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1975年统计,现在世界上共有近两千个大小民族。其中,既有人口上亿的大民族(如: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俄罗斯人、孟加拉人、日本人和巴西人),也有人口不到一千的小部落,有的甚至只有几百人、几十人(如:安达曼群岛的明科皮人、印度尼西亚的托亚拉人、巴西的博托库多人、火地岛上的阿拉卡卢夫人和雅马纳人)。现在,全球人口约40亿。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共16亿多人,占世界总人口的41.4%;人口在一亿以下、千万以上的民族有55个,共1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7.4%。两者合起来,共62个最大的民  相似文献   

2.
齐姆希安人是北美太平洋北岸的印第安人,居住在斯基纳周围的陆地和岛屿、纳斯河沿岸以及米尔奔克海峡上。他们分别讲齐姆希安语的三种方言:纳斯河岸的齐姆希安人讲尼斯卡语,沿斯基纳低地和海岸的居民讲海岸齐姆希安语,而斯基纳上部的居民则讲基特克逊语。人们把齐姆希安人的语言划  相似文献   

3.
采访彝族支系倮人,是个计划外的偶然。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国内还有个至今尚保留着许多神秘而奇特的原始生活形态,且鲜为人知的倮人部落。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茶文化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研究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咱们不能忽略临沧市永德县特有的彝族支系俐侎人.长期居住在高山上的俐侎人,是一个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部落;一个把家书写在口头上的族群.他们与外界交流甚少,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原始而神秘的宗教信仰、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的民俗与服饰等.本文对永德俐侎人的竹筒雷响茶、茶文化及婚俗文化、祭祖茶的发展演变等进行简析,旨在更好地推动社会对永德彝族支系俐侎人茶文化的认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相似文献   

7.
草苗的通婚圈和阶层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草苗内部分为60苗,40苗和花苗三个支系.在支系内又分为"上层亲(良亲)"、"中层亲"和"下层亲"三个不同的婚姻阶层.草苗存在着严格的族内婚,支系内婚和阶层内婚,这对草苗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权平等等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俾格米人俾格米(Pygmy),这个名词自从荷马时代就已使用,特指居住在上尼罗河森林地区的一种很小的人种。在现代人类学中,这个名词用以指那些平均身高不到150厘米的人种集团。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特维德人,下分三个支系,散居在赤道非洲广大地区,共约168,000人。此外,安达曼的昂格人、菲律宾的阿埃塔人、南非布须曼人的一些分支,以及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山地部落,也都属于俾格米人种。所有亚洲的俾格米人,一般统称“尼格利陀人”。  相似文献   

9.
论怒江勒墨人的父系家庭公社修世华白族共195万余人(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州、怒江州和丽江地区。白族有民家、那马、勒墨三个支系,其中民家约占总人数的95%,那马占3.5%,勒墨占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白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库雅喇人编入满洲八旗,始于清政权入关之后,与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被大量编入八旗的东海瓦尔喀部、虎尔哈部和渥集部有较大的不同.库雅喇人源自东海瓦尔喀部,明末居住在图们江下游以及附近沿海地区,被清(后金)政权称为库尔喀部,自天聪三年(1629)开始向皇太极朝贡不断.清政权入关之后,在东北地区"招抚新满洲",库雅喇人成为最早编入八旗的新满洲成员,在反击沙俄侵略、保卫东北边疆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内部不同支系对所属民族的认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支系那马人的语言、艺术形式等的调查来呈现那马人的族群认同。那马人并非不认同于白族这一民族身份,他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境选择突出白族身份还是那马人身份。那马人不断强调与大理白族之间的差异是其摆脱和改变群体利益边缘化的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山族是我国台湾的原住民族。因所表现的文化面貌上的差异,高山族又分为十个支系:泰雅人、赛夏人、曹人、邵人、布农人、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阿美人、雅美人。各支系在文化上的各具特点,主要是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彼此间所处的自然环境相近,表现出文化上的共性多一些,否则就少了。从文化人类的角度考察,文化是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的结果。因而,不同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13.
巴纳人集居在昆嵩高原东南部和波来古的一部分地区,共七个县,分布如下:公伯陇县约一万五千人,昆嵩县二万五千人,安溪县一万人,达克博特县三万五千人,永成县和云耕县一万人,同春县七千人;巴纳族有七大支系或者说有七个民族学族群:昆嵩、戈拉、伯那姆、热楞、阿拉贡、德娄和仁高。仁高支系居住在昆嵩  相似文献   

