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晚清政治体制变革的现代化起因马小泉(河南大学历史系)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明古国,也是最早形成系统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封建社会的初期秦汉时代,中国即已建立了宏大而完备的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也创立了广博而精深的封建政治学说,这对中国乃至人... 相似文献
4.
5.
教案处置是晚清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繁难政务,尽管因事涉外交受制于外国,但就清方而言毕竟也有其处置上的职能实施主体(相关机构及职官),有其一定的决策机制和办理程序.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属中央的负责机关;地方上各级官署之外,还需特别注意到省区的“委审局”、“教案局”、“洋务局”之类的相关职能性办事机构.教案处置具体情况复杂,除明了在当时特定政治体制下,有与其他方面政务处置程序上的某些一般仿同性之外,也需体察基于外国制约等因素而致的特别局面和微妙情节. 相似文献
6.
杨雄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在晚清教案史上按察使在中外交涉中处于十分边缘的地位。但1906年南昌教案中余肇康却以按察使身份主导了中法双方在赣交涉进程。从制度史角度看,这在晚清教案交涉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南昌教案的交涉背后,牵扯了复杂的人脉关系,反映了清末的政治格局。余肇康的人脉固然很强大,其本人也主导了中法双方在江西的交涉,但最终左右此案结果的是胡廷干和梁敦彦背后的北洋势力。余肇康和胡廷干各有奥援,由余肇康主导中法在赣交涉很大程度上是胡廷干和余肇康个性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处中西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时代,清流派的文化思想很有其特点。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观察近代中国文化。一、“道”不变“器”各有选择就文化观来说,清流派内部部分成员赞同向西方学习,其他成员则固守传统观念、鄙弃洋务。从清流派解体后情况分析,其成员的归宿大致有四:一是转化为洋务派,如张之洞、吴大澄;二是仍倾向于洋务观,但却未能转化为洋务派,如张佩纶、陈宝琛;三是从思想保守逐渐转向接受洋务观,如李鸿藻;四是终于归类到守旧派,如邓承修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本应是中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的契机,但是中国却未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章通过对晚清的两次制度变迁的考察:第一次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晚清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晚清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晚清清流派的清议观探论陈勇勤清流派,又称“清流党”,指19世纪70、8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其成员①主要在翰詹科道等中央政府机构供职,他们曾以掀起光绪初年的清议浪潮而名著一时。清议思想支配着清议活动。另一方面,清议思想又由其核心─... 相似文献
14.
晚清清流派整顿吏治清议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咸、同三朝吏治腐败,即便是出现过所谓的“同治中兴”,可换了个新的光绪朝,却也是旧况如故.面对现实,连上谕中也不得不承认:官吏中“因循怠玩怙过饰非者亦正不少”,“文武各员,相习成风,吏治兵事,安望日有起色”①.正是因为“天下吏治之坏,至近年而极”②,向以上疏言事、评议时政、弹劾贪鄙而煊赫一时的清流派③才在他们的清议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呼吁整顿吏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李建权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8,(4)
20世纪初,梁启超的《新民说》发表。该书在晚清思想界影响广泛,较完整地提出了对于近代人的要求,涉及了民族文化心理重建的问题,表现了对于塑造新的国民的崇高愿望和追求。显示了当时启蒙思想所能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17.
晚清社会风尚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社会风尚发生了从"淳厚"到"浇漓"、从"扬"到"洋"再到"新"的变迁.究其原因,一方面它是历代中晚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僭礼逾制现象的继续;另一方面则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新旧杂陈,带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凸显出地域差异和社会群体差异.晚清社会风尚的变化只是近代社会风尚变化的一个起点,它没有因改朝换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随民国以后社会风尚的变迁而继续发展,在它的影响下,社会风貌不断趋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晚清的各种救亡运动相伴随。因而,具体探讨和剖析晚清教育改革思潮,对更清晰地透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当是不无裨益的。 一 晚清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以甲午前后为明显界标。甲午前,是其萌端、潜流阶段;甲午后,是其速涨、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19.
张百熙在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期间对京师大学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和改革,他主持制订和参与制订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更是晚清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对全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