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人类社会的预测或构想是从人学的角度来进行阐释的:"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社会的逻辑出发点;"人的本质存在"奠定了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社会的整体逻辑结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则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未来社会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2.
“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个体—社会"场域情境、社会运行系统看,"80后"新生代社会认同建构与社会建设参与之间确实存在着相互的内在逻辑和机理。抽样调查数据表明,"80后"新生代存在着积极的社会认同,然而社会建设参与现状并不乐观,因此,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参与体制与机制,并通过社会制度、意义系统、社会组织等方面促进他们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时代”演进的过程中 ,资本逻辑与社会的不协调已日益显露 ,以社会契约为核心的社会逻辑得到更多的认可 ,强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社会逻辑要求我们对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 ,如财务目标、财务观念、财务权利等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英文对应词都是civil society,但实际上"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意指不同的组织和领域。在当今中国,公民社会指的是享有公民权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指向政治领域;市民社会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组织,指向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是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社会协同和公民参与作用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的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社会一体的"总体性社会"发生了功能分化,市场和社会相继从这种"总体性社会"中分离或成长出来。相对于市场领域的分离和经济组织的成长,社会空间的扩展和社会组织的成长出现得更晚,发育得更不成熟。当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建立的主导力量;而在社会领域,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远不充分。本文从社会建设的理论视角,阐述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行动逻辑;分析社会组织的功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随着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此类组织必将发挥社会"安全阀"的功能,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自我管理的传统苗族社会里,我们发现它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却管理得有序安稳,具有自己的本土智慧。该文以中国最大的苗族村寨西江和进入现代化强国的美国苗族为主并结合其他案例,描述苗族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如何实施"绝对权威"和"充分民主",进而论述其组织管理手段背后的文化基础以及二者在传统苗族社会中互为基础,相互支撑,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7.
保障农民拥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农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具有独特的优势,正日益成为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助于在农村培育"有容"的民主意识,有助于形成"有衡"的农村民主制度,有助于农民养成"有序"的民主行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政府必须解放思想,支持和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合法的政治参与,农村社会组织必须加强自律,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社会伦理学研究》是一部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著作,它表达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它又为规导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参考。它确立了这样一种理念:以"生活优先"而非"逻辑优先"的原则,来谋求人之"所是"与"所应是"相统一的"成人之学",来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相辅相成,《社会伦理学研究》一书问世,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也表征着中国社会伦理思想研究走向了一个新里程。  相似文献   

9.
关于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缺失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和功能。由于各种原因,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资本、社会认同资本、权威资本和组织资本等四个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脱胎于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在近代以来的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经历了多次转型,知识分子自身对其角色的认知也发生了数次变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必然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变迁、国家建构、知识生产为主线的分析框架下考察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社会角色认知的变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政治学者真理探究者的身份日益增强,知识生产者数量逐渐增多,而知识生产观察者的数量不断减少,年轻学者知识生产者的角色认同度较高,以学术为志业的研究场域逐渐形成;技术专家与价值倡导者角色在时间维度呈现增长势头,但年轻学者对此角色的认同度不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不同类型政治学者共同关切的理论命题。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身份认同是社会变迁逻辑、国家建构逻辑、知识生产逻辑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参与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党建"结构洞"的生成源于执政党和社会组织之间凝聚力不足,具体表现为不同行动者之间非紧密的联系以及二者彼此认同度不高。在"结构洞"理论分析框架下,从内外两个维度描述Q区社会组织党委对"结构洞"现象的填补作用及其接点结构:社会组织党委实现了内在科层结构和外在党社关系的联结。结构洞填补内含着科层化运作的刚性嵌入和引领性驱动的柔性耦合之双轨并行,从而最大程度确保了社会组织党建的精准和高效。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社会组织党建研究将相关行动者都纳入"结构场"的分析视野中,不仅揭示了执政党整合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而且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依据对社会组织的实证调查资料,描述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障碍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和组织自身的问题;探索了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机制,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社区建设和社会领域党建的关系,并尝试建构整合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区建设的"三位一体"的社会建设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论。经典作家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些规定有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思维逻辑。研究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理论的生成逻辑,对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的"哄房子"活动不仅包含了宗教性的仪式——阿訇和满拉的诵经,也包括了世俗性的活动——亲戚朋友串门、吃席与答礼等。其不仅反映了传统村落社会中仪式活动对穆斯林社会的整合、对族群认同的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反映了回族乡民社会中蕴含的民俗心理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的发展促使社会组织的诞生与成长,而社会治理的理念和精神也要求社会组织的参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学理基础主要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协同治理理念的确认、社会制约权力理论以及宪法规定的结社自由。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治理功能、依法治理功能、综合治理功能和源头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触动是指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触动"。正面社会触动的生成逻辑是"趋同",即外在的活动(刺激)与触动对象内心的情感(经历或欲求)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反面社会触动的生成逻辑是"避同",即触动对象内心要尽力避免发生与外在的活动(刺激)相同或相似的结果。正面社会触动要多"求同",目的是"求同利";反面社会触动要力"避同",目的是"避同害"。正反触动机制结合使用效果更佳。社会触动机制可用西方社会说服理论加以观照和解释。社会触动机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如微观上对于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中观上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宏观上对于促进和谐中国建设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时期,国家法对金秀大瑶山瑶族的影响较弱,瑶民充分赋予石牌头人权威以有效维护区域社会秩序。国家法向大瑶山延伸并交织进瑶族传统村治规则后,瑶区传统性的村治权威被现代文明冲淡,渐而让渡于国家正式的法权制度,村落精英和地方权力干部并置建构着瑶村秩序。这种异生的村治"范式"使社会关系彰显出资本化色泽,衍变为创生和维系瑶族乡村秩序的会通逻辑。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公信力危机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负面事件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深陷于公信力危机之中,财务诚信度低,组织受赠数额锐减,公众慈善捐赠渠道转变,公众认同度低,发展之路困难重重。从社会组织自身的角度考察公信力危机及缘由,社会组织公信力重构决不可离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但最终取决于组织的效能建设。为此,社会组织需要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实施利害相关者管理,并完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的伟大绝不仅仅在于其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更在于它蕴含了未来的社会建设逻辑。如果说《资本论》既属于一部哲学著作又属于一部经济学著作,那是因为《资本论》既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又阐明了资本主义如何灭亡。《资本论》的这一写作特性表明,《资本论》还应该属于社会哲学著作的范畴。因为《资本论》所阐释的不仅是一种具有批判性质的学说,而且还是一种蕴含着以建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为己任的学说,即《资本论》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不是最终目标,构筑共产主义体制才是它的终极追求。按照社会哲学的学科原则理解,《资本论》中的资本逻辑批判不只是包含抽象性质的宏大叙事式的社会批判,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实践中存在着有比资本主义体制更为合理的社会形式的思想意蕴,而表征这一思想意蕴的社会哲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就应该被称为马克思的社会建设逻辑。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视角与社会政策在实现公正公平的价值观上具有良好的契合性,但这种契合性必须以社会性别视角作为社会政策制定的前提为前提,也就是说社会性别视角要在制定社会政策过程中很好地体现出"自觉性"而不是"滞后性""被动性"。只有把握好社会性别视角的"自觉性",才能够使社会政策对两性平等发挥正功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