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视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饮食为洪水猛兽,于是转而求“低”。专家认为,盲目求“低”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2.
雯翟 《百姓生活》2008,(8):43-43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恐高症"——视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饮食为洪水猛兽,于是转而求"低"。但医学专家认为,盲目求"低"不但对健康无益,反而有害。低脂肪高脂肪之害众所周知。然  相似文献   

3.
“学位”与“学力”迥然有异。“学位”是根据专门人才学业水平所给予的称号。“学力”是文化程度与学术造诣。按常规而言“,学位”高自然“学力”亦高,“学位”低“学力”不用说亦低。然而,纵观今昔,两者之间却不时出现反差:也有“学位”虽低甚至没有“学位”,但“学力”却超越高“学位”者;也有“学位”虽高,“学力”却低得出人意料者。昔日,鲁迅并没有“学位”,但凭其“学力”却当上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的讲师、教授。齐白石老人没有“学位”,连小学亦未毕业,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他们之所以没有“学位”反被社会器…  相似文献   

4.
白沙对“自然之学”的选择不止是他在人生历程中求“真”求“知”的结果,也是他求“善”求“道”求“美”的结果;不止缘于学理与思想逻辑,更缘于他的生活实践.“自然”是生命境界,也是审美境界,二者之间常常互构互动,白沙以“诗”的方式甚至以“不言”的方式言说“自得”、表达“自然”,这是中国思想史中可以深入未来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 ,分析了当今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态度、择业心态、择业标准、择业地点多元化的特点 ,以及择业中的“求高”、“求稳”、“官本位”的倾向 ,并对加强毕业生择业就业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团工作落实“861工程”,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力求做到“穗、实、干”,即稳中求生存、实中求特色、于中求发展。“861工程”不仅立意高、提法新,目标明确具体,而且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从学理上讲,“礼失求诸野”的“礼失”是指“义”而不是“仪”,“礼失求诸野”必须坚持求“义”这一主体。因此,“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只是“礼失求诸野”的社会条件,而不具备“礼失求诸野”的价值追求。孔夫子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反命题“天下无道”,则庶人议政(道),才是“礼失求诸野”的本质内涵。从社会实践看,孔夫子晚年的开门办学传授六艺,特别是修《春秋》等活动为“礼失求诸野”树立了典范。处在世界轴心时代的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礼失求诸野”的价值取向不仅在文化开放,更在于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失求诸野”既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道统”文化对统治阶级“政统”文化斗争的理论基础,又是“道统”对“政统”批判斗争的武器,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礼失求诸野”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求女”之喻旨历来是《离骚》研究的关键所在,“求贤”、“求君”之争至今尚无定论。治骚大家全开诫先生就曾明文指证“求女”乃喻“求贤”。但本文作者立足于《离骚》本体,从创作旨意、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以及逻辑学等角度,多方求证了“求女”喻“求君”一说。  相似文献   

9.
从学理上讲,“礼失求诸野”的“礼失”是指“义”而不是“仪”,“礼失求诸野”必须坚持求“义”这一主体。因此,“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只是“礼失求诸野”的社会条件,而不具备“礼失求诸野”的价值追求。孔夫子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反命题“天下无道”,则庶人议政(道),才是“礼失求诸野”的本质内涵。从社会实践看,孔夫子晚年的开门办学传授六艺,特别是修《春秋》等活动为“礼失求诸野”树立了典范。处在世界轴心时代的孔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看,“礼失求诸野”的价值取向不仅在文化开放,更在于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保守。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礼失求诸野”既是以士大夫为代表的“道统”文化对统治阶级“政统”文化斗争的理论基础,又是“道统”对“政统”批判斗争的武器。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礼失求诸野”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的四个重要特征——坚持在解决“实质问题”中求发展;坚持在“全面联系”中求发展;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坚持在“开拓、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杜牧自言其为诗“本求高绝”.什么是高绝呢?应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从诗的传统标准说,求其上继风骚,“言及君臣理乱”,有风骨,有兴寄,旨趣遥深;一方面是针对当时诗风而言,则当“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特立独行,迥迈时流.牧之七绝,可以被看成是他的这种追求的最佳成果.从总体看,其七绝很少无病呻吟之作,大多数作品是:有生活内容,有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插,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齐穗期提早,有利提高成穗率,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如何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与优化升级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因此,本文在企业社会责任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社会责任”概念,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继而,秉承“厚今薄古”思想,提出了具有“时序动态特征”的“影响力时间系数”和“感应度时间系数”,并据此将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分为:“高辐射高制约型”、“高辐射低制约型”、“低辐射高制约型”和“低辐射低制约型”,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集群社会责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余承法新著《全译求化机制论——基于钱锺书“化境”译论与译艺的考察》是对钱锺书“化境”翻译思想的准确诠释、合理转化和系统重构,其建构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展示出严密的逻辑理路与不懈的探索精神。作者先从“全译”与“化境”概念出发,定位全译求化的关键问题,聚焦完整、客观、可操作、能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体系,进而建构“化境”理论体系,完成对“化境”传统译论的当代诠释与创新转化。  相似文献   

