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敦煌学研究的特点刘进宝,邢丽娟敦煌学研究经过八十多年的历程,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又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的阶段,一方面,一些总结性的著作相继出版,如林家平等人的《中国敦煌学史》 ̄①、颜廷亮主编的《敦煌文学概论》 ̄②、白化文等的《敦煌学目录初探》 ̄...  相似文献   

2.
由南京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举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3.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新面世已经108年.近百年来,随着藏经洞古代文献、文物的流散而兴起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已成为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显学".但是,敦煌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对此,我曾经在<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 今天,甘肃敦煌学学会举行成立大会,段文杰同志出国了,筹备组同志要我讲一讲。 瑞雪兆丰年。甘肃敦煌学学会在入冬以来第一场瑞雪中举行成立大会,也兆示着我们甘肃敦煌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家知道,我们甘肃搞敦煌学研究最早。但在过去一个时期,有一种舆论说,“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我们说不起话。实际上,且不说过去,就在解放以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敦煌事  相似文献   

5.
徐晓卉 《社科纵横》2007,22(12):108-109
上世纪90年代在甘肃敦煌学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总结和思考这一时期的学术发展特征,可以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的指导。笔者在前期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当时敦煌学发展的五个优秀特征;研究队伍继续壮大,学养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扬长补短,全面发展;研究步伐扎实稳健,学术与通俗齐头并进,时代气息更加浓厚;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完善,研究工作呈现新的态势;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指出了两个方面的不足:宣传敦煌文化和敦煌学的力度和深度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敦煌学的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经济实用产品。  相似文献   

6.
1899年殷墟甲骨文的出土,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和本世纪初面世的敦煌写经、汉晋简牍和内阁大库档案,被誉为我国近代新史料的四大发现。由此在中国学术史上蔚然形成了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明清档案学四种举世瞩目的全新学问。一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经历了它发展道路上的“草创时期”(1899~1928)、“发展时期”(1928~1937)和“深入研究时期”(1949~)。期间经过几代国内外优秀学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敦煌遗产包括敦煌石窟与敦煌文献两类,它所蕴含的知识信息是百科全书式的,对敦煌遗产的研究形成了百科全书式的敦煌学。敦煌研究院在敦煌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敦煌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为了推动新世纪敦煌学的发展,敦煌研究院将在“世界一流的遗产收藏,世界一流的遗产保护,世界一流的遗产研究,世界一流的遗产展示与服务功能”的目标导引下,把敦煌研究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敦煌学研究重镇。  相似文献   

8.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是近些年来我省敦煌学研究的又一成果,此书出版后,已多次获奖,并数次被推荐参加国内外优秀图书展览,颇引学术界注意。敦煌遗书中的伪经——《佛说十王经》大约抄成于五代宋初,是中国古代文化鼎盛时期的产物,为佛教中国化的结晶,所以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杜斗城先生经辛勤努力,对此进行辑录校释,并围绕着“十王变”和“地狱变”的内容,贯穿古今,沿波讨源,广征博引,条分缕析,揭示了许多内涵丰厚的文化内容,确实很启人思考。  相似文献   

