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寻租理论的视角,对中国资本市场中CPA审计寻租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CPA审计寻租的条件剖析,分析中国CPA审计寻租的本质特征,探索治理CPA审计寻租的对策,以便有效抑制中国CPA审计寻租行为,为建设规范的审计市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英国、美国还是中国,CPA审计制度都是产生于防止资本交易舞弊,保护产权,实现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共有信念,都是实现资本交易公平的一项市场制度基础设施。CPA审计制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活动,它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设施之一,对经济活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它是一种弥补价格机制失灵的、充满矛盾的、准政府性的经济监督制度,是资本市场参与人在防止会计舞弊方面的一种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4.
5.
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威慑何以有效?这是破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关键所在。基于繁重的执法负荷与稀缺的公共执法资源,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创新治理形式。声誉机制创设的威慑充分虑及企业的长期收入流,借助无数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深入作用于企业利益结构的核心部分,因而能够有效阻吓企业放弃潜在的不法行为,分担监管机构的一部分执法负荷,是一种颇有效率的社会执法。但是,声誉罚的要义在于信息高效流动,而现代食品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信息鸿沟使得消费者很难自发形成强有力的声誉机制。应当以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为中心,建立全程整合信息生产—分级—披露—传播—反馈的法律制度系统,确保企业违法信息迅速进入公众的认知结构,为消费者及时启动声誉罚奠定基础。同时,应当以声誉机制的适用为契机,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的社会治理之道,回应执法历史发展所蕴含的成本逻辑,实现执法优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CPA审计制度目前存在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CPA审计制度脱胎于原有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CPA审计制度中的政府行为色彩仍然十分浓厚,通过对中国CPA审计制度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CPA审计制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于政府行政监管的制度;二是轻于行业自律监管的制度;三是缺于国家法律监管的制度;四是失于健全性参与人的制度.为了促进中国CPA业的健康发展,使之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须尽快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声誉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被公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良好的企业声誉有益于企业吸引极具天赋的员工,增加客户忠诚度,进而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企业声誉的资本化过程就是声誉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声誉作用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形成独特的价值网络,进而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的设计,从而实现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8.
审计声誉是一种能够自我执行的特殊协议,其形成是审计师过去履行审计契约的行为及其结果在审计市场上的反映,是审计市场现有与潜在审计需求方所持有的看法.审计声誉机制通过对“好、坏”审计(事务所)声誉的识别,向审计市场传递审计声誉的信息,并通过对审计市场中审计毁损行为的惩罚,实现审计契约的自我实施.审计声誉机制失效的治理策略:构建顺畅的声誉信息生成与传递通道;维护企业自由的审计契约签约权;强化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对声誉信息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声誉信息的传播路径,充分利用声誉的传播来约束公务员道德风险的形成原因.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利用KMPW模型证明声誉的信息效应可以形成一种隐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种隐性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保证公务员短期甚至是长期的承诺行动,抑制公务员机会主义行为,进而能够有效控制公务员道德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非正式制度为主导的农村非正式社会结构中,基于特殊信任主义的民间信用,其博弈主体由于交易域和社会交换域的关联博弈和基于声誉的私人契约执行机制,使得民间信用契约具有自我执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等三类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解决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服务供给不足和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很好的探索.基于农户社会的特殊信任主义,农户声誉机制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农户社区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其进行的是重复博弈,理性的农户注重的是家族长远利益;二是农户社区具有有效的信息传播网络,从而为个人行为受到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农户的声誉价值大(违约成本高),惩罚可信度高,正面激励效果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农户的扶持,提高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动员储蓄,降低流动性风险;建立小额贷款保障制度,降低信贷风险.另外,随着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基于特殊信任主义的农户特殊声誉机制约束力减弱,加强处于流动状态的贷款成员的审核和跟踪将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保险业声誉能提高保险制度运行的效率。目前我国保险业的声誉出现了公共地悲剧,需要从行业重新定位、产品创新、重塑保险业营销模式等自身可持续角度加以修正,同时要鼓励保险公司承担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倡导绿色保险,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市场秩序和企业声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声誉是一种整体性的无形资产,它是行为主体各方面行为能力的综合反映,是某一行为主体在同其他行为主体的交往中形成的整体印象。声誉具有社会性、相对独立性、作用的二重性、长期性等特征。一个市场秩序的好坏取决于企业是否注重自己的声誉,而企业是否注重自己的声誉取决于它是否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收益,这则取决于市场是否竞争充分,管制是否达到最低。声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要重视对企业声誉的建立与培育。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理论,论述了教师声誉的形成,对教师声誉的形成基础——教师的能力与师德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教师的声誉应建立在教青界、学术界以及广大学生对教师能力认可和情境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声誉的有效维护,应同时从完善外部环境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满意度两个方面着手,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融风暴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防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银行作为高风险、高信用的金融企业,声誉管理比业绩更重要.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不仅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影响上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导致银行品牌价值损失,甚至会危及银行的生存.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刚刚起步,缺乏可探作性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在声誉风险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足.二是研究不够.三是管理缺位.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高层做起;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实现专业化管理;引进科学的舆情检测管理方法,加强声誉风险监督和管理;处理好公共关系,搞好与媒体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6.
国有建设工程中监理人纵向合谋的根本原因在于建设工程产权缺失导致的国有业主代表“内部人控制”与建设监理独立性缺乏.对监理人的独立性而言,声誉机制与内部人控制是一对性质不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当内部人控制强化时,监理人独立性变弱,而当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时,监理人独立性增强,监理人独立性取决于声誉机制与内部人控制的相对强弱.在当前国有建设工程“内部人控制”难以有效规避的情况下,积极促进和培育监理声誉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提高建设监理独立性并遏制目前国有建设工程安全质量危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企业声誉在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价值日益被肯定。但是在企业声誉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这类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却不够。事实上,员工对企业的感知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声誉,而企业声誉对员工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因此,以员工为主要沟通对象的内部沟通成为企业声誉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声誉管理的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态势看,高校竞争已由规模竞争运步趋向社会公认的声誉竞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意识到声誉管理的重要性.文章基于价值网络层次的理论分析了高校声誉管理中的三个维度,并提出加强声誉管理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投资银行声誉评价与等级管理是证券承销市场上投资银行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借鉴国外投资银行声誉评价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评价中国投资银行声誉的方案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声誉和信仰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这两者与艺术观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其权威则远远超出了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艺术观念.可以说,声誉与信仰既是艺术界公众协商合作或是彼此竞争下的产物,而且它们也构成了艺术界筛选机制中的某种超常规力量.这表现为它们一方面是艺术界体制化过程中所构建的一种独特的、非反思性的集体号召力,是艺术界体制性的最高体现;但另一方面,它们的特权之强大甚至具有了布尔迪厄所说的"任意必然性"的特点,这一特权足以赋予艺术家某种合法性去超越艺术界体制本身的各种限制,甚至摧毁这个体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