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张东荪看来,科学与哲学在对象界域、“真”的标准、研究“进路”、治学“态度”、性质、功用以及地位上都迥乎不同,两者既界限分明又相互会通,在相互区别而又密切相关之中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地共同进步。张东荪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精辟见解,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生存与发展争取了合法地位,也为我们正确处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学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哲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哲学这个概念很古老了。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就尝试着运用自己的理性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从那时起,哲学就作为与原始幻想意识相对立的最早的理论思维,同科学一起诞生了。然而对于哲学,却又从未有过一致的看法,也不存在为大家所公认的定义。不同时代不同派別的人们,不仅哲学观点互相抵牾,对于哲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也是各异其是的,以致“什么是哲学”这个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对哲学家们却往往成了甚感头痛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3.
罗惠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因而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至今流毒尚未彻底肃清。今天,要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就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本文结合哲学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来进行研究的哲学家,也是第一个试图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的哲学家。虽然这一问题的真正科学的解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完成的,但它的提出却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的论述,是哲学史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探讨。对于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位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哲学家,正如莱布尼茨说的,如果不把他的“原著中大量包含着的卓越思想加以肯定,那对哲学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论哲学的风格》第4卷第22页)。因此,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的论述,仍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科学脱胎出哲学以来,两者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哲学家和科学家探讨的主题之一。我国学术界也曾就此问题多次展开广泛激烈的争论。然而,以往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哲学和科学相互作用的宏观静态考察。其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哲学同科学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过程性和问题机制。因此,它不仅难以对科学在哲学发展及哲学形式改变过程中的作用作合理阐述,而且往往将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绝对化和庸俗化。本文认为,哲学同科学的相互作用,是作为一个整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错把维特根斯坦当作了实证主义者,批判并没有切中要害,甚至带有误解.波普尔与维特根斯坦在是否存在真正的哲学之谜以及科学与哲学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分界线等问题上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7.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文化哲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哲学。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转变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从知识论到文化论。科学文化哲学将彻底突破传统的科学哲学的知识论的框架,转向对科学做文化论的研究;从“小哲学”到“大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局限于就科学而研究科学,而主张不仅要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科学,而且更要从人(创造者)和人性的高度来研究科学;让学院哲学面向社会现实。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满足于自我封闭的学院哲学的逻辑体系,而强调面向社会现实,以新的科学观、文化观及其教育观引领科学、文化及其教育事业,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使科学哲学中国化。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沿袭西方科学哲学的老路,而倡导在借鉴和吸取西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走中国自己的科学哲学道路。科学文化哲学的开辟,不仅是使科学哲学中国化的一个契机,而且更是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岳新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9):14-18
通过对马克思哲学形成史的梳理 ,可以看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马克思哲学中是统一的。两者的统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经历了一个人文精神统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逻辑相矛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初步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达到自觉有机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的存在是多元的,哲学并没有一个唯一标准的样板。哲学具有历史性、民族性、个体性特征,因而在哲学自身范围内我们无法回答什么是哲学。要理解哲学,必须超出哲学的范围,从哲学与非哲学、特别是与实证科学在对象、问题、方法、功能等方面的区别中来揭示哲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它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为对象,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同时它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目标,充满着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深切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它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迄今为止,它仍然是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头上面的是灿烂的星空,在我心中的是道德律令”。镌刻在康德墓碑上的这句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康德这位近代德国哲学家的个性。康德倾其毕生探索自然的奥秘与道德律令的“绝对性”,由此也形成了他哲学体系中两条泾渭分明的主线:科学与道德。从构成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类思维的这对矛盾所留下的痕迹。明确地划分科学与道德,又含蓄地谋求二者的统一,这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哲学真理与科学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真理是对科学真理的反思和超越自 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以来 ,关于真理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症结所在就是以往哲学所理解和讨论的真理都是科学认知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真理即科学真理。没有突破科学真理的框架 ,是用旧真理范式来重新理解真理 ,因而 ,没有实现真理层次的跃迁。哲学不是科学 ,哲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特殊功能 ,因此 ,科学真理也不是哲学真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仅仅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而不是唯… 相似文献
15.
库恩打破了传统科学哲学科学逻辑的定位和局限,使科学哲学研究进入到解释学阶段。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反本质主义立场也意味着哲学的自我转变,这种转变与库恩的解释学转向相互融合,为科学论的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新近科学论在方法论上不同于元方法。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进路从内部走向了外部,从规范走向了描述,这不仅丰富了科学知识的研究主题,而且拓展和深化了科学哲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6.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科学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下中国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体系派”、“方法派”与“对话派”的诸多努力虽然不无启发性 ,但终因其未能从历史基元和时代本质的双重维度上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呈现及其理论旨趣 ,其成效自然是难尽如人意。由于马克思的纲领是以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内核 ,以资本主义史前史、现代史的现象学分析为实体 ,以指明社会未来史的必然趋向和可能的革命道路为指归的 ,而我们现时代的矛盾态势则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渗透与潜在性危机、哲学文化多元化态势与整合性趋同、社会主义的现实化差距与终极目标间的悖结 ,所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必然会化归为三条路径 :直面文本、直面哲学和直面时代 相似文献
17.
18.
当今,科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其专门的领域。它们各自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描述方式,共同担负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使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艺术是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造型等不同手段构成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家、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即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即使它们所涉及的对象有重叠或交叉的部分,但它们之间在学科形态上界限是清楚的。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哲学与西方心理学科学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方科学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在其发展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同阶段的实证主义,其后期则分裂为不同的理论和流派.科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表现为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哲学依据和指导原则,而且决定了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路线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科学以自然为对象,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提供认知自然和解释事物的自然知识、认知工具和思维方法。伦理学以人的生存关系为对象,探求人性再造的生存规律,为人成为人并伦理地生活提供治学、治事、治生的人性知识、智慧和方法。伦理学与科学的如上区别,决定了它仅具有科学性。伦理学的科学性主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它们在最终目标指涉上具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