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高产,必须以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为前提。国内外对这个问题多有岐议,本文仅就农业生态平衡的内涵再次发表陋见,以求教于同仁。 正如研究农业生态经济学必须区分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一样,研究农业生态平衡也必须区分自然生态平衡与农业生态平衡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又包括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因此,农村产业结构实质上是农村生态系统结构和经济系统结构辩证的统一,也可称之为农村生态经济结构。具体讲,它可分为种植业内部的生态经济结构、农林牧副渔之间的生态经济结构、“农工商”或“商工农”综合经营的农村生态经济结构。既然如此,搞清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与保持农村生态平衡的关系,或者说,调整农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的。动植物群体与农业资源、环境相统一构成了一定的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太阳能及水、气、氮、磷、钾等各种营养物质的转化、循环依照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而形成了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农、林、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水平取决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与其所需能量、物质量之间是否能保持平衡。农业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经济再生产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农业,在发展战略上,不能走西方破坏生态平衡的老路;也不能走我国曾经一度走过的恶性循环的曲折道路,应该是建立新的平衡,进入人工生态的新时代。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稳产、高产、低成本的最佳经济效果;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循环,适应国民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基础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失调是同农业生态平衡相对立的概念,是农业生态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它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两种相互对立的运动过程,是生态经济矛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谓农业生态失调,是指原有的旧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之后,农业生态系统中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所呈现的不协调以至对立的状态。农业生态失调的引起在于负向干扰力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作用,使之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农业生态失调过程,首先发生的是内部结构性与功能性失调,尔后是系统中各种数量关系的变动,最后出现系统生产力下降,生态与经济之间呈现出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运行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资源战略安全等理论有明确区别。导致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各种因素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主观意识的原因,如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不平衡的原因,包括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品供需不平衡以及资金供需不平衡等;三是各种制度实施滞后的原因,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制度滞后等;四是各种体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如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社会公共卫生系统不完善。针对这些原因,应从主观意识、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制度、体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原则和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机制与和谐社会制度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是具有“多平衡”属性的复杂系统,只有最优化的平衡与稳定才意味着和谐。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动态平衡的主要调节机制。与生态系统固有的自然调节机制不同,社会制度具有多变性和非唯一性。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失真和制度失灵的问题。信息失真与制度失灵更是落后国家的通病。言论、信息开放和制度转型是克服信息失真、制度失灵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综合平衡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我国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有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本文主要对有关这方面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作些探讨。一、平衡和不平衡平衡:是指经济过程中各个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平衡,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得到统一。平衡是对不平衡而言的,平衡是相对的,绝对平衡是没有的。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说法: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是绝对的、永久的、经常发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只有遵循这个规律,国民经济才能高速度地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作计划  相似文献   

9.
在关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与比例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认为速度与比例的关系不是矛盾的统一。对于这一点,我们持有不同的看法。依我们看,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中,高速度与低速度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过程中,平衡与不平衡也是矛盾的统一体。而且在这两对统一的矛盾之间又相互成为矛盾,结成了速度与比例的矛盾的统一。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必须  相似文献   

10.
潘晴雯 《天府新论》2005,42(3):83-86
人的发展既包括着人的本体素质的全面改善和提高,又指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相互之间以及本身构成一种复杂的系统和完整的生态。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实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生态平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以学习型社会为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态和外生态的系统平衡,形成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化大生产把整个国民经济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国家能够通过统一计划指导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但是,要真正实现按比例发展,就必须自觉地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经常地、自觉地保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列宁全集》第3卷,第566页)我们应该认真进行计划工作,切实搞好综合平衡,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系统作为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在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发现真实与正当程序、控诉与辩护、解决纷争与政策实施等多个维度上遵循并体现着生态平衡原理。与世界其他国家普遍做法及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的要求相比,我国刑事诉讼体现生态平衡原理的内在要求还存在相当不足。因此,运用生态平衡理论指导我国刑事诉讼系统,推进中国司法改革与刑事程序改革,从而实现刑事诉讼生态化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体制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但是,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乃是存在着商品、货币的计划经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性,因此,反映在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中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形态之间的平衡。商品生产要求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如果使用价值和价值脱节,那么,就不可能组织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协调地发展;如果生产不讲究价值,只重视使用价值,就不可能节约社会劳动,不可能提高经济效益,最后,生产使用价值的目的也是达不到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  相似文献   

14.
静态结构平衡分析,是属于国民经济结构学的范畴。国民经济结构学,扼要说来,是以一定生产关系下一个社会的整个经济系统的构成或构造及其运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研究的重点是产业结构,即生产力结构。在国民经济结构学中,静态结构平衡分析,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静态结构平衡分析,就是根据国民经济结构学的原理,从一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与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它总是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或自然环境的改动而发生不同的变异。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与生态系统破坏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和输出。如果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叫“生态阈限”。超越了生态阈限,自动调节降低甚或消失,生态平衡失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发生障碍,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慢性崩溃,出现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运行状态最主要通过总量关系反映出来,研究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是人们认识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起点,也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检验计划与政策执行状况的基本依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是经济结构平衡的前提,所以研究总量关系也是克服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生态哲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生态哲学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生态与环境系统的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是生态哲学产生的客观条件,但对其有不同的表述。 表述之一: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现代农业的高度发达,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人们才开始对生态系统平衡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当今人类所面临的能源、资源、粮食、人口和环境等全球性重大问题,都直接与解决生态平衡问题相联系。历史急剧演变到了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效果为主搞好综合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综合平衡是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搞好这次经济调整的关键。但是,怎样才能搞好综合平衡,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认为搞好综合平衡就是处理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比例的关系,我们认为这种看法还不够全面,它忽略了经济效果在综合平衡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只是进行速度与比例的综合平衡,而不考虑经济效果,那么,我国国民经济即使实现了按比例的高速度发展,也无法彻底解决浪费大、效益差的问题。因此,要想取得这次经济调整的良好效果,并闯出一条投资少,效益大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经济效果为主搞好综合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在高效果的基础上按比例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人学视角:外部不经济现象治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部不经济现象正困扰着人类、这不仅因为对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的普遍追求使发源于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而日益突现与激增,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军事冲突等消极现象层出不穷,而且因为面对这种负面效应,人类所实施的干预以及矫正措施或应当做出的发展选择依旧是软弱无力、效果不佳的。一方面,人类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治理污染了的环境,惩罚经济违约、侵权或犯罪,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与增长方式,抑制战争并保卫和平;另一方面却又在发展经济、追求财富中…  相似文献   

20.
一、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与调节的原理 国民经济从宏观上看是一个大系统。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同技术系统、生物系统的运行一样,是可以进行控制与调节的。其特点是人直接参与指挥、控制和调节。技术系统、生物系统的调节可以用某种器械自动平衡偏差、排除干扰、补偿干扰等方式进行,以保持平衡状态进行活动和运转。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也是如此。所以,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与调节的基本原理是综合平衡,用另一种说法表述,就是按比例。只有按比例才是真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