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资源短缺矛盾的制约,提高资源类公共物品的利用效率在我国变得越来越紧迫.为此,就必须对资源类公共物品的供应方式加以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类公共物品供应中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浙江资源类公共物品市场化配置的现实可行性,描述了浙江运用市场机制供应资源类公共物品的实践,对浙江运用市场力量提高公共资源供应效率的机制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2.
公共物品的公共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谦 《兰州学刊》2009,(9):41-46
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价值做适当的定位,对当今我国的公共物品供给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公共性是一个指向范围较广,同时也应该是具有特定价值色彩的概念。在公共物品供给的情境下,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应该具有双重维度。首先从公共物品的概念生成和公共物品问题的产生来看,正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公共物品的公共性价值就应该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公共性所具有的伦理特征又要求公共物品的供给结果体现出公平正义的价值主张。由此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的、情景化的表述和定义。  相似文献   

3.
《东岳论丛》2017,(2):144-152
关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2008-2013年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入对区域全国性金融机构、地方性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的不同影响,对是否改善区域金融体系功能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的市场进入增加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提高了区域储蓄率水平,但在改善区域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小额贷款公司则把地方性金融机构储蓄存款转移成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的对公存款,同时显著增加了全国性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监管部门应适当调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激励政策,尤其鼓励在乡镇区域设立机构,并激励村镇银行将工作重心由负债业务转向资产业务,以有效改善区域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4.
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一个公共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恒 《人文杂志》2005,(3):138-143
公共物品作为人类公共利益的载体,是满足公共需求,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公共政策与制度分析框架,研究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与制度安排问题。本文认为,由于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同,因而公共物品可采用政府、市场和志愿事业机制联合供给。只有建立复合的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才能够实现其充分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城中村普遍存在着纯公共物品少且不均、准公共物品利益外溢、混合型物品市场机制不灵,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主要问题。为此,应细分城中村准公共物品和混合型公共物品的类型和供给方式,既需要政府、村改制公司、市场和个人多元联合供给,也需要有效平衡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需关系,并将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纳入需求范畴;建立健全“公导民办”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将城中村改造与基层公民社会建设同步推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城中村公共物品供给和推进城中村基本民生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6.
罗义云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17-120
当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急需引进市场机制.市场供给公共物品需要满足特定的前提条件,很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因此政府的适当作为在农村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村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淼 《理论界》2007,(1):6-8
农村公共物品的充足、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政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然而,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却导致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呈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物品包括纯粹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对其严格分类是进一步分析其有效供给的基础。在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上,有公共部门供给和私人供给两种途径选择。其中,在公共物品私人供给机制的选择上,存在必要性与可能性,但归根到底,仍然需要政府公共部门的有效运作,才能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兵  楚永生 《江海学刊》2006,(5):95-100
从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内在关系角度考察传统农业社会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人民公社时期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可以发现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制度仍然是传统经济体制下供给制度的延续,其特征包括以制度外供给为主、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以及供给主体与收益主体二者利益相分离等。这些特征表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与当前乡村治理模式不能实现有效统一,从而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乡村政府债务危机和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积极探讨对乡村治理模式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政府功不可没,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幸福感不升反降.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国民幸福最大化应成为政府关注的根本目标.由于收入的幸福效用边际递减,政府要在深入了解民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有助于国民幸福水平提升的公共物品.具体来说,要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环保等支出力度,改变自上而下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对有利于居民幸福的产业、行业和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强基于幸福视角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政府履行服务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新兴城市公共物品需要适度超前发展及市场与民间力量发育不足等,均要求新兴城市政府主导公共物品的供给。对此,政府应在设计规划新兴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构建本级城市公共财政体制、供给必要的公共物品及构建有效的公共物品监管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同时,面对各种负面因素的挑战及受其影响出现的政府越位与错位问题,新兴城市政府需要谨慎对待,及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析准公共物品的定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纯公共物品无法收费,而准公共物品如果不收费就会造成过度消费。对准公共物品的定价既要遵循效率原则,又要遵循公平合理原则。我国公共物品的定价存在某些不合理性,改进公共物品的定价制度,提高公共物品定价的科学性和公共收费的合理性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一个内在性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解决了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却没有达到效率的要求,这一问题可以用内在性来分析。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内在性主要表现为机构内在性,即公共机构确立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内部利益的标准或目标,导致了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具体表现为公共物品的高成本和非均衡供给、反公共物品及派生外在性问题等。克服机构内在性问题,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必须在区分政府生产与政府提供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即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解放、推动和模拟市场。  相似文献   

14.
加总技术视角的公共物品自愿供给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总技术视角的公共物品自愿供给理论是从供给者理性假设出发,通过区分个体公共物品供给量引致的社会可得消费水平,即利用不同加总技术进行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型化细分,以解决如何在成员间实现公共物品的自愿供给及其供给水平,进而针对供给不足设计相应的矫正机制。这一理论的目标在于纠正标准公共物品理论下,由于主要着眼于需求侧面考察,出现囚徒困境而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缺乏的缺陷。从考察个体行为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不同边际影响出发,通过拓展公共物品的分析框架,考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可以为全球和国际层次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基本分析工具和矫正机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周燕  杜慕群 《学术研究》2013,(8):80-86,120,159,160
公共物品理论是公共支出理论的基础,它为政府的支出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然而,近年来"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需要政府介入"的观点正遭受越来越多的置疑。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往往识别困难,其带来的"搭便车"和"边际成本为零"问题又经常被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所推翻,因此,公共物品理论在很多领域已无法为政府的支出行为提供充分依据。相反,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或方法,私人部门往往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野的政府自利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自利性主要是指政府的不合理利益及其实现。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看,政府自利性有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渊源,可以划分为政府官员自利、政府部门自利和政府整体自利三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应低效和政府扩张诸方面。公共选择理论从规则变革和引入竞争的角度提出了对政府自利性矫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免税后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税后我国农民负担确实得以减轻,但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却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供给主体职责不明,城乡“二元供给体制”依然存在,乡(镇)财政缺口增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举步维艰,等等,这些都势必影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在后农业税时代各种相关的配套改革应该一并跟上,针对各种问题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城乡公共物品配置看,我国很长时间以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远远不如城市,这就带来城乡关系的诸多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将资源在城乡之间实现有效的分配与流通,从而达到社会的整体进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中创立了全面、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是指导研究和处理我国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问题的科学理论。城乡公共物品均衡配置就是要在城乡分立的供给模式中寻求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通过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推动城乡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进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球公共物品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共物品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特有的提供方式。本文以国际运输业为例说明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基于彼此间在制度能力和合法性方面具有的互补性,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与世贸组织通过制度协调,合作提供国际运输业的全球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20.
董山民 《兰州学刊》2007,(10):197-200
文章试图从实践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义务教育中的"借读费"问题.在界定借读费的基础上,检讨借读费存在的理由.受教育权,因为公共物品拥挤,市场的介入,而遭到了损害.这种损害得以辩护的伦理理由是,地方性的道德压倒了普遍性的公民资格及其相应的权利.驳斥地方性,甚至说,具有模糊边界的共同体道德是本文的主要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