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当代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虽以其文学作品饱享国际盛誉,但她同时也是英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了解其哲学是透彻解析其文学作品的关键。默多克哲学涵盖很多与现实人生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其精神核心可简言之为对“自由的人在偶然性的现实中如何道德地生活”的探索。在肯定“人是自由”的前提下,通过辨析“自由”的真假两面性,把“道德”与“自由”融为一体,是默多克哲学的成功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善”之信仰,则是其耀眼的闪光点。默多克的哲学不仅使其小说创作意蕴深刻、独具特色,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也有非常积极的启发与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在国内的译介出版始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历经了沉寂期、转折期和门罗热的繁荣时期,其特征由早期作品简单译介、作品和评论研究并重到小说集的集中出版及评论研究的百花齐放.对门罗在中国译介传播的研究,会对国内门罗研究的深入开展起到促进作用,从整体上呈现门罗研究的发展态势,推动门罗在中国的研究和译介出版.  相似文献   

3.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二战后文坛上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从默多克小说创作的理论渊源入手,结合她小说的叙事特点阐明其小说观为理想的小说要保持叙事的"形式"和内容的"偶然"之间的张力,体现人物的偶然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心智残疾在艾丽丝·门罗的成长主题作品中实现了残疾主题的内在意义与象征功能两者的紧密结合。在门罗的笔下,少女主人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残疾和死亡等与“成长”相悖的客观事实,而这些也表征着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风险和难关。随着门罗创作风格的发展成熟,她的残疾书写呈现出女性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危机、理解危机,最后克服危机的演进。门罗对心智残疾的描摹和探究突破了传统文学中的隐喻功能,体现出深刻的生命哲学思考和对当代社会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艾丽丝·蒙罗及其作品做了简明扼要的评述 ,摘其代表作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及其新特点进行了分析评论 ,指出其所反映的极具特色的“强者不强 ,弱者不弱”的主题寓意。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与艾丽丝·门罗是当代两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们均以突出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莱辛的主要作品《暴力的孩子》五部曲以“追寻”为线索揭示出女性对自由生存空间的探寻;门罗的短篇小说以“逃离”为主要情节,刻画了女主人公逃离社会、家庭桎梏以及对自由与自我的追求。尽管两位作家的研究主题与写作手法不相同,但无论是莱辛的“追寻”还是门罗的“逃离”,都形象地反映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显示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2013年加拿大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中的《男孩们与女孩们》在她系列作品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它是艾丽丝·门罗所有作品的一个“楔子”或“所有作品的雏形”。通过这篇微型小说,可以“一斑窥全豹”,对这位女作家所有作品中男性人物的命运走向、女性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及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娴熟的叙事技巧,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享誉欧美,获奖无数。2013年10月,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这主要得益于艾丽丝·门罗作品严肃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但和她的叙事策略也不无关系。通过特意淡化故事情节、灵活运用叙述方式、巧妙变换故事节奏、精心营造故事悬念等杰出的叙事策略,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焕发出简洁精致、不施铅华、细腻优雅的风采,给人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9.
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忘情》借助书信写作和梦中呓语等手法,以时空倒错的跳跃性叙事,展示出图书管理员路易莎相对完整的生命体验,蕴含着作者对人物主体性与身份建构、两性关系、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从精神分析视角来看,路易莎通过书信写作实现了在"想象界"与镜像的认同,通过自我言说满足了主体欲望,对自我有了重新认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虽然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却影响了人物的自我认知、行为方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使得路易莎在对镜像与他者的认同中实现了主体的身份建构,摆脱了"局外人"身份,成为一名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朱庆华在《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赵树理独特的“问题小说”创作观,既导致了赵树理在当年的轰动,又注定了赵树理在当下的落寞。这一创作经验启示人们:文学创作不能远离问题,远离问题的文学创作注定行而不远,但太拘泥于各种阶段性具体问题的文学创作,倘若艺术上难臻至境,最多只能轰动一时,一旦时过境迁,很难再度辉煌,只有既书写历时性问题,又臻于艺术胜境的文学,才有可能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并不是盲目地遵从或选择反叛基督教的艾丽丝.沃克,通过小说人物的成长历程,对基督教、对上帝作出了浓墨重彩的沃克式的图解和阐释,不但颠覆了传统基督教关于上帝是个白种男人的观念,也颠覆了黑男人面对黑女人时自我赋予的上帝地位,大声喊出:上帝就是我自己,上帝是个黑女人!这一特具解放意义的宗教观是《紫色》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沃克的女性主义思想是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她提出的"女人主义者"理念,曾经开启了第三世界女性主义者寻找发言立场的先河,为批判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资源.沃克不仅在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之初就表达了其成熟的生态意识,而且其生态意识还表现出超越现今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局限的特征,对女性主义思想在当代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提供着重要的启发和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默多克是英国战后有名的哲理小说家,她把严肃的道德思考与故事性极强的情节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小说叙事的形式来阐释和图解自己的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在她的小说中,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善”,“恶”,“宗教”等类型的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频繁出现,因此对她小说中的类型化人物作一分析,对于全面把握她的创作意图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文学史上,"十七年"女作家的群体创作常常被人忽视,建国后到1966年"文革"前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下具有特殊性,既有与时代政治文化因素相谐的共性特点,又表现出出自女性的独特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5.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叙事理论中,将小说的作者与叙述者相区分、"说"与"看"相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系列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展开的基础。传统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者被认为是合而为一的,与之相伴的是"说"与"看"的合而为一。在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由二者的合一到二者的分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福楼拜、亨利·詹姆斯、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小说这一叙事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渔小说戏曲创作的“神引”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李渔在他的小说戏曲创作中 ,呈现出相同的文化思维模式。这种相同的文化思维模式铸成了他小说戏曲异形同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李渔小说戏曲的“神引”式结构。这在相当程度上也体现了明清小说戏曲作家的一种共同的创作思维程式。  相似文献   

18.
老舍小说创作具有很突出的尚“三”特征,探究这一创作现象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结构与文化意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情》中选择四个故事,分析她独特的女性叙事话语——仪式书写与旅行书写。对艾丽丝·门罗来说,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是赋予文本意义和阐发内涵的途径。她用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探讨了女性在现实中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以及自我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拓展了女性叙事话语的边界。  相似文献   

20.
欧·亨利的小说叙事呈现情感与理性、真实与假定、喜剧与悲剧的三重错位,这种错位使小说与现实拉开距离形成艺术张力,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种错位,而在审美维度上小说达到了智、情、意的统一,这正是“欧·亨利手法”的艺术奥妙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