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廖新波 《决策》2010,(1):91-91
近年来,媒体活跃了,政治气氛宽松了,官员们也开始“敢”说话了。 年终盘点,有的媒体也就这个话题进行“投票”,我估计2009年最雷人的官话可能就是“那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我这里不讨论其前因后果,就这句话而言,我认为官员首先要学会如何代表自己发言,是“敢”说话和不说“雷语”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左传》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人或得王,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就五者日:‘以示五人,王人以为宝也,政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段故事是说: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拿给玉区看了,玉匠认为这是宝贝,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道:“我把不贪当作空,你把王当作宝。如果把五给了我,咱俩岂不都失了宝?不上,各人留着各人的宝。”“我以不贪为宝”  相似文献   

3.
王刚  蔡木子 《领导文萃》2011,(21):109-111
“既然敢来到这世界。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 继李香山在《非诚勿扰2》中搞人生告别会后,史玉柱又在微博上发出顶级企业家集体追悼会的“广告”。  相似文献   

4.
黎冲森 《经理人》2007,(3):46-48
“在互联网的几大公害中,除恶意软件外,还有哪个敢理直气壮地公开与人民为敌?”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样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站出来反流氓软件,揭开行业潜规则,打破一些人的饭碗,有人恨我,我能料到。”  相似文献   

5.
张道刚 《决策》2006,(5):41-41
犹如肥西连续几年举办的全国山地车和国际公路车大赛一样,表面上弘扬的是体育竞技精神,实质上反映了肥西人“敢跟强者比,敢跟勇者争,敢跟快者赛”的敢为人先和敢于“亮剑”的精神。而这种“肥西精神”才是真正决定为什么是肥西而不是其他县域的精髓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决策探索》2010,(5):7-7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席、青州尧王制药总经理宗立成近日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爆出惊人之语:“医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国人民的悲剧!我敢这么说,就甘愿受千夫所指,不怕被人骂!”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11则     
犹太人的节日 二战期间,希特勒找一个巫师算命。巫师看了很长时间水晶球,最后说:“我所能看到的是,你将在一个犹太人的节日里死去。” 希特勒很吃惊,问:“你敢确信是犹太人的节日吗?”“是的,”巫师微笑着回答,“不论你哪天死,那天都会成为犹太人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开展“治庸问责”活动,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武汉市的经验,在省直机关部署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在全省起示范带头作用。主要目的是,树立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鲜明导向,营造领导“敢负责、敢问责”的浓厚氛围,以能力建设、环境建设、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等会,鸿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贯彻落实好。下面,我主要从政府自身建设的角度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沱江赤子     
三爷时常用“百善孝为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道理来教育他们,告诫他们做事要有胆量敢担当、有信心敢创新,有孝爱知善施。他常对牟德彬说:做人要忘记别人的感恩,但要记住感恩别人。打小就听这些的牟德彬在儿时就赋诗勉励伙伴们“相见之时货满仓”,但同时要求自己“达则兼济天下”。那一年,他16岁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09,(9):7-7
个人形象一面旗,就是要党性强、作风正、有本事、口碑好,在各方面能担当表率。作为领导干部,平时要敢说“向我看齐”,关键时刻敢喊“跟我来”,站得出来、豁得出去。有带领群众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本事,为官一任,能干成几件惠及百姓的实事。  相似文献   

11.
“州官能放火,我就敢点灯”——国人的公平观念国人“理直气壮”为从众腐败辩护之“理”,从根上讲,正是反对礼制不公的“造反有理”的“理”。封建礼制造成的贵贱地位差别,本身就是不公的,否定这种差序制度当然有正义性。但是,此“正义”非法治正义,它不以“法”定是非,而是以“劫富济贫”为目标,因此,弱势者永远“有理”。问题是,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了,但我在教学中从不敢马虎。每次课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有时早上三、四点钟就起床熟悉教材。每当我做好了充分准备步入课堂,就全身浸沉在教学创造的欢乐中。所以学员反映较好。要谈什么体会的话,就是我很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从自己多年的教  相似文献   

