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学者们从“民工潮”的出现到“民工荒”的产生,描述了中国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原因、条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还有的预测了农民工的未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意味着什么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又会起何种作用学术探讨对这些问题则涉及不多,本文拟从这个角度作一些探析。一、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现阶段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业的稳定与丰收,也不仅仅是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应该把农业、农民、农村看作一个系统,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笔者认为,农村现代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农民自然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农业现代化:通俗地讲,就是由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农业发展过程,是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和组织结构不断更新的...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能,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1年全国1749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数字经济及其子维度均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间接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经济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符合“梅特卡夫法则”,即存在非线性影响特征。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四高型”县域、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存在提升作用。对此,应打造农村数字经济新高地、加快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释放数字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红利,助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相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仍不足,主要体现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不畅;农村农业生产率偏低且科技含量不高;农村产业发展要素欠缺,高质产业结构未能形成;乡村发展支撑要素的保障力不强;宜居宜业和美环境的构建短板突出等方面。新发展阶段,实现农村共同富裕需要做到:在明确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着力于改革身份证制度;提升农业自动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水平;建立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引导的农村综合性改革;加强完善乡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现代化并非单纯的农业现代或农业工业化 ,而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进步和现代化 ,包括农民、农业、经济 ,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从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出发 ,农村现代化具有时代 ,滞后 ,条件、阶段、技术、产业、家庭、服务、制度 ,国别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与世界互动和交往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可以把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中国第三期现代化发展阶段也可称为辐射世界现代化阶段,其基本实质就是中国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重新成为世界先进文明大国;其基本内容就是中国具有辐射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竞争力.中国要实现第三期现代化发展目标,尤其是要完成第二期现代化发展阶段向第三期现代化发展阶段转变,就必须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苏州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蕴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地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将其融汇进新时代的文明中去,创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苏州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表现为一种文化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苏州地区新农村建设基础较好,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苏州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苏州农村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而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苏州农村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最基本的农村经济体制要保持长期不变,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作方式,却必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运作方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它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只有承认这些矛盾,并科学地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逐步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至今还仍然还是一个具有庞大传统农业的国家,要想使占大多数的农业人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但是,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农业规模小的现状,加上城市的辐射有限、人口基数大,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短时期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结合我国的国情,农村的就地现代化就凸现出了它的必要性。笔者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背景立论,探讨鄂尔多斯市的就地现代化问题,以期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是指引改革开放,乃至下个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灯。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的旗帜,就是中国现代化的旗帜。一、现代化及其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纷纷从殖民地中解放出来,取得了民族的独立。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都面临着迅速发展本国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物质生活等方面的差距,巩固已经取得的独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农村现代化包括四个方面,把我国农村现代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强调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指出了建设农村现代化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苏州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趋于艺术化,艺术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苏州人聪颖精巧的文化个性在艺术创造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苏州文化的独特个性是文化苏州内涵的立足点.文化苏州是在经济文化一体化、全球化、中国文化转型背景下一种适时而为、与时俱进的文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努力推进文化立市进程,培育与苏州文化个性相符的核心产业,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弘扬苏州的文化个性;二、在文化交流中树立"文化苏州"品牌并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个性;三、大力加强当代文化建设;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的农村家庭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着明显的改变,通过对农村传统家庭观念和现代家庭观念的理解,对传统家庭观念形成的因素和特点的归纳和概括,以及对农村传统家庭观念转变的原因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传统观念的转变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这就是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因为,我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的现代化进程将会是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需要有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比较维度下对西方农村教育现代化道路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成为建构中国化理论的起点,这一维度要求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要打破西方意识形态偏见,探索不同于西方的本土现代化模式;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准定位教育现代化,积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破除路径唯一性幻象,探索传统与现代共存、乡土化与城市化并进的新型农村教育现代化之路。历史变迁维度下对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形成中国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党的领导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创造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人民中心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宗旨,统筹协调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依法治教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问题解决维度下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理论可以不断丰富完善,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在抗拒村落人口过疏化背景下,走城乡教育一体化之路,其理论生长点包括生态发展观、共享发展论、机制推进说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村现代化与低碳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但是,在目前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问题。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对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当前中国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建设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低碳化与现代化的协调程度的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低碳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反映农村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也是实现在2020年浙江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关键之一。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农村经济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各种比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浙江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轻重关系已由1980年很不合理的"一、二、三型"转变为目前较为合理的"二、一、三型"。但是随着浙江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一系列涉及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良传统 ,苏州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苏州传统文化 ,特别是明清以来的苏州传统文化 ,有利于探索在中国条件下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2005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指出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大方针因此,在对大连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的总结基础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观点,进而探讨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