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效明显,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为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政治立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有效传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坚持立破并举,筑牢主流思想舆论的根基;坚持利益满足,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新论新语     
<正>钟君:加强互联网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主任、研究员钟君在中国社科网撰文:加强互联网内容和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文章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营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对推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用哲学思维进行深入考量,把握其理论和实践根据、基本原则和辩证法是解决问题之关键。坚持从理论深度上把握意识形态建设极端重要性的定位要求,从时代高度上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方向,从目标向度上把握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实践指向与系统观念四大原则,掌握好“一元”与“多样”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凝聚”与“引领”相统一“、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辩证法,从理论和实践上整体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着力推动文化强国和文化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民族复兴大业。  相似文献   

4.
加强全媒体建设是新时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全媒体的即时传播和指数传播,能够满足大众接受信息的周期性需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辐射范围,但其独白式、片段化、多元化叙事也侵蚀着话语的安全性、整体性与权威性。全媒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有其自身特质和内在逻辑,话语内容的准备与扩散生成解释传播力,话语意义的编码与解码生成权威公信力,话语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表达生成批判引领力。实践中应不断凝聚话语主体作用力,扩大话语内容传播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效果评估力。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意识形态问题给予很高的重视,并明确提出在当前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此可着眼于三个维度,即:地位明晰维度、现实性维度、实践维度,对意识形态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要建设以及怎样建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出具体分析,使其框架线索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引领功能,引领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所生产的思想内容得以有效分配,这一行动的当代指向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达到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来源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生成的本源性动能、舆论宣传施加的引导性动能以及体制机制提供的运行性动能。基于力学原理,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在力的方向上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强化本源性动能的阐释力;在力的大小上要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引导性动能的牵引力;在力的作用点上要推动话语体系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优化引导性动能的亲和力;同时还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体制机制保障,确保运行性动能的持久力,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而是苏联共产党丧失对意识形态领导,造成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崩溃,导致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最终亡党亡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文化批判理论的多维解读,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的演变,对摸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立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建成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凝聚人心和整合时代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话语权”实质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对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压制,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外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但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构还存在传播“声量”较小、“供给”不足和“本领”不强等现实挑战。为改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不利局面,必须做到“言之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言之有料”,推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言之有器”,加强中国理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据承载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在大数据时代,大量数据信息的传播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是青年人才的聚集地,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帮助青年大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发展的主要经验,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背景下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和塑造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经验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相关论述、西方学界在科技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性问题上的两种传统倾向以及当前海外学者对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为大数据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数据和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则为大数据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理论指南。大数据的技术特征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属性相互激荡、彼此交融,进一步彰显了大数据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契合。深入探讨大数据嵌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前提,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大数据视域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激发研究动能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制约因素的认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对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因素的研究,有利于自觉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共识性的特征和本质缺乏创新性的概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与修正主义的界限较为模糊是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两大主要理论因素;共产主义目标的远期性和实践的暂时挫折,社会主义静态层面上落后的物质基础是制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两大主要实践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内核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外在体现,是引领多元文化发展的先锋向导,是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思想灵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信念支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指南,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更新观念 ,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 ,使二者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既要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更要不断创新 ;必须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 ;从实际出发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充分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 ,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多元文化社会,在现代潮流语境下高校除需注重学生知识、技术教学以外,也需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术、高素质人才。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为研究对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科技及高校发展情况,探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常超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85-18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然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科学地分析中国加入WTO在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坚持以人为核心,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厘清“何谓意识形态工作”,是回答“何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工作,围绕着为革命提供思想动员、为建设巩固理论基础、为改革奠定观念前提、为复兴凝聚价值共识而不断演变,逐步发展为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概念。概言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意识形态的创建与研究、交流与批判、宣传与教育、引领与凝聚为主要内容,在政治、宣传、教育、文艺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具有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引领性与协同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特征。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需厘清意识形态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等相关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永葆生机和活力、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实现新世纪的新任务,更需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要反对教条主义,进一步端正学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对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和概括;要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要健全党内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为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