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构形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有效分析汉字结构和演变规律的方法,在汉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即以分析汉字古今字形为出发点,探讨了汉字构形理论在汉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作用。目的在于探索汉字构形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而找到一条有效学习和使用汉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汉字结构解析》是一本分析、解释汉字结构的书,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解释汉字的字义.指出汉字的字音,并寻找出这些字义、字音与字形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性质、特点与汉字拼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汉字的性质、特点与汉字拼写紧密相关,同时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汉字是一种拼形文字,即以象形字或其他独体字为基本图形,通过图形拼合的方式来达到记录汉语的目的。由于基本图形多为形义统一体,所以,汉字的意义一般可由图形拼合表示出来。无论会意字、指事字还是形声字,其字义的表示都是通过图形拼合的方式实现的,而占汉字百分九十五以上的字是会意、指事、形声字,所以,认为汉字是一种拼形的文字是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的。作为一种拼形文字,汉字有如下几个特点:(1)表意的直接性;(2)图形的整一性;(3)结构的立体性  相似文献   

4.
在早期阶段,汉字是象形的,构形理据为物象。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构形的理据转换为词的音义。汉字形体的演变,尤其是隶变之后,以物象为基础的汉字不再象形,构形理据消失,这些象形字就成了记号字。以词的音义为构形理据的汉字,由于形体的变化、词的音义的变化以及字用的变化等方面的原因,构形理据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变成了记号字、半记号字,汉字呈现记号化的趋势。汉字记号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对汉字性质、汉字结构理论等方面,有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汉字构形方式: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汉字结构类型和构形方式作了明晰的区分.通过对汉字系统的历史考察,分析和论述了不同发展时期汉字构形方式的互补更替及其构字功能的发展变化.认为汉字构形方式是一个历时态演进的系统.系统内部不断调整优化,这种调整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汉字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展示了历代人们在会意字的理解及判定上所产生的各种分歧,指出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六书”理论对汉字结构分析的束缚。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汉字结构分析的理论——汉字构形系统理论,并通过运用这一理论对甲骨文非形声合体字与传统会意字的区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且得出了明确结论,以此说明汉字构形系统理论对汉字结构分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组汉字的研究,发现汉字的结构中存在一个核心———字核,它具有简化汉字结构、沟通若干汉字的桥梁作用。据此,笔者提出在汉字的结构中普遍存在字核的假设,再依此假设对《辞海》的全部汉字(14872个)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其中的14582个汉字的结构中存在字核,占被研究汉字总数的98%以上。全部汉字中共有字核900余个,列于字核总表中。结果表明:字核在汉字结构中客观而普遍的存在,它具有简化汉字结构、沟通同一字核的若干汉字联系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是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和世界上许多线性排列的文字有习得模式上的差异,留学生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构建此结构难度极大,本文先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以末级部件为基础生成合体汉字的方式类推教学。针对"独体字+符号"和"符号+符号"的汉字构架提出了广泛系联和音节转化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相似文献   