9.
所谓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这个定义里面的关键词组是“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偏正词组,即:研究的对象;从整个定义的深层涵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个动宾词组,即:研究某对象。其中,对象是“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三大内容。怎样去研究这些对象呢?是“综合性”地去“研究”。所谓综合性,在这里实际上是不同角度(方法、手段)的意思;另外还有不同目的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程.就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是较早开始的,相较于敦煌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甘肃敦煌学学会于1991年12月24—25日在兰州举行成立大会。来自全省各地从事敦煌艺术、敦煌文学、敦煌史地、敦煌医学、敦煌体育、敦煌服饰等方面研究、出版、表演工作的敦煌学界代表5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勃兴,作为本世纪国际显学之一的敦煌学研究在我国呈现出令国际敦煌学界嘱目的繁荣景象。其标志之一,就是全国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普遍展开,促成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3):134-139
甘肃出土文献是全国最为丰富的地区,其中简牍文献、敦煌文献和黑水城文献孕育了简牍学、敦煌学和西夏学三个国际性显学的诞生。本文通过统计整理和提要分析,对上世纪甘肃出土文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认为甘肃出土文献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征,是全国唯一较为完整的链接秦汉至宋元1800余年地下文献发展史的省份,从而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2月16—17日,甘肃敦煌学学会与甘肃档案学会联合在兰州举办了为期2天的“敦煌遗书与古代档案研讨会”,来自省内敦煌学界、档案学界的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本世纪初面世的总数约五万卷的敦煌遗书中保存着为数可观的中古时代档案史料(以下简称敦煌档案史料),以往中外敦煌学界的许多学者利用这些敦煌档案史料所提供的丰富的珍贵原始史料进行学术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如果考察国内外敦煌学研究的历史状况,就会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极少有人专门从档案学的角度对敦煌遗书进行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论著为数甚少。因而可以说,从档案学的角度研究敦煌遗书,还基本上是敦煌学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地带,也是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本刊第六期“敦煌学研究”栏目刊发了有关敦煌文学与艺术研究的六篇文章,半年来,全国一些敦煌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教授来信给我们,认为这一栏目办的好,刊发的文章有一定学术价值。现将一些来信摘登如下,也算是我们对读者的一点汇报。  相似文献   

15.
〕“敦煌学”中最具特色,最引人入胜的研究材料是讲唱文学作品。在敦煌讲唱文学作品发现以前,许多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问题都难以有确定的回答,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始原问题即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个问题各家众说纷纭,笔者完全同意敦煌话本小说就是白话小说来源的观点。本文的目的即在于考察敦煌话本小说之叙事模式的定型过程。笔者认为敦煌话本小说受到变文的至大影响,但是韵散结合的变文不等于敦煌话本小说,变文演变为散文为主的敦煌话本小说的过程中必定接受了另外的叙事模式,这就是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以散文为主的说故事。因此,敦煌话本小说之叙事模式应是中国传统的说故事与变文叙事模式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敦煌在甘肃,敦煌学研究也始自甘肃。清朝末年的甘肃学台叶昌炽由于在其所著《语石》一书中有对敦煌遗书中某些卷子的记述,而被视为敦煌学研究的第一人。 然而,一直到全国解放为止,甘肃的敦煌学研究却并无多少进展。三十年代前,研究者寥寥。进入四十年代后,虽然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于一九四三年正式成立,聚集了包括常书鸿、段文杰、史苇湘、孙儒(亻间)等在内的一批人才,并在对石窟进行保护的同时,对壁画、雕塑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临摹;虽然在该所之外,一些旅陇学人以及陇籍学  相似文献   

17.
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科,谈到敦煌学,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就是敦煌和设在敦煌的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及其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周绍良先生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在敦煌学,特别是敦煌文学研究领域中,是造诣很深、国内外著名的学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主持编写《敦煌文学概论》一书时;特聘请先生为顾问,以指导全书的编写工作。这里发表的便是先生为《敦煌文学概论》编写中的阶段性成果《敦煌文学》一书所写的序文。兹征得先生同意,先期刊发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一次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盛会─—敦煌文化与唐代文学学术讨论会述评章昱由甘肃敦煌学学会与唐代文学会主办的“敦煌文化与唐代文学学术讨论会”在省上特别是白银有关党政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赞助下,于1994年6月8日至10日在白银举行。来自省上和白银市有关党政...  相似文献   

20.
李正宇先生,1936年1月生,河南省正阳县人。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任敦煌研究院遗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委员会理事、甘肃敦煌学学会理事、甘肃省方志学会理事、甘肃敦煌民俗学会会长等职。 李先生专事敦煌学研究始于1982年,至今11年来,沉潜钻研,著述丰赡。现已出版的有专著《中国唐宋硬笔书法》、《敦煌史地新论》,合著《敦煌文学》、《敦煌文学概论》,参编《全宋诗》(第一、二、十辑编纂者)、《敦煌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二辑副主编),并在海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