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学生社团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以建构学生丰富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己任.本文立足社团这个主体性德育的新的有效载体,分析发展大学生社团对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积极意义,并探讨社团在开展主体性德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德育评估应与主体性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落实德育目标。理论上德育评估有与主体性理论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在实际操作中,考评者应当树立和落实师生平等的观念,加大被评者在考评指标体系的制订和考评过程中的参与度,通过设置活动平台,给被评者提供发展的机会,此外,还要通过心理调适,保证考评的客观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考评在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社团德育自主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德育观念往往将知理等同于知识,使得学生缺乏对情理的真切感受,德育自主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深化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本文立足社团这个德育主体教育的有效载体,提出社团主体性教育中的机制保障;挖掘自主元素,确立社团德育自主教育的优势;架构教育途径,驱动社团德育自主教育的深入开展,并探讨对社团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丽芬 《职业时空》2009,5(6):125-126
传统德育灌输式教育方法导致了我国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在德育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借鉴国外主体性德育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我国德育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职业时空》2009,5(3):168-169
主体性德育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德育。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改革传统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主体性德育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岳峰  陈晨 《公关世界》2022,(15):76-78
研究生科研道德教育是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关键一环,必须高度重视。基于主体性德育理论分析,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失范与学生主体意识“异化”、德育“环境”作用缺位以及师生互动受阻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从教育主体回归、教育环境优化、师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冬梅 《职业》2014,(33):159-160
德育是各学科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学设计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学风教育以及哲学思想的渗透得以巧妙地融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天宇 《现代交际》2016,(4):154-155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究其本质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对个体主体性的道德人格的塑造起到关键作用,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当今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愈加突出,然而在现在的高校德育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存在着弱化现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进而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对高校德育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现状进行探析,针对实际情况作分析,并分析导致相关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冰 《职业时空》2008,4(1):55-56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高校德育活动及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一切客观因素的总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高校德育活动的外部因素,德育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高校德育环境,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俞芳 《职业》2014,(33):130-131
中职德育是现代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对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的社会观、价值观,加深社会认识尤为重要。中职“生活化德育课堂”的构建,是适应教育改革对德育教育进行的教学尝试。本文通过调查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出将德育内容生活化、将德育教学与生活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完善德育课堂。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需求,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人才,完全将德育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地位搁置一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高校德育教学就是要坚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价值是德育在高校育人的实践活动中所呈现出的一种功能性属性,是德育的结果对社会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满足。高校德育具有观念导向价值、规范秩序价值、心理协调价值、精神动力价值。要实现高校德育价值必须注重德育内容的现实性,提高德育过程的有效性,优化德育环境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丁霞 《职业》2016,(14)
生活之于德育不是工具,也不是手段,是交互融通的复杂过程。生活是德育的根基,德育是生活化的诠释。德育是生活,而生活不全是德育。在生活化德育形成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相互交错的动态生成关系。本文就生活化德育的动态生成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的德育思想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从根本上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但其中一些积极因素,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意义。辩证地分析董仲舒的德育思想,充分汲取董仲舒德育思想中的营养和价值,可为当代德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董仲舒的德育目标思想为董仲舒整个德育思想的方向及出发点,研究其这一思想,对深入理解董仲舒的整体德育思想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从董仲舒德育目标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评价,深入探究董仲舒德育目标思想的当代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柔性管理理念下的研究生德育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对研究生德育有着适切性。柔性管理思想要求德育管理者、研究生导师转变传统的德育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主体性德育,改变传统德育方式,拓展德育渠道,充分发挥管理、导师、网络、校园文化等因素在德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董琼华  李化树 《现代交际》2023,(9):102-109+124
明代书院所蕴含的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明代书院德育主要包括文本内容、书院规训等内容,采用学贵得之心、省察克治、事上磨炼、随分所及等道德修养方式,具有举业寓于德业、学随资质和社会风俗与礼仪相结合的特点。认真研究与继承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院精神所蕴含的优秀德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人才培养、完善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起到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对学生德育教育起到一定作用。德育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有机的活动过程,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体系,将德育管理理念融入校园环境,体现德育管理的人文性,是当前德育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德育与美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生理、心理、品德等方面影响深远。德育与美育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与美育在内涵及本质、教育方式、育人途径等方面存在较大区别,但二者的育人效果是相同的。因此,高校德育与美育的融合,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配合,也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配合,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回归生活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即将走上社会的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要顺应改革要求,将课堂作为联结学校和社会生活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生活、学会生活,从而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为更好地将生活元素融入德育教学中,需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目前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出发,就德育评价中存在的被动性、限制性、封闭性、忽视主体性、形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高校德育评价的综合性、相对性、特殊性等特征和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动态性等基本原则,对高校德育评价新体系的构建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