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南太平洋地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重点方向。南太平洋地区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之一,南太平洋岛国具有典型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属性。近年来,美国强调重返亚太,澳大利亚试图巩固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台湾地区试图扩大其在该地区"邦交国"的影响等,该地区各方博弈态势加剧。考虑到南太平洋地区小岛屿国家的特殊性和各方在该地区的博弈,"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地区的实施应充分发挥多边外交和首脑外交的作用;重视援助效果评估,实现精准援助;加强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促进海洋与环境合作。中国应通过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对接与合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蓝色伙伴关系,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相似文献   

2.
对南太平洋地区的界定至今众说纷纭,有必要对其进行基于社会科学的再界定。本文应用2016年以来比较地区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首先建立以地区性界定地区的社会科学原则,以共同的特性、模式化的互动及地区认同作为衡量地区性的三条标准,以地区主义为工具界定南太平洋地区。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性、在南太平洋地区主义进程中形成了机制化的互动、建立并巩固了地区认同,南太平洋地区可以被界定为由目前22个太平洋岛屿政治实体构建的自然和社会空间及政治经济体系,同时并不排斥其他界定方式。这个以太平洋岛国为主体的地区是在地区内外的动态互动中建构形成的,各种复杂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塑造了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3.
南太平洋地处中国外交大周边,构建良好的南太平洋周边环境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南太平洋地区独特的外交环境以及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现状,中国应坚持将南太平洋地区作为"经济伙伴"、"政治依托"和"安全保障"的战略定位,抓住双方的共同需求和合作愿望,通过多种途径推进双方关系的发展。尽管中国与南太平洋国家关系的发展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双方在各自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将会继续得到提升,从而为双方关系持续、稳定、深入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费晟 《太平洋学报》2014,(11):55-62
南太平洋岛国的华人移民社会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是近代中国劳工输出的结果。"二战"后,华人移民基本实现了本土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新的移民潮,形成较大规模的华人移民群体。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华人移民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由此确立起较高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不过,华人移民群体也不可避免地被当地社会内部冲突与矛盾所波及,并受到部分西方媒体及少数政客的借题炒作。本文认为,从我国发展对南太平洋岛国战略关系的角度看,岛国华人社会将扮演日益重要且积极的纽带角色。  相似文献   

5.
公共外交是全球化时代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台湾当局"外交"博弈的需要,中国亟须获得南太平洋岛国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增强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通过文化外交、华侨华人外交、援助外交等公共外交项目的开展,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有所增强。本文认为,由于大国竞争性公共外交的影响,中国在南太平洋岛国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仍显不足,应秉承"和平、合作、和谐"的外交理念,继续拓展外交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海洋问题日益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全球海洋治理应运而生。随着欧盟《全球海洋治理联合声明》的出台,全球海洋治理具备了理论基础和框架。南太平洋地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海洋问题,而且海洋与该地区的经济及居民的生存息息相关。南太平洋地区有着完整的海洋治理主体、客体及规范,有效践行着全球海洋治理理论,因此,南太平洋地区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处于"先行者"的地位,同时,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治理对全球海洋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第一,加强区域组织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第二,构建全球海洋治理伙伴关系;第三,加强地区海洋治理理念与全球海洋治理理念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合作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政治延伸意义。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太平洋岛国的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旅游合作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七项旅游合作的对策措施。本文认为,应尽早完善旅游合作的政策保障,充分发挥南太平洋旅游组织的协调作用,推进旅游合作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建设岛国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推出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岛国旅游营销力度,鼓励中国企业投资太平洋岛国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由于二战后日本与南太平洋岛国外交发生演变,有必要探讨日本从环境外交向海洋外交转变过程中对该地区的外交定位。二战结束后,日本势力一度彻底退出了南太平洋地区。随着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和南太平洋岛国纷纷独立整合组建"太平洋岛国论坛",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起,重新开始加强对该地区的外交攻势。此后,通过举办八届"日本—太平洋岛国首脑峰会",日本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逻辑实现了从环境外交到海洋外交的转变,在历史惯性和现实主义外交的双重作用下,日本力求在南太平洋地区构建符合自身利益与偏好的外交模式。目前,日本已将其对南太平洋岛国的外交,提升到与中东地区、非洲的"西翼"并重的高度,成为其海洋战略的"东翼"。中国今后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将不得不直面日本的海洋战略,并与之展开博弈。  相似文献   

