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喜才 《职业》2015,(2):23
当今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体化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职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职校学生学习中存的问题,从而找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红 《职业》2010,(35)
本文试论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创新.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职业人才的专业教育,承担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能力的重任,把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强调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的职业特点.职业教育实施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坚持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王威力 《职业》2015,(9):96-97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电工基础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校本教材(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过程评价方式改革等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以电工基础教学为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企业文化的日臻成熟,让企业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功底,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黄倩 《职业》2013,(2):43-4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招生与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高职英语教学不再成为孤立的基础课,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体现职业定向要求的职业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应真正把英语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实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剖析现在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切实转变德育工作方法,从传统升学行为教育方式转变到加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上来,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职业素质入手,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杨光 《职业》2012,(3):26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实施了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飞跃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级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应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廖小伟 《职业》2023,(3):50-53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交往与合作”模块“处理人际关系冲突”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技能与素养融合在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技能与素养融合教学,以满足学生需要为中心,以体现职业发展为核心,以突出能力培养为重心;通过技能与素养融合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如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开展就业教育,主要措施有: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择业气质和职业能力;在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在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智能素质和身心素质;在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史舒娅 《职业》2016,(20):137-138
本文就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进行分析,提出现代社会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多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及职业生涯的发展,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以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践主体,针对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表现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探索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军林  杨小华 《职业时空》2013,(6):29-30,35
为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作为高职文秘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探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文本解读、教学手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萌 《职业时空》2012,(4):119-12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分析职业,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迫切需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使高职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采取必要行动,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相似文献   

14.
亓婧 《职业时空》2013,(2):74-7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而且要培养其适应科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变化的职业核心能力。只有深入研究职业能力内涵,有针对性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seeks to expand empirical knowledge of commitment to social work using a sample of 212 Norwegian students. The first aim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mitment to social work from the start of education (first year) to its end (third year). The second aim is to investigate how theoretical and relational knowledge contribute to commitment to social work. The third aim is to examine how compatibility between students’ abilities and the vocational demands of social work contribute to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 paired samples t-test and an ordinary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we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aims of the study. The results document that students experience weaker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at the end of education compared to the beginning. It also seems that theoretical and relational knowledge contribute to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findings also indicate that students whose abilitie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vocational demands of social work experience stronger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an those for whom a discrepancy exists.  相似文献   

16.
王琪 《职业时空》2012,(7):38-39
作为职业教育构成之一的技工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和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教育。职业岗位的专业性、多样性、发展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性,决定了从事技工教育的专业课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提高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为切入点,针对目前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金工实习是高职高专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职业技能至关重要。以行为导向教育思想为基础,探讨了高职高专学生体验真实工程过程,获取真实职业能力的金工实习模式,以真正培养出既有理论基础更有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就业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根据社会职业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力并且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它帮助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根据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的导向,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并且为就业后学生的发展以及创立事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使高职毕业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的内涵体现在其特点上,同时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无论是对社会、学校还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叶朝 《职业时空》2012,(6):60-61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文章从产学结合、轮岗实训到顶岗实习的角度提出并探讨了高职学院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