14.
波斯人     
伊朗高原位于欧亚之间的过渡地区,即从崎岖的山地过渡到一望无际的平原的中间地带。这种特定的地域决定着这里的居民在语言和部族的多样性方面,大大地超过西南亚其他地区。在这个包括今日伊朗和阿富汗两个国家在内的多种文化区内,使用波斯语的居民在伊朗有2300万人、在阿富汗有62.1万人(即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不包括讲波斯  相似文献   

15.
子志月  梁锐 《民族学刊》2015,6(2):40-45,103-106
火草麻布纺织技艺是居住在滇西北永胜县境内的彝族支系他留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延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他留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维护他留人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随着他留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他留人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迁,给他留人火草麻布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带来严峻的挑战。充分发挥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增强他留人对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大对他留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是他留人火草麻布纺织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雅基人     
一部雅基人的历史明显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怀有深厚的感情。将近4个世纪以来,他们与国内的历届政府和当局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武装斗争。1523年迭戈·德·古斯曼首次试图侵占  相似文献   

17.
德鲁兹人社会约有40万人,散居在黎巴嫩中部、叙利亚南部和以色列北部山区的三角地带。从战略上讲,它是中东地区众多少数民族之一。在黎巴嫩有大约15万德鲁兹人(占其总人口的6.3%),在叙利亚不足20万(占总人口的3%),在以色列只有6万(占总人口的1%,但占非犹太人口的8%);从数量上讲,这三部分德鲁兹人是无足轻重的。但若干年以来,德鲁兹人是这三个国家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催化剂,或者说,有时同上述情况相联系,他们具有  相似文献   

18.
才让 《中国藏学》2023,(3):40-52+211-212
明末清初西藏地方的历史错综复杂,尤其是崛起于后藏的藏巴汗政权与哲蚌寺为首的格鲁派之间纷争不断,但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或语焉不详,或有所阙失,使人不明就里。而《第巴法王传》所涉明末西藏内部政治纷争等方面的记载,为此段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资料,可补史书记载之不足。通过解读《第巴法王传》中关于藏巴汗与甘丹巴家族、蒙古土默特部、格鲁派寺院集团三方联合势力之间斗争的记述,可知甘丹巴家族、蒙古土默特部在其间发挥的作用。传记显示,第巴法王丹增洛桑嘉措虽流落青海,但受到火落赤部的尊崇,其在密切和巩固甘丹巴家族和土默特火落赤部间的联盟起到了重要作用。火落赤家族与格鲁派之间有多层面的关系,火落赤通过大力支持格鲁派来维护其区域霸主的地位。该传有关火落赤部内讧、却图汗家族之宗教信仰及灭青海土默特部、固始汗率和硕特部攻入青海灭却图汗等事件之记载,亦极具史料价值,可与《西宁卫志》等史书所记互补互证。  相似文献   

19.
珞巴族是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居住在我国实际控制地区的珞巴族仅有数千人,而居住在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的珞巴族则达几十万人.尼西部落是藏南珞巴族的重要支系,世代生息在西藏山南地区卡门河至西巴霞曲之间的地带.20世纪50年代至今,尼西人一直处于印方控制之下.由于相关资料缺乏和实地考察不便,目前国内学界对这部分珞巴族人口的情况关注较少.本文结合中外文资料,对中印领土争议东段地区珞巴族尼西部落的传统社会生活做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夏季,我对肯尼亚波科莫人及与之相邻的奥尔马人之间联系的性质和历史进行了研究。波科莫人的大片农场在塔纳河岸上。他们被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三个讲班图语。奥尔马人是讲库希特语的游牧人,生活在河岸西边的半沙漠地带。他们曾住在河的两岸,一个世纪前被索马里人从东边赶了过来。在较早的著作中,我体会到库希特语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