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于发展经济和巩固国防之目的,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7年期间着手进行了铁路规划和建设,其时铁路建设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通过史料,把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和铁路规划结合起来考察,分析认为:由于当时国内外的双重因素,铁路建设滞后于铁路规划。  相似文献   

2.
国家决策进行"连盐铁路"建设,对于加快构建以连云港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在阐述"连盐铁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对构建连云港市"一核三带"产业布局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核三带"产业布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由铁道部、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资修建铁路方兴未艾,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逐步形成了铁路局、省属铁路投资集团和由上述两家企业合资组建的合资铁路公司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合资铁路这种经营模式将区域铁路发展目标、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铁路发展规划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铁路投资公司经营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欧洲铁路经营模式和日本铁路发展特点的比较分析可见,国外铁路的经营经历了从"建运合一"到"建运分离"的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铁路投资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单一业务模式、相关多元化业务模式、复合多元化业务模式。我国铁路投资公司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应为:从发展初期的单一业务模式,到发展中期的相关多元化业务模式,再到企业成熟期的复合多元化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津浦铁路安徽段建成通车,以英美烟草公司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烟草企业(洋烟)开始染指铁路沿线的烟草生产、加工和销售,对进入铁路时代的安徽近代烟草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改变了铁路沿线烟草主产区的种植结构、不断加大了对主产区烟农的盘剥以及加深了对民族烟草加工业的发展的阻碍等几个方面.虽然从客观上说这种影响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安徽烟草业的近代化水平,但这种“资本主义化”的畸形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安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6.
铁路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与电气时代、高速时代,见证了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整个过程,其遗产和遗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证据。综合铁路发展历程及奥地利赛默灵铁路、印度高山铁路和意大利与瑞士的雷塔恩铁路成为世界铁路遗产的经验,从遗产学的角度分析,它们都拥有突出普遍性、独特创新性、传承保护性、区域影响性等共有价值特征及各自的独有价值特征。我国也有不少宝贵的铁路遗产,但保护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世界铁路遗产的成功保护经验启示我们,我国在铁路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注重平衡铁路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区域合作、确定铁路遗产资源开发方案、落实专项保护资金,利用自身优势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等。  相似文献   

7.
沪杭甬铁路是晚清铁路史上一条非常特殊且重要的商办铁路,也是在自办铁路时期建筑和经营最好的一条铁路,更难得的是其在各省商办铁路中集资最充足的一条铁路。在整个集资过程中,江浙民众、清政府和英帝国主义都围绕"资金"在博弈。本文通过分析集资的背景、集资的方式和来源等方面,反映了沪杭甬铁路资本的社会化,也反映了在特殊时代铁路集资策略的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历史档案文献史料为依据,探讨张绥铁路路线选定过程。京张铁路向西延伸的干线终点因路途遥远人烟稀少,由恰克图改为绥远,遂成张绥铁路;张绥铁路取道大同除考虑工程难度外,更顾及大同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日后方便与同蒲铁路连接;包头并不是张绥铁路干线的终点,却对包头的崛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绥铁路路线选择过程体现了铁路选线原则以及工程之外因素对铁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4-2003年,我国近代铁路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总体审视、区域探析、关键人物与铁路发展等三个方面。当然,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京至绥远段铁路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交通干线,是在我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的基础上展修而成,京绥铁路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都有重要作用。该路在内蒙古地区的修建正值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铁路建设骨干人员仍以修建京张铁路人员为主要组成部分,铁路修建技术已经成熟。在修建过程中,路线测勘与选线及施工过程都比较艰难,特别是由于当时国内时局动荡,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只得靠铁路自身余利展修,以路养路,通过多次募集筹资,这种形式在当时是非常艰难的。在艰难行进的过程中,资金不足、军事干扰,使得铁路自身质量及附属设施如站房、信号等不能得到正常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税收制度针对铁路公司的征税安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铁路公司需要根据规定数目进行报效、部分线路“代商纳税”进而被迫转嫁税负、尝试开办铁路商税和火车票税。从实践层面而言,报效和税负转嫁构成了铁路公司的实在负担,但清政府曾经尝试的铁路商税和火车票税却不了了之,只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就报效和税负转嫁而言,报效从清朝前期作为清政府临时性的筹款方式到晚清时期对以铁路公司为代表的新式企业以营业税的形式被常态征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清朝税收制度的变化趋向;税负转嫁则意味着不良税制对于铁路运营事业的一种制约性影响。总体而言,对于晚晴铁路事业而言,在不完善的税收制度安排下,针对铁路公司的征税造成了铁路企业发展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12.
对重庆环城铁路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铁路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铁路线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配合、铁路线的经济效益及环保等因素,并对重庆环城铁路的走向提出建议,以期更有利于重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重庆环城铁路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综合考虑铁路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铁路线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配合、铁路线的经济效益及环保等因素,并对重庆环城铁路的走向提出建议,以期更有利于重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889年,清政府确定修建铁路的政策,但对借债筑路仍持一贯的反对态度,铁路建设实行官办政策。至甲午战争结束后,在财政危机与严峻的瓜分危机形势下,为加快铁路建设,清政府铁路政策由官办转向商办,最终被迫选择铁路借债,晚清"借债筑路"政策初步确立。1898年,芦汉铁路比国借款订立并作为晚清铁路借款的参照模式,至此,晚清铁路外债国家政策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5.
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现代城市发展的主题,昆明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在区域统筹、生态优先、公共交通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重点研究与规划实践,提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多组团网络化城市发展模式及支撑体系,使昆明由单核心圈层蔓延走向更高层次与形态的区域城镇群网络格局,充分体现了规划的超前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有了新的突破,"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实现了区域发展政策上的一大创新,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当前,必须强化"三种意识",做好"三项工作",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宿州学院学报》2011,(7):121-121
近日,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出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摘编》,我校副校长张立今教授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和管理工程学院院长吴玲教授的《安徽"以工促农"新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路》两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被收入其中,这是宿州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水平、上层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宁西铁路(南阳段)沿线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瑞 《南都学坛》2001,21(3):78-81
全面分析了宁西铁路路线 (南阳段 )产业发展环境的三大资源系统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权值综合评判 ,揭示出南阳段沿线产业发展环境的优、劣势及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9.
铁路“以电代油”效应评价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石油为主导的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陷入能源供给危机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已着手对运输业的能耗结构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在铁路行业实施"以电代油"工程。通过对铁路电气化线路运营效率的主要指标、运输成本、能耗及其对整个行业能源结构的影响等因素的比较分析,发现电气化铁路在速度、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铁路"以电代油"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发展高速电气化铁路,并改进电力机车性能及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重庆沙坪坝铁路客站项目是我国首个利用中心城区高铁车站上盖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的铁路枢纽,提供了国铁车站路市合作开发的创新模式.总结目前我国铁路场站TOD综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重庆沙坪坝TOD项目规划建设及路市合作过程,根据参与主体及其合作方式总结铁路场站TOD开发模式.可以看到,在目前城市管理体制和国铁管理体制下,为避免城市与铁路建设或更新因时序问题造成双输局面,让国铁在合理条件下出让场站TOD开发权是尽快使双方把利益融合起来的可选途径.应尽早超越传统铁路车站二维红线管理和龟型开发的低级形态,实现铁路TOD高质量发展,并努力探索尝试铁路与城市化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和规范化城市与铁路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