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权本质的正面规定性是服从法律,反面规定性是创造法律。同时,服从法律必须是创造过程中的服从,而创造法律必须是服从过程中的创造。只有通过创造法律,才可能真正做到服从法律;只有通过服从法律,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法律。而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性地服从法律与服从法律中的创造性。司法权的本质规定性,就体现在服从法律与创造法律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2.
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是法律方法论上的重要问题.具体到国际法语境下的法律解释,国际法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性受到法律解释一般规律和国际法自身特点的双重影响,体现出许多自己的特点.从诠释学、语言学不同角度观察国际法法律解释的服从与创造性,可以发现二者互为表里的关系.同时,从功能论的角度来看,在法律解释中服从与创造之间的平衡由国际法整体功能所决定,并对这一功能的实现与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突破选举法,在全市率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现象引起的问题,间接的、深层次的是政策制定阶段的问题,是如何使政策服从法的问题,彰显了使政策服从法的机制建立的迫切性。这一机制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是避免政策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机制,第二是新的政策和法的关系的研究机制,第三是进一步强化立法机关的立法功能的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对于中国法律体系的建立、完善和稳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在本体上或规范内容上必然受到道德的限制。法律的"内在道德"是合法性完美状态之判断标准。对法律的道德限制的论证是为了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更好地利用"法律"这一人类理性工具。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出发,通过论述道德如何对法律进行限制及限制的程度,认为法律既要服从外在道德,也要服从内在道德,最后得出法律必将由道德理念的法律向道德化回归,即认为法律道德化是法治社会理想状态的归宿。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工作应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中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被"合理"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两种法律关系,一方面高校是授权执法性主体,强调管理与服从的关系;另一方面,双方则形成了一种属于或者具有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高校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要审慎考虑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地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国际组织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基于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国际法律人格取决于设立条约的规定。就国际组织与成员国的对内关系而言,成员国应服从国际组织作出的决定。国际组织与国家包括非成员国的对外关系是一般国际法上的平等主体的关系。国际组织的客观国际法律人格也体现在国际组织与非成员国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7.
西方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认为法律是完整共同体的管理者为了共同善而制定并颁布的实践理性的命令 ,是人们必须服从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阿奎那的法律哲学是理性主义性质的自然法法哲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斯宾诺莎哲学的整体目标和求达目标的手段,认为斯宾诺莎思想的目的是求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其手段是认识服从理智律,信仰服从神律,社会服从法律。  相似文献   

9.
检察官客观义务既是抽象的法概念,也是规定功能的概念,检察官客观义务是法律义务,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紧密,是检察官服从法律规范、不为不法行为的义务。检察官客观义务的内涵是协助法官发现真实、守护法律、保持中立的义务,其价值取向是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0.
人治和法治是治国的两种政治思想,或者说是治国安邦的两种方式。人治即人伦之治,即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为立身和治国之本。人治集中体现于儒家的政治思想,认为统治者的贤明是治国的关键。法治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集中体现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  相似文献   

11.
证实树立法律信仰的命题是困难的。法治精神的内涵是确立法律权威。法律权威的构建,需要具备论证其统治“正当性”“合法性”的理论完整性;同时需要表现为被治者在没有强制力迫使其服从的情况下对法律的自愿服从。法律信任是构建法律权威的心理基础,法律信任是在法的运行过程中取信于民的得以实现的。分析实证法学无法解决法律信任问题。树立对法律的信任是当下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社会心理层面应当首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行政相对人权利类型的丰富使其法律地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行政法中的从属、消极和被动的法律地位转变为现代行政法中的独立、积极、主动的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变化使其与行政主体的关系不再局限于行政权力支配下的“命令—服从”模式。在现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表现出更多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事通则的制定对于我国商事法律制度建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商法基本原则的厘定和商法精神的弘扬与普及则是顺利制定商事通则的关键,二者的成功实现取决于对商事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商事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曾经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其中的主流观点却值得反思。商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是"聚合性"而非"营利性",商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量变导致了质变"。这直接决定了商法与民法有着大相径庭的原则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关系妥善协调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是国家通过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确认、权衡各种利益并以此为依据解决利益冲突,从而实现利益关系的妥善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应当坚持权利本位、统筹兼顾和利益分享,遵循明晰化和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15.
人们之所以服从和信仰法律,乃是因为法律具有合法性。合法性理论的发展有三种不同的路径,即理性建构主义路径、经验主义路径以及“重建性的”路径。在这三种合法性理论的基础之上,法律的合法性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要求:(1)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规范;(2)获得人们的认同与支持;(3)其制定符合既定的程序。立法程序是唯一有权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程序,也是合法性进入法律文本的管道,应当按照法律合法性的三个要求重新审视立法程序。同时,我国的立法程序也应当从加强法律合法性的角度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政治合法性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合法性问题是人们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政治合法性的实质是统治与认同、自愿服从的关系,是政治稳定形成和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在出现合法性危机的时候,各国为了重塑合法性,进而实现政治稳定,要通过实现绩效统治、规范政治制度、形成共同的政治文化、实现政治权力合法性、建立法律合法性、采取协商机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印度影片《流浪者》中,见习律师丽达认为:“犯罪的根本原因是那些缺乏道德的人逼出来的,从良心上讲,拉兹是无辜的,应该惩罚促进拉兹犯罪的人。”从而她主张拉兹案件应服从良心的裁判。是法律服从良心,还是良心服从法律,这是丽达与法官辩论的焦点。这个问题,从法学观点上说,是两种法学流派之争。丽达是属于自然法学派的,其主要观点是实在法应服从自然法,也就是“不公正”的法律应服从“正义”、“公平”,也就是良心、道  相似文献   

18.
贾焕银 《21世纪》2013,(12):21-24
中囤特色法律体系形成是30年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但法律权威并未充分彰显。现行法律体系更大程度上是文本意义上的,更多依赖国家强制力撑持而获得形式上的普遍服从。法律权威应当是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的统一。在规范的和制度化的特征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般院校法学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地方法制建设服务的应用型法律通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确定与之配套的教学计划,本文对该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制定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以及具体的制作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制定内部适用的规章制度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利,是组织生产经营、进行有效劳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规章制定应遵循内容合法、职工民主参与、公示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督等程序。企业规章与劳动基准法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各有侧重,我国应完善企业规章立法,共同构成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的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