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留学回国人士首次突破2万,他们的就业与发展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于是有了“海归”变“海待”一说。  相似文献   

2.
能源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引擎。在中东欧地区,"三海倡议"所倡导的"南北能源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的能源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三海"地区的能源基础设施、能源储备和消费市场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都是"一带一路"值得展开合作的具体领域,"三海"地区自主发展的需求与俄罗斯寻求能源合作伙伴的意图客观上也为"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开展能源合作创造了机会。由于"三海"地区历史上长期处于周边大国影响和控制之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受限,整个"三海"地区的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承接"一带一路"带来的大型能源合作项目。在美俄"三海"能源博弈十分激烈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与"三海倡议"的能源对接合作将面临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相似文献   

3.
九叶诗人穆旦、陈敬容、郑敏等人新时期的诗歌创作,不仅坚持早期的艺术理想,而且还深化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探索和艺术风格,老诗人归来的歌唱丰富了新时期的诗坛,迎来了艺术生命的"第二个童年与海".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常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成大曾经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只老骆驼有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归来后,同伴们争相请它介绍经验。老骆驼平静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讲,我只是认准目标、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地朝前走而已。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主要以搜索人为主要目的的网络搜索方式,它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和道德的追求。然而,伴随着这种搜索方式的盛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以及对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侵犯,产生了极大的消极负面影响。为何"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道德的同时,却用了"反道德"的行为;在捍卫道德的旗帜下,却给被搜者造成不道德的伤害?面对中国式"人肉搜索"的悖论,我们希望从圣经故事里耶稣对待罪人的原则中学习如何在进行网络道德审判时,将爱和公义相结合,做到面对违反道德的人,不仅要有道德审判,还要有人性的救赎。  相似文献   

6.
看先秦古籍,查不出“四海”指的是哪四个海。 先秦人知道海,但没有四边都是海的观念。中国的海,排成一线在东方,可以分南北,却不可以分东西,因此,即使分成四个海,也形不成封闭曲线:“四海”无“内”可言。 据张华《博物志》说:“海之言,晦昏无所睹也。”“海”、“晦”都以“每”得声,  相似文献   

7.
祥虎 《山西老年》2009,(9):42-42
"中南海"是北京的一个地名,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但是,北京居内陆,为何有"海"?"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6,(4):6-12
刘贺因霍光择定,以昌邑王身份入长安即皇帝位,然而仅27天即被废黜,成为"故昌邑王"。11年后,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刘贺被封"海昏侯",移徙江南。霍光、刘贺、汉宣帝之间的微妙关系是西汉政治史值得深思的现象,而"海昏侯"名号的含义也值得关注。对照南齐败亡君主萧宝卷得"东昏侯"名号,史称"依汉海昏侯故事",可知"海昏"应"非县邑名",当有象征意义。除《"海昏"名义考》一文所举诸例外,又有"冠军侯""博望侯""定远侯"等可以引为同类。而海昏侯"食邑四千户",亦超出当时豫章所属"县邑"规模。由此亦可推知"海昏"确实"非县邑名"。  相似文献   

9.
劫后余生的"归来者"诗人和"朦胧诗"人在各自的创作中都把"文革"作为他们写作的文化资源;基于不同的人生经历,相异的生命体验和诗学观念,他们的诗歌在抒情主体方面有重大的区别:"归来者"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是某种集体的代言人,个体的存在被消融到一个好像真正存在过的"我们"当中;而"朦胧诗"中的抒情主体大多突显自我,张扬个性,强调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用自己的眼睛理解生活、评价生活,在诗中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现实性,最要紧的是要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一些新发展、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导致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所出现的新发展、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具有了理论说服力和客观现实性。从最近发生在西方世界的马克思再次"火"起来的例证中,我们不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正在西方世界"王者归来",而且也深刻地领悟到这种"王者归来"的根本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灾难和危机的分析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
庄子认为有所待的"游"是有条件的,有所限制的,只有那种无所待的,突破一切条件限制的"游"才是真正的逍遮游.有所待和无所待在这里产生了矛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身心关系问题.我们可以"心游万仞",而我们的身却不可以"云游四海".庄子所追求无所待的自由是一种对纯粹经验的体验,它来自我们对无限的向往和皈依.  相似文献   

