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一整套明确的概念、术语和范畴构成的观点和学说的理论体系。一些新概念的产生,常常意味着科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甚至导致一门或几门新学科的诞生。成人教育这个概念,并非古已有之。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也是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变革而发展进步的。关于对成人教育这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似乎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定义。这并不奇怪,这是由于这门科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  相似文献   

2.
对于生产力,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的自然属性方面和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方面分别给予说明,社会生产力范畴就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属性方面给予的说明。它不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而是从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方面,从社会生产的历史发展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把社会生产力作为独立的范畴加以研究,全面揭示生产力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都承认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法却不尽一致。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论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定义、结构及结构内部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等问题,我国理论界近几年已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试图就生产力范畴中尚须进一步澄清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长篇小说文体的基本范畴,学界难以明说.文章通过梳理大量中西学者的相关论述,界定文体的本质是人造物.并从此出发,认为长篇小说文体的基本范畴应是最能体现文体的人造性的几个因素,确立了叙述、结构、话语三大基本范畴,以确保文体研究的纯粹性.  相似文献   

6.
试论生产力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的最一般范畴。它指的是,在现实的社会生产中实际发生作用、能够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力量的总和。本文主要是讨论生产力所包括的那些实际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它所揭示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起国合商业的改革和发展,首先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认识问题,即如何认识国合商业在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国有商业企业和供销合作社要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由于当时还未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的问题,公有制商业主要就是国有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因此,我们认为这里说的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实际上就是指的公有制商业的主渠道作用。据此,以下我们称国合商业时,实际上指的…  相似文献   

8.
本刊第六期和第九期先后发表了平心先生论生产力性质问题的文章后,引起读者的注意。《光明日报》10月12日和11月9日经济学版亦先后发表了与平心先生商榷的文章。在这期间,本刊陆续收到好几篇来稿,就生产力性质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对象等问题与平心先生进行讨论。现在,先发表杨宇先生致平心先生的信和平心先生的答辩文章。我们欢迎关心这个问题的读者、作者参加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9.
一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处于纵横交错的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指特定时间上的空间联系即类空联系;纵向联系指前后相继的时间联系即类时联系。一般地,事物的横向联系构成系统,纵向联系构成过程。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元素即是构成系统的基本单元,又是一个子系统。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或系统时空层次的变化序列。过程具体地表现为系统运转在“四维流型”中的不同时空层次上,所呈现出来的前后相继的不同状态的集合体,抽象地表现为“四维流型”中的系统运转所经过的连继的时间系列集合。过程是系统运转时间延续性的表现即历时性的表现。就过程不过是系统全部历史状态的整体而言,不妨把过程叫做纵向的系统(广义的系统)即过程系统或类时系统,把系统(狭义的系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课题。系统论的出现,则推动着唯物辩证法向新的阶段迈进。本文想就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所经历的阶段,以及当前的一般发展趋势,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列宁指出:“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自觉的人则区分开来了,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认识这些“网上纽结”是认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科学制定,为马克思从被繁芜复杂的意识形态、动机和偶然性层层包裹的历史表层走向历史深处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但马克思对生产力范畴的科学制定及其使用是有一个过程的,直到《资本论》及其手槁才在总体定义的基础上,从抽象分析和具体综合两个视角,开创了生产力概念使用上的两大系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第一基本范畴,联结着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关系。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只是在完成“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之后,“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所以,对生产力范畴的理解,决不能“认为马克思进行阐述的地方,就是马克思要下的定义,……而是要在它们的历史的或逻辑的形成过程中来加以阐明。”这正是目前理论界所要特别注意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生产力不仅标志着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而且还标志着人们从事精神生产,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生产力应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获取物质资料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能力。在原始社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标准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九年之后提出来的,是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实践的总结。它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一步具体化,其检验范围不局限于思想认识领域,而且可用于对一切工作的评价。同时,社会实践和社会现象有无进步性,都要由生产力标准来作终裁。所以,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深化与发展,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强大武器。认识生产力标准的本质和特征,探讨其评价方法并克服贯彻这一标准过程中的思想阻力,是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矛盾关系的反映和概括,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在理论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这五对范畴,渗透在整个理论体系的主要方面,贯穿于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基本范畴是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有助于人们全面深入地把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唯物辩证法,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人口基本概念及人口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范畴作简要介绍。一、人口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是人口学最基本的范畴,是人口学研究的客体。人口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一谈到人口,人们要弄清是什么时候的人口,是哪个区域的人口;不同时代和不同区域的人口,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差异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地域条件有很大关系。人口具有数量和质量的规定性。人口数量泛指人口的规模、增…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世界各国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较量。哪个国家生产力落后,哪个国家就会非常被动。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在努力发展生产力,有些国家发展很快,实现了由落后到发达的飞跃。1949年以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与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慢了许多。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这同我们对生产力的涵义、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片面理解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特对生产力的科学涵义、内部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作一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经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是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可见,科学的生产力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然而,对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哲学范畴,人们多从既成形态上进行研究,而很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研究任何事物时都重视考察其历史起源及其前提,注重对范畴发生发展史的研究。研究范畴发生发展的历史,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加深对整个理论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生产力”称谓被广泛使用于学界内外,凭借约定俗成的思维惯性,似乎再无需思考它的本真含义究竟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更无需反思它是否尚存缺失、是否需要在新的实践中加以修正、充实和发展的问题。靠了这类概念的支撑和推演,便形成几十年一贯制的各种稳定的理论体系。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界定通常有如下表述: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①;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是由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现在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以智取胜的历史阶段。因此,很有必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智力的实质及其推动社会发展的机制,作一番理论探讨,以便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自觉性,推进文明的发展。智力的实质及其对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据笔者的初步研究,似乎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规定或要点。 (一) 智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理性思维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控制调节实践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