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资本向社会各个层面广泛渗透的今天,现代国家不应该像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将自身严格限定在"守夜人"的位置上,相反,现代国家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捍卫主流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向善发展;建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人们过一种富有尊严的生活,帮助个体切实实现实质正义而非形式正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场论文论以习性、文化资本、文学场建构了一个社会文学艺术的形成、运行、作用的社会模式和社会学解释,为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提供了一条文学社会学的思路,把文学艺术作为习性、文化资本、文学场的实践性产物,揭示了文学艺术与社会权力的关系,以新的方式阐述了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实践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效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离不开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环境,并且与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以及价值规范等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效用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提升也对社会资本自身的建构和培育起到一定的影响。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寻求人力资源提升与社会资本培育的统一,促进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本建设的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鲲 《天府新论》2012,(5):110-113
主体的二重性、资本逻辑和现实基础的非理性,是造成文化工业道德冲突的内在原因。文化工业改变着现代人精神生活的环境,并对个体价值观和道德品格养成产生影响,甚至会侵蚀作为社会总体精神图式的信仰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揭示了社会精神生产的内容和样式,文化工业应当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实现人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是现代公民社会兴盛的基础。社会资本在现代公民社会兴盛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即社会资本直接地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维系与繁荣,社会资本通过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地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我们的研究是对以往公民社会研究中忽视"文化因素"这一偏差的一种纠正,无疑将开拓公民社会研究的视野,推进公民社会的研究与理论建构,同时也将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邱幼云 《浙江社会科学》2022,(9):74-85+46+158
本文实证分析了不同个体资本的育龄夫妻生育意愿的年代差异及内在机制,并检验了成本与效用假说的中国适用性。在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六年多时间,生育意愿的演变趋势与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一致,即呈现弱化之势;但不同年代以及个体资本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影响的年代差异较大,而文化资本影响的年代差异较小;生育子女的内在机制由经济资本而非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决定;在我国,经济资本的影响机制与成本与效用假说一致,而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却与其相悖。最后,本文对研究发现进行了相应讨论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消费作为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其消费主体的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消费对于建构其社会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消费通过两条路径来建构社会认同:一条是通过彰显文化消费的符号意义来实现消费的“示同”和“示差”功能,以此实现外显层次上的建构;另一条是经由教育型文化消费,通过积累文化资本、发展自我,从而使个体融入更高的社会阶层,实现对社会认同的内隐性建构。对农村青年三条社会认同建构路径的比较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应该将其文化消费的重点由外显符号意义的文化消费转移到教育型文化消费上来,积累文化资本,提升自我价值,建构城市认同。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叶一舵 《东南学术》2001,(6):169-175
本文在对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主要分歧进行辨析的基础上 ,对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作了整合性的再认识 ,提出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适应论” ,认为个体心理健康标准就是个体适应正常或良好。具体地说 ,心理适应(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生存适应———发展适应形成个体心理健康标准的二维结构 ,不同个体的不同适应状况决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并导致个体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而个体只要能以自己的方式正常或良好地适应各自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 ,均应被视为心理健康的人。当然 ,四种适应的统一无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个体认同问题是现代社会凸现出来的重要议题,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均与此密切关联。个体认同总是在一定的意义框架下进行的,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和地方性话语这三种意义框架分别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个体认同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分析各种意义框架对个体认同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更完善的文化系统来引导社会个体的自我认同,以期实现更佳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0.
城乡文化差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分别成为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和内化的观念,生产方式则是差异的根本。随着农村人大量迁入城市,人们面临着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变迁,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存在着双重文化适应问题,对原有文化和新文化都具有学习的过程。这种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心理适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农村人而言"双重性"更为明显;双重文化适应的内容对心理适应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均衡;而这种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都受到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当城乡经济差异发生变化,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心理适应问题可能也就不再凸显。  相似文献   

11.