9.
汉魏六朝碑刻双形符字、双声符字既有历时传承字,又有共时新造字,是汉字意音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比较研究表明,双形符字是汉字形声字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双形符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是形声字形义优先的反映;双声符字是汉字表音化的体现和文字讹变的结果。研究这两类文字现象对于丰富汉字结构理论,探讨汉字形体结构理据,考释古文字与隶变之后异体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部首是在全面分析汉字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表意偏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汉字的构件,因在数量繁多、结构复杂的表意文字中承担了统领汉字与标示意义范畴的功能,使得汉字呈现出杂而不乱、繁而有序的系统性.因此以汉字部首为经,造字意图为纬的学习手段将成为掌握古汉语常用词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韩伟 《南都学坛》2002,22(2):78-80
汉字结构类型是按照不同的结构方法对汉字所作的形体结构类型上的分类 ,其所依据的标准是汉字的结构方式 ,因此 ,它不同于汉字构形法和汉字基本类型 ;汉字结构类型是在汉字系统内进行结构方面类型的划分和研究 ,因此 ,它具有演变性、规范性和多层次多角度的切分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字种繁多,结构复杂,长期以来,篆字字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直是中文系统平台建设的基础的“瓶颈”课题。文章首先从汉字是可分析的、汉字结构系统的层级性、汉字的拆字与拼形等方面阐述了汉字拼形字根理论,接着论述了篆字字根切分的原则和方法,然后论述了篆字字根变体的几种类型、篆字形体结构模式及篆字字根系统的应用。该课题的研究对实现古汉字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嫁接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汉字结构之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书"说是汉代学者创立的关于汉字结构的系统理论.它比较切合秦汉小篆的结构类型,但不能囊括各个历史时期所有的汉字结构类型.为此,笔者建议在"六书"说的框架之上,建立一个层级更高的汉字结构之新框架.这个新框架便是"二书"说."二书"说以字形结构中是否含有声符(或"表声成分")作为分类标准,把汉字分成"无声符字"和"有声符字"两大类型."无声符字"使用意符."有声符字"或单用声符,如假借字等;或兼用意符和声符,如形声字等."二书"说既契合最早的汉字体系如商代甲骨文的结构类型,也适合秦汉小篆及其后世各个历史时期的字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4.
转注是传统汉字结构理论的“六书”之一。对转注的解释,历来争议颇多,但不少在论证方法上存在问题。根据许慎关于转注的名称、定义及用例,结合文字学理论和汉字发展史知识,转注指根据事物的类别,用最能代表这类事物意涵的字作为表达这类事物的字的部首,而表达同类事物意义的字可以采用其同类字的部首。转注不能直接造字,但它是造字的重要补充,不能简单地认定为用字法。转注的提出,有助于完善汉字构造理论、促进汉字的发展、成熟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宋元文字学的建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字学研究的历史上,宋、元时期是一个思想活跃,成绩卓著的时期。一、宋人郑樵发展了“六书”说,并开启了一代文字学理论研究的风气。中国人对汉字的探究是从汉字结构起步,并以汉字结构为主要对象的.但在很长的时间里没有成熟的理性认识。东汉许慎把留传在世的汉字结构理论的雏形“六书”配以界说.并以此为根据分析汉字,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字学的理论框架汉字结构学——“六书”说。然而《说文解字》“虽则是明字例之条。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但是仅于叙中关于六书各有八个字之界说,只以供研究文字学者之  相似文献   

16.
“六书”是分析汉字造字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分析汉字结构的造字理论。对“六书”的解说,有清以来,一般以许慎的解说为基础,采用班固叙“六书”之次序:(一)象形;(二)指事,(三)会意;(四)形声;(五)转注;(六)假借。“六书”不是从一个共同的角度,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进行的观察和分析。这样,对许慎的“六书”解说,到底如何理解?至今仍见仁见智,拙文仅就有关“六书”解说中的几个问题,作以下的思考。 (一)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辨析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早期的汉字,按许慎的归类,都属于“文”的范畴;其标帜:“依类象形(许慎《说文解字》)”依类即指按照客观事类、物类描绘形象。列宁指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汉字结构关系的手写汉字识到粗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抽取手写汉字基本笔划为基础,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进行粗分类。它不仅算法简单、分类速度快、分类能力强、分类稳定、可靠,而且在分类的同时又能把组成汉字的部件及其笔划随之而分离出来,为用句法结构方法识别手写汉字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成功地用于在PC/AT机上实现的成页手写体(楷书)汉字识别系统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汉字形体演变的具体情况是极其复杂的,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汉字体系的演变和汉字字形的演变。体系的演变是指汉字书写原则的变化,即汉字是以怎样的方法构字写词的,这不是以古至今一成不变创;字形的演变是指构成汉字的笔画结构的变化。本文所谈  相似文献   

19.
现行汉字的结构单位分三级:笔画、部件、整字。部件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是汉字结构的核心。这本教程的作者抓住了部件这个核心,用以指  相似文献   

20.
汉字滥觞于原始的刻符与岩画,流溢出空间的艺术光泽;汉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依傍着流动的时间秩序。本文以《说文》小篆体系的汉字为对象,描写和分析汉字结构成分在组合中呈现的时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