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对全民财产究竟享有什么性质的权利,不仅是关系到企业利益,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和杜会利益的重要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财产权性质问题,并对法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几种流行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全文六个部分:(一)方法论问题;(二)国有企业财产权的基本特征;(三)国有企业“相对所有权论”置疑;(四)“企业所有权”观点的不可行性;(五)是经营权还是经营管理权?(六)国有企业财产权的部门法性质及其意义简述。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以高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蓬勃兴起,并很快波及到全世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高技术的优势看做是下个世纪能否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大国的基础。因为高技术已经不只是科技革命的内容,它对整个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高技术的作用,从经济发展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上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来讲是推动力。因此,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当代一个热点问题。现在许多国家都普遍认为90年代是高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钱津 《浙江学刊》2000,(2):68-71
公营企业存在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目前,许多国家的公营企业发展呈现出集团化经营的趋势,这对我国的公营企业改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公营企业集团与民营企业集团在集团组织形式上并无重大区别,同样也是以经营产权为企业间的主要联系纽带,以核心企业起主导作用,集团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多层次,集团经营需有整体战略方针,集团本身不作法人单位,不负民事责任。政府应对存在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的公营企业集团作直接的控制,实行有弹性计划管理,严格把握企业集团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4.
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效益,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及早实现计划与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迎接我国关贸  相似文献   

5.
竞争机制与国有企业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国有企业必须从实际出发。传统经济理论对市场竞争机制的描述因过于理想化而陷入“充分性”的误区。实际上不但“完全竞争”的市场不存在,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也不具备,相反,不能充分竞争正是市场的“常态”,对此不能要求过高。另一方面,用“充分竞争”取代“产权改革”的条件眼下尚不成熟,许多改革进程(包括建立公平竞争的过程)仍然受到国企产权改革滞后的约束。正确的看法应当是:“充分竞争”和“产权改革”都不是国企改革的充分条件,但二者都是必要条件,从“边际”角度动态地看待“孰先孰后”关系,要比从“充分性”角度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具经济理性  相似文献   

6.
师国君 《社科纵横》2006,21(6):65-6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发展,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制度与经济改革的不和谐开始体现出来。由于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不坚决推进改革,国有企业就没有出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近五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将从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探讨国企改革的方向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日趋明显,一批实力显著、志同道合的中等强国超越国际多边机制,就共同的利益关切加强协调、拓展合作、推动联合,在合作领域、层次、形式上组成制度化的中等强国集团。它们在改善全球治理、激发经济活力、推动体系革新方面着力重组国际规则、重构力量格局,进一步拓宽了中等强国的外交范围,有力地提升了话语权和影响力。本文认为,对中国而言,中等强国集团化既是机遇,但也形成某种压力。中国应该加强与其的沟通和联系,在合作框架中寻找共同利益,实现利益最大化、挑战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政府职能定位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是无法同时胜任弥补市场缺陷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的 ,合理的选择是把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交由全国人大派出的、与政府独立的“国资委”承担。据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由政府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举办的国有企业Ⅰ和由“国资委”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举办的国有企业Ⅱ两种类型。国有企业改革拟走国有企业Ⅰ和国有企业Ⅱ分开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正> 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也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国多数学者接受了苏联法学界占优势地位的观点,用“经营管理权”一词来概括国有企业的财产权。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以后,许多同志并没有对“经营管理权”和“经营权”这两个不同的提法进行深入地分析,就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我认为,“经营管理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是不能成立的,用它来概括我国国有企业的财产权是不妥当的;对于以财产权为基础的企业自主权,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在经营权与管理权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二者不可能结合成同一性质的权利。要说明国有企业的财产权,必须把经营权与管理权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点与对策孙飞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普遍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明确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难点所在,对探索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十...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嘎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必然要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市场竞争则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对每个企业起着激励和约束的作用。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也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竞争得到合理配置,这是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13.
李卿 《探求》2000,(Z1):30-3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抓大放小”至今,所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呢?本人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应积极以技术创新的实践去改变国有企业的面貌。……  相似文献   

14.
在越南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发展迅速,它曾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国家扶持和资助,国有企业也暴露出许多缺陷。二十多年改革之后(从1986年以来),越南国有企业仍然处在困境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企业形成现在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十分复杂。本文揭示了越南国有企业的弊病及其成因,并且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评价客体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价的客体与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状态、运行状态、办学成效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紧密关联,以四者为基础,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评价客体可以分为事实客体和效果客体两类。事实客体指的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组织形式、环境硬件等;效果客体则是指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水平提升情况以及集团化办学的社会反响等,具体反映的是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认为,以“五个机制”、“五个加强”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而资产经营是国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的木质要求,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 (1) 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本课题研究的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不局限于改革以来的已有形态,还包括一切可能的演变及发展形态(如税利分流之后的形态),因而是指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尽管需要对现有狭义经营责任制作重点研究。广义企业经营责任制的共同基本特征在于,它是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不规范有限简单分离的、以国家和企业(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为主要联系纽带的“经营”责任制,且责任制的具体形态随两权逐步分离而不断演变。国家、企业、市场三者关系是国有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央政府企业,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并在一般意义上国家管理公营经济的办法。为此,必须区分中央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国有企业与政府企业,从而推进在非竞争性行业中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的规范化改革。本文还对国有控股公司发展的趋势及策略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过渡性失业保险方案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由于不能释放冗员造成的效益低下和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不足,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对潜在的矛盾。基于此,文章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承受力作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作者在对我国传统就业体制、过渡时期就业体制变化作出分析后,将我国在过渡时期表现出来的失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归结为"体制性失业",并用合同理论对这一转变过程作了解释,借此提出了由国家划拨一部分国有资产充实失业保险基金,以使国有企业可以逐步释放冗员,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0.
修宪权是制宪权的继续与延伸,具有派生性、法定性和不轻易动用性.修宪权客观上存在着内在和外在的界限.修宪权的界限体现在受宪法基本精神与原则、自然法精神、国际法的约束以及实定法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