译,包括对原作的背叛、删减等,指出该英译本的英译特点和风格,并非有悖于传统的“忠实”原则,而是一种深度忠实,是现阶段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接受不平衡这一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电影节是电影文化与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桥梁和中介。长春电影节是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电影节,在世界主要华语电影制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对促进东北文化振兴和地域文化基因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长春电影节为研究对象,基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其包括行动者、资本和惯习在内的场域结构特征,同时探究长春电影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长春电影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6.
黎晓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语域理论不仅是语言学研究本身的重要方法,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许多语言学者已经探讨了语域理论在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等领域的作用。本文是把语域理论应用到翻译策略分析的一种尝试。分析结果表明:语域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莎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126-130
采用语料库检索方法,基于莫言作品《生死疲劳》及其葛译本自建双语平行语料库,检索语料库中生态、物质、社会生活、宗教和语言等5类文化负载词1 15项,分析葛浩文所采取的英译策略及对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较多地采取直译、音译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极大地保留了源语特征,促进了原文化的传播,但同时也造成部分词语文化意象的流失.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研究,可为文学作品的译介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与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不同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留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3):76-80
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是在继承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而创立的,在实践场所(在马克思实践观中称为实践对象)上,布迪厄用场域概念代替了客体;在实践策略(实践逻辑)上,布迪厄用惯习概念代替了实践观念;在实践工具上,布迪厄引用并深化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和资本概念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哲学视域. 相似文献
19.
于翠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17-124
葛译本对莫言所著《生死疲劳》中的民俗文化负载表达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翻译处理,从图式理论视角看,可归纳为文化对应、冲突和缺省三种情况。文化图式对应时,认知路径畅通,译者直接匹配对等表达;文化图式冲突时,主要通过转换文化负载词的表层含义使之契合译语文化语境;文化图式缺省时,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负载词呈现出不同的翻译范式:因富含鲜明的文化特色,社会和信仰类负载词大多需要译者对其底层文化内涵进行明示化处理;物质、社会及信仰类负载词主要通过表层或底层含义的转换得以在译语中加以呈现。总体来看,表层含义转换这一路径更适用于语言民俗文化负载词翻译,可以使用简单词汇和语法结构保留民俗之文本风格。相关发现对于当前我国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外译与文化传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博物馆的文化育人功能逐渐得到重视.在场域理论的视角下,以文化资本为主体的高校博物馆,若想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应当从文化育人的角度进行完善.文化育人具体到高校博物馆场域下,呈现出"身临其境"的文化育人氛围、"润物无声"的文化育人生态、"言传身教"的文化育人优势、"水到渠成"的文化育人效果等特点.结合上述典型特征,高校博物馆应通过举办高水平展览、建设文化活动平台、实现辅助性教学、鼓励志愿者实践等路径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