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海文汇》2013,(4):4-6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实践的新创造。胡锦涛立足于我国新世纪基层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对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方略进行深入的探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民主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基层党组织带劲不足和消极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等等.为深化和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需要从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和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为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既表明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政治的决心,也表明基层民主还在路上,还任重道远。本文论述了对基层民主的概念、发展现状、基层民主不理想的原因和对策,以及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层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主线,从历史进程和发展逻辑方面总结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思想原则与政治实践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从政治学的视野分析了新时期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实现途径,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层党内民主是党内民主在基层党组织的具体实践,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适应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必须深入探索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激发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创造力和活力,在更深的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推进改革和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6.
中美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在协商民主的主体、内容和程序上都存在一定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差异和社会发展处在不同阶段,以及基层协商民主的传统不同等.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既要坚持现有做法,加强建设的针对性,也要借鉴美国等国家比较成熟的基层协商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基层协商民主作为当代中国协商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在制度建设不断深化的同时依然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因此,应该从主体、制度与文化三维互动的视野来审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其中,主体是前提,培养愿协商、善于协商的主体并促进主体间平等协商是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主体之维;制度是关键,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运行机制是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制度之维;文化是支撑,提高主体协商民主意识并培育公共理性是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文化之维。在此基础上,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应该将既有的碎片化主体、制度与文化建设纳入整合性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在治理模式、社会治理创新、新兴基层社会组织、村(居)民自治等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提高.为此,需从完善党群合作协商共治的互动机制;完善利益整合与矛盾协调机制;健全和践行平等对话机制;完善和创新基层协商民主的参与决策机制;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的协同合作机制;注重创新和实践,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稳定和法治保障方面的机制,推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创新,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的基层民主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以河南永城市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了当前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扩大自治范围,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教育、转变观念、增强民主参政意识和能力,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法制等优化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公民参与理论为核心的民主参与式治理,强调政府与公民在基层自治组织平台下协商管理社会事务,促进基层政府的开放性和民主化,对于推动地方治理创新和公众参与均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两个地方政府基层民主参与式治理创新的案例,分别分析“民主恳谈”和“议事会”对基层民主治理的启示。应加大政府向社会赋权力度,建构多层次的基层民主参与结构;推进基层民主组织监督平台的发展,赋权公民参与的动力原点;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民主治理,发挥其他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期实现地方政府基层民主参与式治理的程序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