9.
随着21世纪印度洋的战略重要性逐步上升,印度洋地区主义受到地区大国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推动了环印度洋地区唯一部长级地区论坛的制度变迁,从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转型为环印度洋联盟。本文主要基于交易成本模型来分析澳大利亚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首先,本文从成员资格、议题领域、集中程度、灵活性与控制权等方面分析制度变迁的内容。该制度的议题领域从开放地区主义转向海事地区主义,集中化程度有所提升,同时保持协商一致的决策程序,偏好达成非正式协议。其次,制度变迁的促进因素包括澳大利亚与印度、印度尼西亚关系的透明度增加,以及海事议题不确定性的上升。再次,与亚太经合组织相比,环印度洋联盟呈现交易频率低与国家异质性高的特点。这导致其在贸易自由化议题的弱化,并且维持高度的灵活性与分散的控制权。最后,对环印度洋联盟的低制度化水平需要破除两个认识误区,即弱联系无用论与低有效性论。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在安全领域提出的"印-太战略弧"一词是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呼应,透露出澳大利亚未来安全战略的视野指向。澳大利亚在参与"印-太战略弧"地区的国际博弈中,面临着在中美之间、既有强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太平洋次区域组织与泛太平洋组织之间的"选边困境",其战略空间也受到来自这三方面的共同挤压。澳大利亚未来安全战略空间的拓展总体表现出"三向性"特征,努力寻求安全战略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为中国把握太平洋安全形势的发展方向、投放力量和谋篇布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Historically Australia has had, and continues to have, important links with the South Pacific. As emigration has become a growing necessity for South Pacific Islands, Australia has become involved as a receiving country of both legal and illegal immigrants from the region. A recent study of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migration in Fiji, Tonga and Western Samoa raises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for Australia, and another study of South Pacific Islanders in Melbourne raises equ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This paper summarises briefly the nature of those issues and suggests that this is an area of welfare requir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2.
在东方历史上,西太平洋地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西太平洋地区成为当前世界最有发展潜力与发展前途的地区,构成新经济圈的诸种条件已经成熟。在西太平洋经济―文化圈形成的过程中,中华文明与中华协作将发挥巨大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不断对学术研究提出新问题,在更深的层次上对西太平洋经济圈形成的动因、条件与途径等进行研究,做出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筹划与预测,已是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东亚合作的新态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东亚合作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态势:中国的兴起使"机遇论"和"威胁论"同时上升,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美国重返东南亚,试图主导东亚及亚太合作进程;日澳等国提出区域合作新构想;东盟"大国平衡"战略更为明显,东亚合作政策将趋于内向保守。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重点(中美协调)"、"两个轴心(中日韩与东盟)"、"三个内环(10+1、10+3、10+6)"、"四个外围(APEC、ARF、SCO、ASEM)"的东亚合作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The community of South Auckland, an area that is home to the largest population of people with Pacific Island (Pasifika) heritage in New Zealand, has consistently faced scrutiny and criticism from the media, law enforcement, and other sectors of New Zealand for its reportedly increasing levels of violent gang activity and high rate of criminal offences associated with gangs and involving Pasifika youth. Within the community, however, young Pasifika people appear to have a positive opinion of their community and about particular features of gangs in their South Auckland community though they remain highly critical of the presence of gangs. This was revealed in a recent research study for the New Zealand Families Commission (Nakhid et al. 2009), which was carried out with South Auckland youth of Pasifika heritage between the ages of 12 and 28, including those who were involved in gangs and those who had never been involved in gangs.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tests a model of political regionalism that posits that if regions are politically exceptional, then individuals sharing the same profile but living in these different regions will have divergent presidential voting patterns ( King, 1996 ). Methods. Analyzing presidential voting behavior from 1952 to 2004, I use logistic regression techniques to test a regional model of homogeneity (southern exceptionalism) versus a unit model of homogeneity (South and Non‐South a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Result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South's presidential voting patterns are exceptional in the 1950s and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era but, starting in the Reagan era, southern exceptionalism waned. These findings also show that the South is converging with the non‐South (northernization) relative to the influences of race, family income, union membership, in‐migrants, and gender, and the non‐South is converging with the South (southernization) relative to the influences of education, blue‐collar workers, and age. Conclusions. Both economic class and race variables contribute to the demise of regional exceptionalism; however, race plays a more persistent role. Given the process of “southernization”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predictors of presidential voting for the South over time, I conclude that the study of the South as a region should continue until the process of change subsides and a new equilibrium is found.  相似文献   

16.
"印太"作为近来美澳印积极推动的地缘概念,不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两个地理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的产物,客观地反映了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现实。中国因素是"印太"相关国家将传统上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缘政治单元整合为单一战略弧形地带的显性因素,中国战略利益外延的拓展使中国超越了传统的亚太国家而成为典型的印太国家,这是印度与澳大利亚战略界的"印太"设计者始料未及的。中国没有必要对"印太"消极抵触,但应对"选择性排除"及"针对性推动"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