13.
双槐树小学座落在历史文化古镇——江津市白沙镇。来到校门脚下,抬头望去,“双槐树小学”五个大字横跨石级之上。好长一坡石级!名“上上路”,上挂横标“上,上,上,天天向上!”。爬完103级,“攀登路”出现在眼前,上挂横标“行,行,行,我真行!”又是37级。教学楼墙上红底黄字鲜艳夺目,让人深思回味“敢想敢疑,我能成功”、“就读双小,成就一生”。念着几句话,亲切、朴实、力量、精神!走廊挂的是孩子们得意的字画。教室里到处洋溢着天真、自信、快乐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苏丹红事件“红”遍全国.老百姓见“红”心惊。一切与“红”相关的食品严重滞销.红辣椒油、红辣椒酱、红辣椒腐乳、红油萝卜、红油香辣猪蹄、红油香辣鸡爪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东西没有多少人敢买敢吃了。笔者认为。苏丹红事件不是偶然事件。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方面立法滞后,执法混乱是主要原因。因此。从法律角度检讨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或许是食品安全问题标本兼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邓小平身上始终贯穿着和体现着敢字当头,敢在其中的精神。尤其是在“文革”后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实践活动中,这种以敢字为特征的性格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一、敢思敢想,敢于讲别人不敢讲或者没有讲过的话邓小平敢思敢想,敢于讲别人不敢讲或者没有讲过的话,突出表现在敢于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发展毛泽东思想上。是他纠正了毛泽东关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提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是他纠正了毛泽东关于限制商品、货币、八级工资制等资产阶级法权的…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晋国的文子为躲避朝廷追捕而逃出都城,经过一个他以前曾经任过职的县邑时,已是人困马乏。跟随他出逃的一个人说:“这里的头儿是啬夫,是你的好友,为何不在这里住一夜歇歇脚再走?这样也好等候后面的车子。”文子摇头说:“不行,不能在这里住,这个啬夫靠不住。”跟随他出逃的人问:“何以见得?”文子道:“我曾经爱好音乐,啬夫便送我好琴;我喜欢各种佩戴之物,啬夫便送我玉环。他很会投我所好,不惜以加重我过失的做法来讨好我。我担心他也会出卖我而再去讨好别人。”文子一行没敢停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县邑。果然不出文子所料,那个啬夫在…  相似文献   

17.
"偏激"辩     
常常有领导者斥人“偏激”,常常有人称领导者“偏激”。于是,“偏激”这个字眼在许多人心目中成了一个颇不中听的贬义词。其实,被指为“偏激”者,多数不过是喜欢在压抑的环境下坚持用自己的脑壳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的独到见解。那些被斥为“偏激”的观点和见解,不过太真、太实、太直、太不符合传统习惯和“官”们的口味而已。你敢老老实实说“国有企业很难真正解决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你就是“偏激”。你敢说“在那些企业负责人非出资者的企业,忠诚企业与忠诚个人是割裂的,所以损害企业利益的人照样可以升官”,你就是“偏激”。你…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急于摆脱贫困求发展,当时一种非常有效的领导艺术就是“单打一”,包括“敢闯敢冒”、“各显神通”、超常规、跨越式等。这些领导艺术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动员群众、示范群众和推动群众的作用,经济和社会特别是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各级领导也从这种领导艺术中成就了政绩。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大到阈限,不和谐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力,这是一方面的情况。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领导者在过去的工作中业已形成了“单打一”的领导惯性,认为这种领导艺术见效快,运用自如,而对统筹兼顾则感…  相似文献   

19.
<正> 1999年2月12日下午,成都火车站第一候车室,至少有上千名旅客,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吃东西,有的在打瞌睡………忽然,一阵歌声打破了候车室里沉闷的空气,大家抬眼望去,一个相貌普通的青年正在高唱酒神曲!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唱歌,莫不是个疯子吧?不少旅客心里“格登”一下。一曲唱完,青年一手拍着自己的大腿,一字一拍地缓慢地开始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口吃患者,家住山东省,到成都医治口吃病,经过七八天的治疗,我已经好了。你们看,我说话完全不结巴了,而且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大声说话、唱歌。”他指了指别在自己胸前的写有“口吃者”的牌子,继  相似文献   

20.
崔向华 《领导文萃》2006,(11):70-74
说起许世友和毛泽东的关系,众人皆知:许世友最听毛主席的话了。一想到毛主席,许世友的心情就激动得难以平静。他对毛泽东有一种特殊的敬重之情。毛泽东也很欣赏许世友忠勇双全、胆识兼备、敢说敢为的士兵本色。许世友后来在回顾《我在红军十年》一书的撰写过程中深有感触地说“:我心目中总是矗立着三个高大的形象:第一是党,第二是人民,第三是战士。”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向毛泽东提出,去抗日前线“杀敌建功”。毛泽东欣然“放虎出山”。许世友自从陕北随朱总司令奔赴太行到转战山东之后。有11年之久没有见到过毛泽东。但十多年来,他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