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9,(6):109-115
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景观的持续变化,而旅游业的进入使得其演进更加复杂化。地域特色丢失、传统文化异化和旅游主客体矛盾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旅游介入传统村落发展的过程中,可从适应性设计理念出发,在维持传统村落生态与社会系统的前提下,着眼于从物质形态、场所精神、旅游活动等方面保持地景原真性、强化地方氛围感和深化旅游体验,有效促进传统村落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因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域性、传统聚落的景观异质性、民族文化的稀缺性以及产业振兴的迫切性,旅游开发成为民族传统村落改善民生、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对湖南省湘西州典型民族传统村落旅游进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空间属性、生产方式、社会关系、自然人文环境等方面确立旅游开发对村落的影响维度,继而得出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村落构成影响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主体响应及政府政策,必须从地域空间生产、旅游利益分配、民族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旅游驱动民族传统村落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的演化,以期借助乡村振兴的政策、资源介入,通过引导政府合理规划、企业有效管理、居民积极参与等方式,开展村落系统重构,实现民族传统村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空间权益的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发展,给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已任的文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它要求文学为开发、宣传旅游景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服务,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的文艺工作者不负时代的重托,创作了大量的描绘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的优美篇章,形成了以反映旅游景观为轴心的文学作品序列。本文拟从旅游景观的角度,把这类文学作品序列,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现象看待,并与旅游景观的建设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 一:景观文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景观文学,是指以旅游景观为摹写对象或与旅游景观有关的文学作品及其文学现象,它是旅游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4.
张春燕  周梦 《江汉论坛》2023,(7):129-136
乡村社会凝聚力是维系旅游型村落共同体的核心纽带,由基于经济利益的乡村物质凝聚力、基于主体地位的乡村制度凝聚力、基于地方认同的乡村精神凝聚力所构成。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村落共同体的凝聚核心不断变化,呈现出从旅游开发前的血缘联结到旅游开发初期的核心弱化、再到旅游开发后期的命运共生的阶段性演变表征,命运共同体成为旅游型村落演变的最终理想归宿。国家权力的强势规训与服务型治理、外来资本的经济逐利与社会取向、社区居民的相对剥夺与增权等主体性驱动力量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交叉影响,共同驱动乡村社会凝聚力的强弱动态变化,进而成为村落共同体阶段性演变的底层动力。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居民主体地位、培育地方综合认同来重塑乡村社会凝聚力,构建旅游型村落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黟县西递镇西递村山清水秀,古韵盎然,拥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其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独特的村落景观,赢得了“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然而千年的雨雪风霜侵袭,使很多建筑外墙剥落、内部损毁、岌岌可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古民居的保护成为西递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景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景观是旅游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景观的研究主要探讨分析构成旅游资源的地理景观的结构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往景观的研究一般侧重于自然景观方面。人文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表现为一种文化上的气氛,其中城市中的文化景观还自具特色,其游憩系统随着当代旅游业的发展日益显出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开展对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景观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一、旅游景观的研究景观一词,不仅在地理学中而且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但其含义对不同使用者却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等方法,探讨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发展问题。研究认为,西藏村落体育是在农耕与牧业传统文化背景下,由农牧民创造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并以藏族传统体育为基本活动方式发展起来,具有鲜明的生产生活性、地域民俗性、节庆民俗性、文体艺术性等特征。建议赋予西藏村落体育文化时代内涵;融入西藏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旅游;促进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留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246-251
随着传统村落的快速消失,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已经岌岌可危,数字化保护成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国际趋势和必要途径。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乡愁需求的满足既强调文化的保护,也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部门学科领域各自为政以及数字化重"形"轻"神"等问题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主要障碍。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从制度和标准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本理论选择数字记忆内容,以虚拟旅游为服务形式,设计满足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9.
宗教景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研究和开发宗教景观,挖掘宗教文化,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并对其吸引力进行了分析。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探讨了其宗教景观旅游资源概况及其与当地旅游业的关系,最后对合理开发大同市宗教景观旅游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对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状况进行监控与评价,对乡村主体——村落的体育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研究并加以实证。运用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研究、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构建包括基础条件、发展状况、发展效益3个一级指标以及规模投入、配套服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建设成效7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化运营的村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村集体经营;综合型旅游业态发展水平高于体育元素驱动型,但在配套服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社会效益和建设成效上体育元素驱动型表现更为突出。最后,针对评价结果反馈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景观设计的相关定义人手,逐步谈论了农村旅游景观设计的要点、原则、一般程序、方法、相关技术指标(参数)等,阐述了如何设计旅游景观和如何利用景观发展旅游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性问题,可资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从乡村聚落景观体系入手,分析了景观体系中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旅游价值,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案例分析,从旅游实践角度进一步探讨了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与旅游文学的关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士人漫游的中国旅游文学,伴随着士人漫游的历史脚步,经历了山水诗到山水散文再到游记文学的发展历程,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这是旅游带给文学的深刻历史影响。反过来,旅游文学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文化渲染和宣传包装,造就、提升了景观的文化品位和观赏价值,对旅游活动产生了积极引导作用。这是文学带给旅游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侗族建筑遗产即为侗族聚居区内代表着民族物质文化的建筑(群)、村落及其环境景观.本文分析了从建筑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研究侗族建筑与村落的意义与优势,提出研究可以从侗族建筑遗产的考察与梳理、侗族建筑遗产的分析与评价、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规划三个层面展开,并阐述了各层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对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实现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如下措施:重视生态文化理念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文化理念的宣传力度;遵循古镇文脉,保护古镇原文化和建筑风貌;加快古镇旅游景观和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保护原住者传存和居住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自然地理的特殊性与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江西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指出了江西省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并结合经济和社会环境,提出了江西省旅游开发中应突出特色、辐射发展、整体发展、与相邻省区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几项基本原则;并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提出了开发特色景观、挖掘旅游景观的科学内涵、开发旅游商品及服务项目和填补江西中部地区的空缺等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中文信息》2004,(11):91-93
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那里有“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宛如棋盘的明清古村落.田间、小溪、翠竹、古木、驿道、拱桥、飞瀑……一派田园牧歌意境。婺源组画大体可分三幅:东面田园风光,北边的建筑村落,两面的湖光山色。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婺源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论龙胜旅游景观结构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胜各族自治县景观类型丰富,结构较佳,兼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的特点,因而兼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双重身份。文章借鉴前人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成果,根据旅游景观结构的概念及划分,再结合龙胜旅游资源开发的现实状况,把龙胜现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进一步细分,以展现龙胜丰富的自然景观结构和人文景观结构。从龙胜旅游景观结构分析入手,根据龙胜旅游开发形式,针对发展旅游业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与矛盾,提出龙胜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国家权威部门历年公布的五批青海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方法,并综合地理集中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研究了青海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显示:区域上呈现明显的东部和南部集中性,且集中分布于少数县域,空间上多分布于河流谷地。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村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研究目的在于为青海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等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做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工作,在内容上要覆盖自然生态文化、自然科学文化、建筑景观文化、历史资源文化、影视表演文化、休闲疗养文化.在工作的推动上,要主抓文明创建,文化资源的保护、登记和整理,旅游景区布展陈列,旅游景区文艺表演.在改革与创新上,要明确定位、提升档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做出效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