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托玛斯·曼宁(Thomas Manning)是进入西藏拉萨的第一个英国人。事在1811—1812年。在这以前英国驻印度总督瓦伦·哈斯廷斯(Warren Hastings)曾先后派过两个使者去西藏,但都没有能到达拉萨,即中途折回。因此,在英国人的著作中,曼宁一直被说成是一个非凡的英雄人物。 1904年英国武装入侵西藏的军事头子荣赫鹏(Francis Younghusband),在所著《印度与西藏》一书中关于曼宁的“访问西藏”,有专章叙述,说他是“不可抗拒的英国探险家”;又说“当时恰值吾人与西藏关系最淡”的时候,他“能在1904年远征之前,克奏虏功”。在英国1917年出版的《国民传记词典》中,曼宁有传,说他是  相似文献   

2.
印度、巴基斯坦两国长期以来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争议不断。文章在深入研究英国学者兰姆的著作《克什米尔:一份充满争议的遗产》一书后,认为该书对克什米尔问题的来龙去脉作了客观、深入、全面的分析,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1893年12月5日,中英代表在大吉岭签订了《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续约》(简称《藏印续约》)。条约第一款规定,西藏亚东于1894年5月1日开关通商,任听英国商民前往贸易,印度可随意派员驻寓亚东,查看该处英商贸易事宜。从此,西藏的大门被打开,亚东成为中国西藏边境的唯一商埠,洋货源源流入西藏,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阴谋初步得逞。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西藏,迫使当时北洋政府同意召开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妄图分裂我国西藏领土的影响极为恶劣而深远的会议。柳升祺教授因研究藏族近代史而对西姆拉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认真读了我国李铁铮教授、英国的兰姆、马克斯韦尔和印度的古普塔等学者的有关著作。他认为由于种种原因,国外学者受到限制,使这次会议的事实真相得不到彻底揭露,加之某些国外御用作家故意掩盖事实或制造混乱,更为此问题的澄清增添了困难。柳升祺教授从《艾奇逊条约集》真伪版本入手,在前人基础之上,加以他访英之便查阅有关档案和著述,再结合他自己的研究结果写成此文,本刊乐于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吐蕃族源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31年英国人屋尔芬顿(s.N.WOlfenden)发表了《西夏文西藏译音说》,误把甲戎(嘉戎)语当作弭药语(西夏语);1882年英国人巴卜尔(E.C.Baber)在其《中国西南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对雅垄江流域的弭药语作了一些考察,他把藏语安多方言当作弭药语;法国教授石泰安(R.A.Stein)长期研究西藏(唐称吐蕃)和西夏(党项拓拔氏建  相似文献   

6.
克拉克(G·E·Clarke)现为英国国际发展中心成员,哲学博士,人类学家。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喜马拉雅地区一个佛教民族的寺庙和血亲关系》。1980年,他在《剑桥人类学会会刊》第11卷第2期上发表“研究西藏的三种方法”一文。1986年来华,在西藏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1987年11月,出版《中国西藏的改革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一书。作者曾于1986年夏应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邀请到西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重点考察了南木错、定日、南木林和乃囊等地区的一些纯牧业乡和半农半牧  相似文献   

7.
荷兰籍国际法学者米凯尔·范瓦尔特·范普拉赫,写了一本关于西藏历史及其法律地位的书——《西藏的地位》(1987年美国卡罗拉多州西方评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和西方肆意诬蔑中国,标榜研究所谓的“西藏的地位”,顽固坚持“西藏是个独立国家”的反华书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是,《西藏的地位》一书在西方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作者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国际法学者,为所谓的“西藏自古独立论”寻找了法理依据,给“西藏独立论”旧货包换了一个新包装,招摇过市,而且因为作者是政治流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西藏自治区科委和档案局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是建国三十二年来,西藏自治区首次发掘、整理和编译的第一部地震史料汇编。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藏、汉族学者和专业人员共同在西藏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里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西藏地震史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以它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胡岩 《中国藏学》2003,(2):101-105
为《西藏追踪》写一篇读后 ,已经成了我数年来的一件心事。《西藏追踪》的作者帕特里克·法兰区 (PatrickFrench)不是藏学家。他的这部书 ,原名为《荣赫鹏 ,最后一位伟大的帝国探险家》(Younghusband ,TheLastGreatImperialAdventurer) ,1 994年由哈勃—科林斯出版社 (HarperCollinsPublishers)出版 ,不久又先后有了海外和国内的中文译本 ,取名《西藏追踪》(译者为郑明华 ,将荣赫鹏译作“杨赫斯本”。海外译本书名为《西藏追踪———追寻杨赫斯本探险传奇》 ,竖排上下两册 ,马可波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 999年出版 ;国内译本书名为…  相似文献   

10.
1982年,西藏自治区科委和档案馆编译、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是建国以来西藏自治区首次发掘、整理和编译的第一部地震史料汇编。《西藏地震史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西藏人民认识地震并与之进行斗争的真实记录,该书的出版,受到了中外专家学者的重视。过去不少中外学者对西藏在民族、历史、语言、宗教、文字、艺术、天文、历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日本人在西藏的活动,英国西藏通贝尔(1870—1945)早就有所注意。1924年,他在伦敦刊布了《西藏今昔》一书,其中220—223页为“日本与俄国”一节。贝尔认为:“日清与日俄之战引起了藏人对日本的兴趣,他们同种同教,自然易于亲近。上述战争之前,日本在西藏人中影响并不大,但近二十年来,有几个日本人进入西藏并入居  相似文献   

