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6):129-133
"神似"和"化境"是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通过援引二者定义,对比译界学者探其内涵的言论,我们认为"神似"和"化境"在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傅译《搅水女人》与巴尔扎克法语原著进行对比,同时将傅译本和高名凯译本对比,从词语翻译、长短句翻译、风格传达三方面来展现傅译"出神入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作家中村真一郎过去曾搜集了英、法、美、德、法各国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的翻译本,并分别与原文对照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发表了论文。收到了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赠送的丰子恺译的《源氏物语》三卷本后,他在1987年日本《群像》第三期上发表了《中译源氏物语及其他》一文,对译书予以很高评价。特别是对该书中和  相似文献   

3.
张广 《学术交流》2022,(5):166-178
《新水浒传》是日本作家吉川英治基于《水浒传》日译本创作的现代小说,它开日本《水浒传》改写之先河,在《水浒传》日本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新水浒传》所据日译本即底本,至今不明。这导致相关研究缺乏可靠的文本支撑。从《新水浒传》文本的外部、内部可考,其底本为120回《水浒传》译本。各译本所据《水浒传》版本为:幸田露伴《国译水浒全书》的底本为《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全书》,佐藤春夫《新译水浒传》的底本是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上述两个译本是全译本,文本信息最为全面,是《新水浒传》文本生成的支撑性资料。  相似文献   

4.
关于《金刚经》梵本及汉译对勘的几个问题(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大乘佛典中,《金刚经》是一部提纲挈领的重要经典。它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般若思想的核心内涵,观点鲜明地阐述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的根本命题,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中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这部经典在古代流传甚广,现在保存下来的梵文写本和各种语言的译本之多在佛经中恐怕也是首屈一指的。《金刚经》目前在世界上共有三种刊行梵本(即马克斯·米勒的校勘本、新疆和阗本和吉尔吉特本)和六种汉译本,此外还有尼泊尔写本、藏文译文、和阗语译本、粟特语译本、回鹘语译本、蒙古语译本和满语译本。从现存的这些传本来看,《金刚经》在古代流传的主要地区是印度(尤其是(?)宾)、尼泊尔、中亚、中国、日本和朝鲜。  相似文献   

5.
史晓雷 《创新》2018,(3):30-37
李约瑟1969年完成的《文明的滴定》在2016年有了首个简体中文译本.文章通过对比之前潘吉星等人的选译本,评析了中译本若干译词的问题,分析了误译的原因.若要准确译介《文明的滴定》,应该了解李约瑟描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一些特定用语,回归原有的语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林语堂英译作品《浮生六记》个案的分析,发现为了使弱势文化的文本顺利进入处于强势的译入语文化,使其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就要向译入语的语言及文化规范靠拢。其中,译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的文本及翻译策略首先需遵守译入语文化的各种规范,其次还要在不与译入语文化规范起激烈冲突的情况下,满足译入语文化读者对源语文化异质性的期待和文化心理需求。因此,译者一般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样译本才能在译入语体系固有的规范中,获得译入语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7.
《吕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言刑专文,是国内外学者了解研究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珍贵原始资料之一。由于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在《吕刑》的英译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罗志野先生和杜瑞清先生的两种译本比较的基础上,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说明论证《吕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8.
鲁迅最早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除开科幻小说等体裁外,要算一九○九年在日本出版的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域外小说集》两册。其中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谩》、《默》,迦尔洵的《四日》为鲁迅所译。安氏的中篇《赤 记》(通译为《红笑》)当时也在第一册后登出译书预告,但因故没有译完(后来鲁迅亲自校订了梅川的译本《红笑》)。他刚踏上文学翻译之路,首批介绍的文艺作品不是名家名篇,而是安氏和迦氏的小说,由此可见他喜爱的所在和程度。这四篇小说是他充分阅读两位作家许多小说后筛选的结果。四篇小说重点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  相似文献   