资本是追求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一旦形成就不断扩张,但资本扩张的结果往往使资本陷入到自身扩张的逻辑矛盾中。文化在资本建构的现代性社会之中遭受到一种不适应感的焦虑。一方面资本扩张带来的社会性制度的变革、生产性财富的增加、技术的创新,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资本扩张不断侵占文化的空间,使文化日益商品化、工业化,引起人的发展悖论,文化日益堕落。文化乐观论和文化悲观论哲学在资本建构的现代性社会中不断演绎开来,成为资本与文化现代性悖论的真实写照。当前中国文化的建设要利用资本力量,而如何规制资本力量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为此,我们要从文化建设的理念到具体的措施都要规制资本的发展,用先进文化引领中国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舞动中国文化建设,最后落脚在培育新型文化实践主体上,从而使得中国文化建设在依赖于新型文化实践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实现对资本力量的规制,提升中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涂尔干道德社会学的立足点有助于说明现代主体的建构过程,即道德的社会性是理解道德本质和作用的核心,而各种各样的主体形式是一系列社会建构的结果。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的个体权利也是社会历史作用的结果,是随着社会的个体化而产生的,个体权利并不具备原始的、固有的自足性,这可以追溯到人格的宗教起源。个体人格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主体的最重要的来源——个体主义的兴起,这些在涂尔干看来都是社会分类建构出来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封建礼教"吃人"这种说法是站在现代立场上对前现代礼教形态的批判。而儒家礼教的真正内涵乃是遵循一定生活方式的生活行事本身的秩序、节律去制礼以教,从而创造、建构起与生活方式相适宜的社会主体及其所置身的生活世界。旧礼教之所以是"吃人"的,就是因为基于前现代生活方式制作的旧礼教所建构起来的集体性家族实体和等级化的生活世界都吞噬和压制着个人。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制作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宜的新的礼教形态,从而建构起个体的主体性和现代生活世界。如果说旧礼教"吃人"的话,新礼教则旨在"成人",成就个体的主体性,进而成就一个具有现代精神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4.
才亚楠 《北方论丛》2012,(5):132-135
文化批判的终极目的不是解构文化,而是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在文化批判中,文化理想建构不可或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范式及相应的文化理想模式.新世纪的文化批判在批评某些文化现象的批评同时,应关注学理剖析,构建文化理想.当代中国需要文化批判的理论武器,需要自己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5.
广告传播:符号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泓 《东南学术》2002,(3):39-43
广告的各种知识、意义和符号结构与整个社会和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广告通过符号资本/文化资本的方式 ,来建构社会消费的观点和信仰 ,进而通过控制意义、操纵意识形式 ,使得社会的控制得以保持和完成。在一定意义上 ,作为消费文化媒介的广告在传达其符号象征时就和语言一样成为了一种含义秩序。正是由于广告本身包含着商品以外的建构含义秩序的功能 ,使得广告传播过程蕴含有对社会文化价值系统的控制力量。本文从消费文化出发 ,探讨广告与符号秩序建构的关系 ,进而对现代广告传播进行一种社会和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理论的再现是时代的要求,是不断地解构、批判和综合理性选择和新制度主义的结果。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理论有比较透彻的分析,他概括出了社会资本的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和社会组织等五种形式及其现代意义。在社会资本的形成过程中,权力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法治建设(传统型法制向现代法治的转变)关键时期,如何使政治权力为建构新型社会资本服务,使社会资本成为法治的补充并促进法治秩序的建构,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经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货币都是分析现代社会的重要参照系.这些研究围绕货币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主题,凸现出货币与社会结构、货币与现代文化发展、货币与人的生活方式建构等三个问题的关联,并形成了结构与文化两个路径的理论框架.货币与社会的互嵌论、建构论、视角论、多元论成为货币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点.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知识取代了传统经济中资本的地位 ,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知识生产率即知识的更新和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速度成为经济竞争的主要目标。知识经济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使人类的精神生活日趋丰富和深刻 ,一种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形成。这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要求生活其中的个体应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但是现行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天性 ,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去甚远。为了国家的振兴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来培养和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人  相似文献   

19.
付茜茜 《天府新论》2020,(6):135-144
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甚至话语体系等都不断被技术重构。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人设”一词成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典型网络词汇,作为一种被设定的概念化符号形象,它通过特定人物的媒介展演而吸引不同的受众群体,在无形中进入大众消费端,进而转化为符号资本与经济价值。网络“人设”符号的出现,是数字经济时代符号消费产业对于网络文化环境强有力的适应和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症候,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鲜明特征,“人设”符号消费虽鲜明体现于精神层面,却能在资本市场和受众市场形成强大力量。本文将对网络“人设”从概念到符号资本的媒介建构过程进行深入阐释,通过对“人设”符号的理论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网络文化症候、媒介舆论环境与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李鸣 《理论界》2007,(2):107-108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文化由一元模式向多元模式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观念、模式、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世纪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我们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化因素,建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