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一文 《兰州学刊》2005,(5):49-49,14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说社会发生的各种问题总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必须在"利益"的层面上去寻找.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就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实现程度.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措施中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引用“愚公移山”的寓言。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为夺取革命的胜利而奋斗。愚公执著的率领儿孙搬动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它生动体现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创造新生活的坚强决心和执著追求。我们弘扬愚公精神就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3.
利益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何构建?基础是利益共享.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经济利益角度分析,就是一部社会利益关系和谐与不和谐、直至对立的发展史.实现利益共享,最基本的是:要实施宏观调控分配原则公平、市场引导标准公平、鼓励企业职工持股公平、城乡劳力就业机会公平、公共生活领域率先利益公平.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茂港区纪委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推进茂港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铸就民族凝聚力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善侃 《社会科学》2005,1(7):74-78
体现为文化观念的民族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志。铸就民族凝聚力,就要确立群众观念。群众观念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石。铸就民族凝聚力,必须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这是铸就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解决人民利益矛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立媛 《理论界》2006,1(11):32-33
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人民群众利益多元化、利益分化等利益问题和利益矛盾突出表现出来,解决好这些利益矛盾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制定和贯彻落实好维护人民利益的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而人类的最终追求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而群众路线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我国的具体贯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础。执政党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切实加强党用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和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的利益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以满足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利益协调的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立足国情与时代发展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加强利益协调、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障。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是由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利益矛盾调处机制、利益约束引导机制、公民权益保障机制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李高君 《云梦学刊》2007,28(3):78-7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内涵和要求就是利益协调,人民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们要在努力发展l产力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原则,加强制度、机制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法律体系建立调动各阶层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达成公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宪法对于实际政治运行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理论上重新认识宪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实践中严格将宪法原则贯彻于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价值达成公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利益均衡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带来利益的冲突与矛盾。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谐的本质在于化解矛盾与冲突。利益均衡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完善利益均衡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阶层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阶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协调好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对现阶段我国阶层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协调阶层利益关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协调我国阶层利益关系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阎丽红 《理论界》2009,(6):30-31
和谐社会仍然有利益矛盾与冲突,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利益矛盾具有必然性,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利益矛盾问题,是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前提条件.化解社会主义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利益矛盾冲突化解重在机制建设,一个结构完善的利益矛盾与冲突解决机制能够协调、整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差别,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整合社会利益,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良影响,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构建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观念和实践模式。系统地解读和处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下的安全稳定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安全稳定观.在维稳的目的上,它注重的不在于稳定本身,而是对人民根本利益的保护,使广大群众在和谐安定的社会中幸福感得到增强;在维稳的认识上,它认为真正的安全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安全稳定,而不是静止的安全稳定;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它把实现安全稳定作为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冲突、平衡各种利益、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注重的是一种持久的安全稳定,而不是把问题掩盖起来的"安全稳定";在维稳的内容上,它认为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全方位的;和谐社会下的安全稳定观的实现,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福 《江汉论坛》2005,(12):71-7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崇尚价值的社会。积极创造价值、激励人们对价值的追求、确立更高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动力和取向,而衡量社会和谐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应当是人本、功利、公正和道德。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采取积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利益表达机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间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日益明显,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日趋复杂;转型过程中利益表达渠道不够通畅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机制,使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和规范,避免出现具有破坏性的利益表达方式,是党和政府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