9.
林纾与欧美名家名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纾与欧美名家名著袁荻涌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曾说:"有林纤者,译小说百数十种,颇风行于时;然所译本,率皆欧洲第二三流作者。"不错,在林纤介绍的外国作家中,二三流文人占了多数。可是,人们必须看到,林纤译介的名家也并不少。实际上,在近代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10.
幸德秋水是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发表过揭露帝国主义罪恶的《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神髓》,还与界利彦合译成《共产党宣言》的最初日文译本,对社会主义思想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幸德秋水还十分同情中国革命,与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国革命青年建立过亲密的友谊。幸德秋水的主要著作《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社会主义神髓》、《长广舌》、《基督抹杀论》在20世纪初期曾被译成中文先后出版,《共产党宣言》的早期中译本也是根据幸德秋水的日译本转译的,这些对中国革命也曾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幸德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源氏物语》翻译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以量 《日本研究》2011,(3):117-123
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期以来,与这个时期的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相配合,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走进千家万户,作为日本古典文学名著的《源氏物语》也不例外。从这个时代开始,中国人开始阅读到《源氏物语》的全译本,从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这部古典名著的特色。至今,《源氏物语》的汉译本出版了十余种之多(包括全译本、节译本、缩写本、改写本等),估计今后还有新的译本出现,对这样一部世界古典名著来说,诸多的汉译本的出现并非一件坏事,但译文的良莠不齐可能会影响到读者对《源氏物语》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对日本古典文学的认知,因此,从学术上对这些译本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认识这部作品乃至日本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2.
张宏薇 《学术交流》2003,(4):133-136
《苔丝》是英国 1 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代表作 ,《觉醒》则是同时代美国作家凯特·肖班的力作。它们分别讲述的是女主人公苔丝和艾德娜的悲剧故事。苔丝与艾德娜的悲剧虽然存在着阶级与性格的因素 ,但在两人的悲剧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共同因素却是父权制度或男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此外,根据孙本文、蔡毓聪文(如前所引),1902年底(光绪29年正月十五日)曾出版吴建常根据日本市川源之译美吉丁斯(Giddings)1897年著的《社会进化论》而再译出的汉译本,书名《社会学提纲》,为《教育志丛》中的第四篇。可称是迄今所见我国以社会学名称译出的最早一书。“群”和“人群学”最早从清末一些著作和译述中见到。按梁启超于《时务报》答读者问中称该报在当时兼用“社会学”与“群学”(或“人群学”),两种名词通用,并无区  相似文献   

14.
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在法、美学派创立的理论基础上创立的,它是标志着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比较文学研究以及在译学界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取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西风颂》和《鲁拜集》作为案例,以变异学理论来分析郭译中所体现出的变异,透视出异质文学在"本土"文学中的接受与变异。  相似文献   

15.
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徐行言、程金城合著的《表现主义与 2 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版 )。近几年 ,随着后新潮小说、“先锋小说家”的实验日益令人瞩目 ,不少批评家似乎已把目光移向当今仍活跃在西方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界的“后现实主义”思潮或运动 ,而探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已逐渐由“热”到冷。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对现代主义尤其是与“五四”新文学相伴而生的中国表现主义文学始终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即使已有的成果也主要以单篇文章或个别章节的形式出现 ,论者大多浅尝辄止而少见持续深入的研究 ,因…  相似文献   

16.
<正> 老舍早期小说《猫城记》,从六十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欧美一些国家及日本越来越广泛地流传开。作了一个小小的统计之后发现:老舍小说在国外译本最多的是《骆驼祥子》,居第二位的竟是《猫城记》。此书已译成英、法、日、俄、匈五种文字,八个译本。 1964年,美国密执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杜尔温的英译本。1970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威廉·莱尔的英译本,它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的生动、合乎语言习惯和忠实于原文的译著,犹如中国现代文学译林中的一只珍異之鸟。”1977年,苏联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游记》是芥川龙之介的一部力作,在日本和中国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迄今为止,《中国游记》在中国大陆先后出版过两个节译本和三个全译本。对《中国游记》各种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理清《中国游记》在中国译介的脉络,同时对促进《中国游记》及芥川龙之介的研究也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与社会》( Sociologie etsociétés)半年刊是由蒙特利尔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雅克·多福尼 ( Jacques Dofny)于 1 969年创办的 ,时值魁北克社会学的黄金时期。蒙特利尔大学的社会学系当时提出一项宏伟计划 ,即创办一种国际性的法语社会学期刊。同时 ,拉瓦尔大学于 60年代初创办的《社会学研究》期刊与其并驾齐驱。两本期刊的不同之处在于 :《社会学研究》的宗旨是反映整个魁北克社会的情况 ,《社会学与社会》的目的是反映现代大的理论流派 ,探寻一般社会学的根源。它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合点 ,连接欧洲和美洲 ,成为思想交锋和论战之…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日本学术界,青木正儿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汉学家。能象他那样对中国文学艺术有全面而深入理解的人是不多的。他主要从事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尤其以研究明清戏曲史见长。其主要论著大都有中译本,有的甚至有多种译本,如他的《中国文学概说》既有隋树森译本,还有郭虚中译本(书名《中国文学发凡》)。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初名《明清戏曲史》)既有王古鲁的全译本,另外还有郑震的编译本;有的译本还多次再版,如隋译本《中国文学概说》一九三八年初版,一九四七年再版,一九八二  相似文献   

20.
沈宏非是目前活跃在中国报刊的新锐专栏作家之一,由他所倡导的美食美文已成为时下报刊界的风景,评论认为“沈宏非本人和他的深明挑逗意味的专栏文字还有他对吃喝与时尚的融汇,对流行话语的随手拈来,都成了一种新的路数”《饮食男女》是沈宏非最新散文随笔集,不仅仅着眼于“饮食”,而是把笔触伸向了“男女”,正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书里的文章既不动声色,娴雅从容,又冷隽幽默、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