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男性或女性,都具有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两重属性。家庭角色指的是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和所起的作用;社会角色指的是在社会上所享有的权利、应尽的义务和所起的作用。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是这两种角色的协调与相得益彰。这是一种比较理想或美满的境界。然而,无论男性或女性,这两种角色又往往相互制约、矛盾甚至冲突。比较而言,男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具有个别、局部性质;而女性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冲突则具有多发性、普遍性。  相似文献   

2.
贺赞 《探求》2014,(4):34-41
目前我国就业领域的性别平等已经引起了较多学者关注,但现有研究成果较少从实施效果的角度审视规则设计的合理性。作为典型的保守主义福利政策国家,德国政府在促进就业性别平等上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德国法在规则设计上以经济学、社会学效果为导向,这一实践可以为完善和实施我国就业性别平等法律制度提供经验借鉴:将加诸于女性的家庭责任转由社会共同分担,同时适度干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角色分工领域,引导男性承担家庭责任以实现两性职业与家庭责任的平衡,并对私人雇佣主体也设定禁止歧视义务。  相似文献   

3.
女性是新时代乡村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研究女性群体在家庭事务以及乡村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使命,关系着整个基层社会的发展.但鲜有研究关注"农家女"在社会变迁进程中的身份建构与乡土社会治理问题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一名"农家女"的生命历程研究,以社会变迁视角解读女性主体在家庭与社会之间互动进程中的身份建构,研究女性与社会的共建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女性的成长与发展会受到传统伦理规常的束缚,但国家层面的社会制度变革和意识形态引导以及社会年代中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均会促进农村女性的社会化进程且拓宽她们的行动边界.同时,地方政府要积极为女性创造参与乡村社区自治的空间与平台,改观女性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偏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男性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生活中一直都扮演着"支柱"的角色,展现以强者的姿态。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男性较之于女性在人生各个时期所要承受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本文以城市低龄男性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社会角色转换的描述和分析展现出低龄男性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进一步讨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问题,尤其是家庭再融入。  相似文献   

5.
正当男性除了对女性身体外在进行规训外,还要求女性恪守传统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要求女性服从男性权力的时候,就演变成了一种"癌"。在传统男女性别关系中,多数男性活在男尊女卑的权力和荣耀之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女人只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然而在社会全方位的进程中,女性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向社会,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思想意识层面都逐渐崛起,意识到了自身的价值,明白自己不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众多男性的思想还没有从传统的权力喜悦中  相似文献   

6.
家庭服务与儿童福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家庭暴力和贫困等社会现象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并且不断加剧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家庭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所致。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由于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继续承担着很多基本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化和为家庭中不能自立的成员提供照顾等。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政府和社会对家庭的角色越来越重视,认为保护儿童权益、帮助家庭改善家庭关系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毕竟,社会用于增强家庭功能的投入是一种对社会未来的投入。 家庭的变化    在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新视域下的家庭暴力及其成因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入新世纪,家庭暴力的内涵和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广义上讲,家庭暴力不仅指在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中出现的暴力行为,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如“事实家庭”、“同性恋家庭”、“离异家庭”、“准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从狭义上讲,特指发生在上述广义家庭中对女性所实施的一切暴力和虐待行为。对此,尝试用一种新的视域(宗教、社会和两性冲突等)来探讨家庭暴力的成因,对于增进妇女权益,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男性长期以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生活中一直都扮演着支柱的角色,展现以强者的姿态。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男性较之于女性在人生各个时期所要承受的更多更大的压力。本文以城市低龄男性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社会角色转换的描述和分析展现出低龄男性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进一步讨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问题,尤其是家庭再融入。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6):53-55
现代女性一方面在社会上扮演了一定的职业角色,另一方面则依然肩负着操持家务的家庭角色。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不仅成为女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两者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如何平衡两种角色的关系,成为许多现代职业女性思考和抉择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放弃社会职业,选择回归家庭的全职主妇在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0.
要搞清楚家庭的本质,首先应当从家庭的概念谈起。家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一产生,本身就包含着两种关系。一方面,家庭体现了人类的自然关系。家庭是由人组成的,人有着自己的自然属性,有着自己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类的延续和发展,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这首先是一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家庭又体现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家庭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马克思和恩克斯指出:“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  相似文献   