15.
“因声求义”是传统训诂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末年,郑玄就已经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在其注释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深入分析郑玄《礼记注》“因声求义”的训诂范围及其内容,证明“因声求义”作为较为科学的训诂方法,肇始于郑玄。而且,郑玄“因声求义”的思想,直接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研究音义关系的道路,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国经济与“德国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 2 0多年来 ,德国经济一直在低增长中徘徊 ,这同 50年代和 60年代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美国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德国社会福利市场经济的体制 ,并称之为“德国病”。作者同意这一结论 ,并在第一部分进一步分析了其症状 ,认为主要表现在“五高两低”上 :即高福利、高劳动成本、高国债、高税收、高失业和低投资率、低增长。在第二部分作者集中阐述了治愈“德国病”的难度和可能 ,指出关键在于把握好改革和转轨的根本规律 ,冲破德国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和社民党自身矛盾的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7.
鲁襄公时代是西周宗法制度向战国集权君主政治转化的关键期。当时多国公室衰微、世卿执政,卿大夫普遍僭越礼制而争相兼并土地、占有财货,并美其名曰求“富”。此时史料中围绕“富”的论述激增,而且求“富”的对象仅限于卿大夫阶层,反映了宏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在微观层面,卿大夫们对待“富”的思考与行动折射出卿族政治的过渡性:一方面,有的卿大夫希望逃离求“富”以避免与同侪发生兼并斗争,通过恪守礼制保全家族的宗法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求“富”的各大卿族突破了宗法等级制的任人方式,以己之“富”在各国不同阶层中吸附私属,最终使得上至公子王孙,下至士庶人都有机会求“富”,是战国时代新型政治关系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 ,用“去塞求通”四个字是无法全面准确地加以概括和反映的 ,“去塞求通”仅仅是其新闻思想的一部分。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对“报馆有益于国事”及“报章体例”的探讨上 ,提出了开风气、求通达、教愚民的报刊功能观以及文义并举的新闻业务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孔孟乐道精神分为君子之乐、贤士之乐和圣人之乐.君子弘道以求学习、交友、有志之乐;贤士以“立命”“修身”得求“知命”事天”之乐;圣人求仁且智而得以忘忧乐道.先秦儒士正是以此三者为生活信念、道德准则和最完美人格理想而求达观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20.
告子被不同的学者们解读为道家、儒家或墨家.本文支持葛瑞汉的观点,认为告子思想与《管子》诸篇所记载的稷下道家思想有明显的相似处.借助《管子》诸篇,特别是“内静外敬”一语,可知告子的“不得……勿求……”句不是条件句,而是并列句,表示“即使不得,亦勿求”.这与《管子》诸篇反对“求”而主张“不求而自得”相同.《墨子》的相关材料说明,《孟子》知言养气章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整句都在批评告子.求与得、内与外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伦理学问题,孟子的“求则得之”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起点,而这一起点恰恰是在与告子的“不得勿求”思想相对立的情境下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