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中,由于人口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致使人口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的一种人口现象,这也是世界各国所共有的人口发展趋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7%,或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0%时,就称之为老年型人口.如果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15%以上,则称之为超老年型人口.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成为老年型人口,其中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群体已达到严重老化程度,如西欧的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英国以及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其中瑞典1988年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8%,号称世界第一“老人王国”.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的人口出生率还比较高,老龄化问题尚未出现,但也有不少国家人口老化现象已露端倪.我国1982年65岁以上人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化最早出现于欧洲。1851年法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总人口的10.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1890年,挪威、瑞典同时步入老年型行列。英国和德国成为老年型国家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成为老年型国家的时间是1940年。 老年人口比重最大的国家是瑞典,1988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18%,比同年世界平均老年人口系数高12%,被称为“老人王国”。 人口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是号称。长寿之国”的日本。1988年的平均寿命为78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15岁。 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日本。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所花的时间,日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老年人口现在每年以3%(高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专家估计,还有6年,即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己相继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亿左右,其中我国的老年人口占到1/5。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益增大的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或60岁以  相似文献   

4.
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这样几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一方面人口的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这两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人口的老龄化趋势,这是近代社会人口再生产运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按照联合国的规定,年满65岁者(七十年代前是60岁)为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称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或地区)。据关国人口咨询局资料,1981年全世界有老年人口二亿七千万,占世界总人口的6%,属于“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有五十多个,一般老年人口都占该国总人口的11—15%之间,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在亚洲,只有塞浦路斯达到10%,其他国家均低于9%。近年来,日本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发展较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困扰人类的人口迅猛增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挑战又摆到世界人民面前,这就是人口老化问题接踵而来。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在西欧、在日本,人口老化已成为现实,这些地区或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而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将在下个世纪初期或中期,先后陆续进入老年型。届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将纷至沓来。我国随着近年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已由年轻型进入成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据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57800万;另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1.7亿。——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 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加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的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据估计,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2025年有可能达到2.5亿,2040年有可能突破3亿大关;65岁以上老年人在2040年有可能达到2.5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平均,使中国社会发展虽然尚处在发展中国家阶段,但中国人的生活卫生条件却已不让新兴的发展国家和一些中等发达国家。这种状况使中国老年社会提前到来,中国有可能是世界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测算,1982—2040年间,中国人口的平均年度增长率有可能低于1%,而同期,60岁和65岁以上人口增长速度分别为2.5%和2.8%,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老龄社会     
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老龄社会,这是指老年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老年型人口标准的社会。 按国际上通告的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老龄社会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其一,0~14岁的少年在总人口中少于30%;其二,65岁及以上的老人多于7%;其三,60岁以上的人多于10%。这三个指标是互相关联的,最常使用的是第三个指标。 社会越发达,越现代化,向老龄社会转化的速度就越快。目前就全世界而言,总体尚未进入老龄社会,而欧洲、北美、日本、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已于本世  相似文献   

8.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以上,就成为老龄化国家。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27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1%,这标志着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具有怎样的特点,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特点 首先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不仅老年人口基数大,而且增加速度相当快。在完成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仅为16.41%,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达14.90%,且少年儿童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均呈现出继续下降和上升的态势。这一人口年龄结构及发展态势将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出后续劳动力资源不足,经济活动人口短缺、经济活动人口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地降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本文从调整我国人口政策、延迟退休年龄、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利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顺利完成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65岁以上人口超过 2 2 %的国家 ( 1个 ) :摩洛哥 ;65岁以上人口超过 17%的国家 ( 2个 ) :意大利、瑞典 ;65岁以上人口超过 16%的国家 ( 9个 ) :保加利亚、德国、挪威、英国、比利时、法国、希腊、西班牙、日本 ;65岁以上人口超过 15%的国家 ( 7个 ) :瑞士、奥地利、匈牙利、芬兰、葡萄牙、圣马力诺、丹麦。世界:人口老化最严重的19个国家  相似文献   

11.
据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97,249,780人,占全国总人口8.59%。预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1.3亿、占全国人口10%,从而步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在欧美及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开始的,中国的老龄化则是在经济尚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已经站在了老龄社会的门槛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老年人口的1/5和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80年代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年均以3.2%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达到1.2亿;预计到200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达到老龄社会的标准;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6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4。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人以“白头社会”、“灰色浪潮”、“老年人口爆炸”等来表示他们对人口老化和老龄问题的关注。忧心之大,致有“谈老色变”之势。作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人口老化,诚然会带来不少社会经济问题。但老龄化是否就意味着衰亡?“灰色浪潮”是否会将我们淹没?用提高出生率来改变人口老化趋势是否明智?对此,笔者拟就一些粗浅看法,求教于读者和专家。老龄问题人口老化指一个人口中,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少年儿童比例下降,年龄中值增大的过程。人口老化带来的,是人口类型由年轻型→中年型→老年型的转变;人口年轻化指老年人口比例下降,少年儿童比例上升,年龄中值减小的过程。人口年轻化将导致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相对提高而产生的。就我们国家而言,自八十年代初起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呈老龄化的趋向并逐步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预测,从1990年到2000年这段时间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9700万将增加到1.3亿,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由8.8%上升到10.6%,开始步入老年型人口国家的行列。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步地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老龄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2亿多,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老龄问题,即老年人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遇到了老龄问题。如果以六十岁为老年的下限,现在世界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十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已有一大批科学家开始研究老年人的种种问题。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标准,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到七为壮年人口类型,百分之七以上为老年人口类型。我国一九八二年统计六十五岁以上人口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点八,属壮年人口类型。预计到二○○○年,六十五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百分之七点二,从而进入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按联合国制定的人口老龄化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7%时,该国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将全面跨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将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7%,65岁以上人口将达9300多万,占总人口的7.4%。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前峰已抵达上海、北京、江苏、天津、浙江等省市。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文化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为迎接老龄化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它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并且达到一定比例的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从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3%,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2000年既是新世纪的开端,也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起点。老龄化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医疗进步,另一方面也给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所以必须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老龄化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近1.3亿,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20%以上。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的18.64%。因此,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绝对数量大以及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年型社会等鲜明的特点。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本文  相似文献   

19.
据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将加快,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老化使经济活动人口短缺,经济活动人口中大部分是劳动适龄人口,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几十年持续下降,出生人口绝对数减少,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也相应减少,使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日渐短缺。 2、人口老化带来经济活动人口的老化,由于人口老化,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年轻人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年化就是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的过程,也就是在一定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一般是将全部人口按年龄分为三大部分:少年儿童人口(0—14岁)、劳动适龄人口(15—59或64岁)、老年人口(60岁或65岁以上)。后一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这种结构变化,称之为人口老年化,也可简称为人口老化或老龄化。人口老年化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的。它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出生率的下降;二是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所以,我们说人口老年化是一个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平均寿命)——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