12.
1987年,荷兰范普拉赫先生以一个国际法学者的身份,出版了一本题为《西藏的地位——从国际法角度对西藏历史、权利与前景的分析》的专著。在这部专著中,范普拉赫先生援引民族自决权原则,对所谓“西藏民族自决论”作了系统的阐述和论证。他的结论主要有两点:(1)“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西藏国仍然存在,流亡于达兰萨拉的合法政府就是它的代表。因此西藏政府和西藏人民有权要求恢复他们对自己领土的主权,有权要求摆脱其他国家干涉”;(2)“藏族人民的自决权是可以在抛开或不考虑西藏在  相似文献   

13.
前言——初读杂感摆在面前一本380多页的英文书,书名《西藏的地位》,是荷兰籍人米凯尔·范瓦尔特·范普拉赫先生(Michael C·van Walt van Praag)写的,198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布尔德西方评论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说,范普拉赫先生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英国首都伦敦开业办理国际法法律事务,曾在蒙特瑞国际研究所讲授国际法和西藏研究,  相似文献   

14.
藏族古籍。藏文古籍除佛教经典和《甘珠尔》、《丹珠尔》外,已经出版的还有记载藏族历史的珍贵古籍《巴协》、《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西藏王统记》、《红史》和《西藏王臣记》等,另外还出版了大量的有关文学、哲学、语言文字、医药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在藏文古籍《西藏王臣记》(五世达赖喇嘛)、《青史》(桂译师宣奴史见)中记载了西藏农奴制的兴盛过程。为研究西藏社会历史以及我国古代普遍存在过的农奴制社会形态提供了可靠的实据。蒙古族古籍。中国蒙古族的三大重要历史著作《蒙古秘史》(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原名《宝贝史纲》),对于研究蒙古族的历史、语言、文化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为世界所公认。对此,就连外国侵略者也无法否认,如1930年,英国驻印度事务大臣曾说“(西藏)必须继续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省”;1904年,英国外交大臣在致英国驻俄国大使的正式训令中也承认,西藏为“中华帝国的一个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里普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从来不认为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英国外交部  相似文献   

16.
陈春华 《中国藏学》2012,(3):194-211
1911年10月,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动荡的局势再一次掀起侵华浪潮.沙俄首先借机将中国外蒙古地方分裂出去,并通过逼签《俄蒙协约》和《中俄声明文件》,使外蒙古在名义上获得“自治”,而实际上将其变成了沙俄的保护国和殖民地.英国也借机图谋将中国西藏地方分裂出去.为此目的,英国政府一方面胁迫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举行西姆拉三方会议,逼签由其炮制的所谓“西姆拉条约”(于1914年4月27日草签),为其分裂西藏制造“条约依据”;另一方面,因草签的“西姆拉条约”违背了1907年英俄《西藏协定》,为使“西姆拉条约”得以成立,英国政府向俄国政府提出修订《西藏协定》的要求,意在废除协定中不利于英国的规定.俄国政府经研究后,指出,倘若英国欲修改《西藏协定》,则俄国要求英国承认北满洲、蒙古和中国西部为俄国独占的势力范围,并要求修改《英俄协约》中的阿富汗部分,以保障俄国在阿富汗北部的经济利益.正当英俄两国踌躇满志地商定互换照会、相互承认各自在西藏和阿富汗的某些权益之时,传来中国政府断然、严正拒绝正式签署“西姆拉条约”,三方谈判破裂的消息,英俄两国围绕中国西藏的政治交易随之告吹.  相似文献   

17.
刘波  邹敏 《中国藏学》2012,(2):245-246
昌都本地的知名学者土呷(图嘎、土嘎)先生是一位热爱民族文化、研究藏学长达30年的西藏学人,他的新著《西藏昌都历史文化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昌都》),作为西藏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献礼图书以及西藏自治区2010年的重点出版物,由中国藏学出版社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昌都》系作者个人的研究总集,全书452页,约50万字。正文分12部分,对西藏昌都的历史、社会经济制度、舞蹈艺术、民俗、旅游资源、地方志、《格萨尔》、政协文史资料、宗教、近现代知名人物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包括文化考察侧记性质的《昌都游记》与《随笔》。该著对昌都文化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可谓"西藏昌都文化史的小型百科  相似文献   

18.
《颇罗鼐传》是西藏一部有名的传记文学。作者多卡夏仲·策仁旺杰(1697—1763)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藏族学者。他受到颇罗鼐的赏识,被提拔当了噶伦。为报答恩官,一七三三年他写完了这部传记。文笔优美,记叙翔实。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办的、以1959年以前西藏的社会结构及其对西藏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为主题的1991年北京中国藏学讨论会,于1991年9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应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我国各地(含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英国、捷克和斯洛伐克、法国、苏联、瑞士等国的学者80余人。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目前尚无一部中国测绘史问世,西藏测绘史更属空白。与测绘接近的有制图学,地形学,绘图等词。西藏的测绘事业始于何时?《当代中国的西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下册对于解放前西藏的测绘事业只有以下一段定论:“解放前,西藏基本上没有测绘事业。只在康熙年间,清政府在西藏进行过一些粗略的地图草绘;五世达赖时期,西藏地方政府派人去英国学习测绘,回藏后在雅鲁藏布江一带测绘地形图。英国侵略西藏时,曾在雅鲁藏布江以南测绘过十分粗糙的地形图。”当代中国丛书中的《当代中国的测绘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