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时代特点出发,论述了从源头防治腐败的重要性,并深入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振武 《理论界》2009,(5):25-26
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通过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落实好中央反腐败战略方针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导致公务员走向腐败的侥幸心理、失衡心理、攀比心理等十大心理原因进行了简略考察,并提出了治理措施.这有助于对腐败者进行心理矫正和预防公务员腐败行为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导致公务员走向腐败的侥幸心理、失衡心理、攀比心理等十大心理原因进行了简略考察,并提出了治理措施。这有助于对腐败者进行心理矫正和预防公务员腐败行为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5.
官员的腐败行为是多种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官员腐败心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再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官员的腐败心理主要有特权心理、贪婪心理、畸形攀比心理、侥幸心理、过度补偿心理、盲从心理和定势心理等。官员自身的人格缺陷、认知偏差、情感错位和意志薄弱等是其产生腐败心理的决定性因素。对官员的心理干预包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官员健全人格;建立心理评估机制,关注官员心理健康;调控需要结构,树立官员合理的需要观;开展心理培训和心理训练,提高官员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6.
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更加注重治本,筑牢教育防线;更加注重预防,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形成防治腐败的严密屏障。三个“更加注重”既各有其内在特质和深刻内涵,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中。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腐败”是一种出于私利而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它是世界各国政治机体中普遍存在的毒瘤,直接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心理因素是导致权力腐败的直接内在原因,从心理的层面上透视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治理各种权力腐败现象。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腐败行为可分为集体腐败、群体腐败和个人腐败。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在最终作出腐败行为以及在整个社会上导致腐败现象严重恶化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催化作用。它通过心理互动、心理沟通,使各种消极的社会心态和腐朽思想不断滋生蔓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尺度和社会心理环境。因此,要把反腐败斗争落到实处,必须注意消除种种导致腐败行为最终发生的“腐败心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的动机、注意、感知觉、思维、情感、个性、强化等心理角度,探讨了腐败现象滋生的心理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反腐败措施。  相似文献   

9.
苏佑 《南方论刊》2005,(11):20-20,16
在曲折迂回的中国历史进程中,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王朝,任何政党,兴衰成败,原因固然很多,关键的一点是执政者及其领导集体,若清明廉洁,则国泰民安;若黑暗腐败,必招乱亡。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如果不坚持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近来年,各级党委都坚持抓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然而,腐败现象仍然触目惊心,并且有前“腐”后继之势。笔者以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对于震慑遏制腐败的蔓延有重要作用。腐败首先…  相似文献   

10.
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新形势下,从心理学角度对党政干部腐败行为进行剖析,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自律对策,对增强党政干部"四自"能力,以保持党的纯洁性保证党的先进性,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五大以来 ,反腐败斗争正在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上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已成为社会共识十四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 ,把反腐败斗争放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的高度来认识。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 ,注意从群众反映强烈、干扰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界限比较清楚和经过努力能够取得成果的问题入手 ,集中力量进行整治 ,不…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剩余财产是其产生的先决条件。腐败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存亡,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此,在分析新形势下腐败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和以监督为保障的防治对策,并将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和党群监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非权力赋予的特殊权利的一切行为。本文从腐败分子滥用公共权力的方式及程度,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腐败行为呈现出绝对权力失控条件下绝对腐败猖獗、从滥用公共权力向滥用公共资源转变、腐败手段更加复杂和隐蔽、灰色腐败危险倾向日益显现等新特征。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客观权衡腐败零容忍、全面反腐、权力反腐的利弊,综合使用经济处罚、道德教育与法律惩处手段,保持监督制度与权力格局的动态平衡、加强对监督人权益的保护,构建网络监督反腐新平台等反腐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权力腐败的四个特征及产生权力腐败的三个原因 ,并从三个方面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猴子定势”使腐败弱势一方为了自身的少许利益而攻击行为不一致的同类,致使腐败行为或腐败者不能得到鞭挞或惩治。要消除“猴子定势”,彻底遏制腐败,就应进一步完善权力的生成过程,完善阳光做法,改革集体负责制,大力鼓励打破“猴子定势”者,并严惩腐败受益者。  相似文献   

16.
权力腐败的真正原因在于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而失去权力有效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督体制不合理 ;监督制度法规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协调。因此只有深化监督体制改革 ,加强权力监督 ,才能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7.
惩防腐败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颗社会毒瘤。任何腐败分子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和最后堕落犯罪,经历了从认知扭曲到内在自我迷失再到外在腐败行为的转化三个心理阶段,贯穿了既相对独立更递增强化的三大心理机制。腐败的心理防治,在于寻找腐败防控对个体心理的干预点,既要体现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又要体现心理的整体性,实现有机统一,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18.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宁仕涌 《理论界》2005,(8):25-26
腐败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问题,怎样才能防治腐败一直是我们在研究的课题。本文从腐败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腐败的危害性并指出防治腐败的根本在于制度建设,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力求使我国的制度建设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下切实地起到防腐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村官腐败呈现出新的类型和特征。村官腐败的类型主要有:侵吞国家利益;侵占集体利益;侵害村民利益;霸选、贿选干扰民主选举。村官腐败的主要特征有:案件面大量广;扶贫和民生领域案件高发;窝案、串案突出;"苍蝇式"腐败与"虎蝇型"腐败并存;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化。村官腐败有利益诱惑增大的现实原因,也有责任落实不力、监督机制不完善、惩治不力等体制机制原因。治理村官腐败,必须惩防并举。要加强对乡镇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村官"不易腐"的责任机制;强化对村官权力运行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村官"不能腐"的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村官"不敢腐"的惩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