12.
在"海西区"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海外闽商作用,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中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要实现这一政策效能并非易事,它主要取决于闽省对海外闽商在"海西区"建设中作用的形成、运行规律的认知及其因应。因此,加强对海外闽商在"海西区"建设作用形成、运行规律的研究,是实现充分发挥海外闽商作用的一条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英 《华人时刊》2008,(10):69-69
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父亲每年至少有两三个月奔波在旅途中。这些年,父亲到过很多地方,有时是公干,有时是考察,有时是纯粹的旅游。每每结束旅程,返回家中,他都要给我讲述一段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然后再添上自己的感触。最近从韩国旅游归来,父亲说了一句令我吃惊的话:"在国内旅游真是没什么意思,要玩就得出国去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类对比的方法对<圣经>"海之歌"进行解读和分析."海之歌"是一首颂歌,颂扬了上帝创造的"红海"奇迹.与颂扬交织在一起的还有深刻的讽刺.颂扬和讽刺在<圣经>诸多文类中互有关联,有效地歌颂了上帝的圣举和讽刺了背弃圣道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3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遥远的西北沙漠地带,也有一片神秘之地开始春意盎然。塔克拉玛干,被古人描述为"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的"死亡之海"。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大漠腹地,却有一块美丽绿洲——达里雅布依。村民们以放牧为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春天,这里不仅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俨然一个现  相似文献   

16.
“重陆轻海”与“通洋裕国”之海洋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两朝正处于世界性海洋历史发展的"千古变局"时代,但统治者沿袭传统模式,在立国思想上"重农抑商"、"重陆轻海",在国防战略上以"禁海"代替海防,禁海迁界、"守土防御",反映其海洋观念的淡薄;而东南沿海地方官员,尤其郑成功"通洋裕国"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显露出"以商立国",向海洋空间发展的意涵;传统时代"重陆轻海"与"通洋裕国"所反映的海洋观念,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大航海时代,海洋作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影响到世界历史走向和发展格局时,"重陆轻海"观念所带来的深层影响会因此而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庄子认为“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有条件的,有所限制的“游”,这种“游”指的就是现实中一切事物的活动状态;另一层是无条件的,无所限制的“游”,这种“游”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神状态。庄子认为那种无所待的,突破一切条件限制的“游”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自由。不过,庄子并没有发现在这里有所待和无所待产生了矛盾,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身心关系问题。我们可以“心游万仞”,而我们的身却不可以“云游四海”。庄子所追求无所待的自由只是一种对纯粹经验的体验,它来自我们对无限的向往和皈依。  相似文献   

18.
宣金祥 《社区》2012,(3):22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党组织纷纷发出类似"十万党员进农家,万名干部下基层"、"三民大走访"的号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这对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确有帮助,值得提倡。但在活动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一是形式上下了基层,但思想和精力没有到位。少数党员干部迫于"形势"要求,任务分解到自己身上,被动下了基层、进了农家,满足于待  相似文献   

19.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的"海"一直被释为"海滨".本文从古籍文献语例、音韵学、<孟子>该书的语言习惯、孙叔敖居住地"期思"的考证,认为此"海"不可释为"海滨",应作"荒晦绝远之地".  相似文献   

20.
两广、广东、广府文化之"广"有着历史的深厚积淀和丰富内涵。通过一个新的角度,即近两千年以"广"为主名称的沿革,论证以"广"指称岭海地域是种族性内涵与政治性含义相互作用的复杂历史过程,突出了以"广"字指称本地域的种族性内涵,从而揭示广府文化作为岭海文化主体的粤族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