11.
现代知识女性,面临着多重角色的选择,心理和人格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她们中的许多人生活在多重矛盾之中,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角色选择对知识女性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主体角色需要与角色能力的差异,职业角色与家庭生活角色的不平衡等等.究其原因,既有历史与现实的社会价值导向问题,也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影响以及知识女性自身心理问题的因素.因此探索通过女性角色视角关注知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全方位构建知识女性心理健康扶助机制,即通过社会构建对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的多方位保障,通过家庭构建对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的人文式关怀,通过团队构建对知识女性心理健康的立体式引导,为她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外部空间,提高知识女性扮演各种"角色"的协调能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韩国女性教育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古代传统的韩国女性教育  根据有关女性问题的历史文献记载 ,传统的韩国女性教育主要是在父权制的统治下 ,将妇女排除在社会决策之外 ,将她们局限在家庭中 ,对她们进行为家庭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从古代到朝鲜时期 ,韩国女性教育的内容被局限在掌握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家务劳动技术和维持父权制家庭所必需的品德。这种教育机制 ,提高了韩国女性的不为社会看重的家务能力 ,却未能提高她们追求理论知识的能力。这种教育还使女性本身感到自己是低能的 ,心甘情愿地接受从属与依赖男性的地位 ,丧失了作为独立的个人所具有的发展机会。同时 ,在三…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8,(3):165-172
1980—2000年间,瑞典政府为适应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克服中性-平等政策的不足,对性别平等政策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性别平等政策目标由关注家庭中的性别中立转向关注两性的权利与责任;性别平等政策的范围由关注家庭内部与劳动力市场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性别平等政策的内容由关注女性的地位转向关注男性的责任;性别平等政策的本质表现为从关注女性的角色与地位转向关注女性的权利与利益。性别平等主流化开启了社会政策制定的新视角,使各政策领域纳入了性别平等的向度,并进一步拓展了性别平等政策的范围,使性别平等延展到社会的各项政策中去。瑞典政党虽更迭频繁,但性别平等政策保持了制度的连续性,并使性别平等机制进一步制度化。瑞典这一时期性别平等政策的改革为世界各国性别平等政策制定与发展提供了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4.
林红 《唐都学刊》2008,24(4):7-10
汉代女性在家庭中的法律地位是复杂、多层次的,一方面,由于身处专制的男权社会以及礼教思想的渗透,家庭中"男尊女卑"已开始明显;另一方面,汉代女性在家庭中的法律地位由于其扮演的角色以及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母亲的法律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女性.  相似文献   

15.
李媛 《求是学刊》2006,33(2):132-137
16至18世纪中国社会下层女性宗教活动极为活跃。她们参与宗教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从中展现了比男性更为突出的实用取向。这与女性的性别角色、社会地位特点,以及中国民间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综合性特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女性宗教活动的活跃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下层女性社会活动空间极大拓展。这既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同一时期宋明理学对女性实行禁锢的冲击,也反映出女性的自我角色认同和社会定位处于调整之中。但女性宗教活动具有浓厚的迷信和蒙昧色彩。  相似文献   

16.
男性话语基础之上的女性生活的悲剧性色彩、女性特有的精神压抑与生活苦难,给艺术家们一种强烈的"暗示",促使他们在文本中有意无意去表现女性对父权制度强加给她们的不公正的肉体和精神桎梏的怀疑、拷问及反叛.美狄亚、娜拉、陈白露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范例.她们的"复仇"、"出走"、"堕落"均导源于少女时代对男性的盲目期待及梦醒后的尴尬,其中,娜拉最为真实可感,她既不会"堕落",也不会"归来"(如鲁迅所言),她的"出走"昭示了女性如何走出男权社会的羁绊,彻底解构男权社会对男女角色的要求与规范,建立比较真实自然,不受外界强力支配的女性特质,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代女性地位的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着高或低两种相反的观点.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在史料缺乏的条件下对有效史料的不同取舍标准和解读立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出土,使汉代法律的部分原始条文得以重现,从法律的角度判别女性的社会地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史料缺乏而造成的偏颇.根据其中的相关法律规定,可推论汉初女性虽然有部分的财产和身份继承权利,在人身安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性别关系上,女性已经对男性产生依从性,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高,相比唐代而言,汉初女性的社会空间也略显狭小.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6,(2):107-109
在老龄化社会中,低龄老年人如何顺利而平稳地实现角色转换是一个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议题。通过对某两个城市社区中的低龄老人进行探索性调查,发现在低龄老年人群体中,男性进行二次就业与女性操持家务劳动的性别分工模式具有一定普遍性。这是传统的"男外女内"性别规范型塑的结果,直接有利于男女两性在退休后避免角色失调,并且在深层次上具有着复杂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初级群体弱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盛梅 《学术交流》2008,(3):135-138
在现代社会中大量正式组织出现的同时,初级群体呈现衰弱的趋势,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作为青少年社会化主体的初级群体的弱化却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角色的培养造成了消极影响.而以社区为平台,搭建一张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在青少年从社区获得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的同时,又可以促进青少年自身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志愿者,使青少年、家庭、社区成为一种"共生"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员工感受到工作与家庭的冲突.其冲突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基于时间的冲突、基于紧张的冲突和基于行为的冲突三种,其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可归结为家庭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冲突、角色报酬与角色成本的权衡以及基于社会同一性的角色冲突等三个方面.有效地解决工作家庭冲突需要组织、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在组织维度上,进行工作角色再定义;在家庭维度上,对家庭角色进行再定义.同时,个体亦需改变自己对所承担的角色需求的知觉,即个人角色再定义.反应性角色行为虽然能够在特定时期内暂时缓解冲突,但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策略,不宜长期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