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入汛以来,四川省先后经历了多次较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特别是8月16日晚至8月18日,四川省西北部地区迎来全省入汛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强降雨共诱发地质灾害18起,面对严峻的防灾形势,全省共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63起,避让群众达34199人次,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3起,避免了867人可能因灾伤亡,全省未出现一起重大群死群伤事件。据悉,截止到8月18日上午8时,  相似文献   

2.
按照惯例,四川省"集中强降雨天气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但今年却不同。据统计,在6月,全省就先后出现了3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与常年同期均值相比偏多19%,为历史同期第2位,暴雨天数为近20年最多。进入7月后,暴雨突袭,6月底至7月初遂宁等地降雨量达400多毫米,为20年最高值;7月8日以来,全省更是出现了入汛以来涉及范围最广、降雨量最大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且暴雨集中区主要分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灾区。截至7月10日19:00时,此次降雨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都江堰市幸福镇,达1049.6毫米,已接近该区常年年均降雨量。雨情与地质灾害如影随形,面对  相似文献   

3.
进入汛期后,面对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严峻形势,四川省各级各地高度戒备、严阵以待,迅速逐级传递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果断组织群众提前疏散撤离,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灾损失。7月1日以来,全省己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44913人,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3起,避免了4984人因灾伤亡。达州市8月3日至6日,达州市境内连降暴雨,达州市各县积极采取主动避让措施,共实现成功避险5起。其中,8月4日14:23,达州市达县景市镇寨子村  相似文献   

4.
6月30日以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降降雨天气过程,特别是地震灾区和盆地一些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普遍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由于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监测预警措施到位且重大工程治理发挥了重要防灾作用,成功避免了因地质灾害造成的重大群死群件事件。阿坝州7月1日至3日,汶川县境内连续降雨,3日上午10时58分,银杏乡沙坪关村罗圈湾、桃关村等地发生泥石流,  相似文献   

5.
7月以来,我省全面进入主汛期,各地降雨明显增多。由于降雨集中,雨量较大,地质灾害呈现多发、频发趋势。7月15日8时起,我省出现入汛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强降雨过程。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初步统计,截至7月18日20时,全省共有14个市(州)66个县(市、区)近千个乡镇884万人受灾,强降雨诱发大量地质灾害,据统计7月15日~18日,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287处,  相似文献   

6.
进入汛期后,面对强降雨天气过程中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严峻形势,四川省各级各地高度戒备、严阵以待,迅速逐级传递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强化基层群测群防监测体系,果断组织群众提前疏散撤离,最大限度降低了因灾损失。7月1日以来,全省已组织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44913人,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23起,避免了4984人因灾伤亡。  相似文献   

7.
9月17~20日,达州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市76个站点雨量超过100毫米以上,26个站点超过150毫米,万源竹峪最大降雨量达到226.8mm。降雨导致渠县三分之二县城被淹,交通、通信中断,万源沿河道路被冲毁。降雨还诱发了多处地质灾害,短短4天,全市共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多种地质灾害64起,损毁耕地77亩,垮塌房屋391间,造成危房117间,受灾人数923人,经济损失达1877万元。出现地质灾害险情69起,  相似文献   

8.
9月11日,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到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和安县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调要继续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和应急排危,强化主动预防避让,发挥治理工程防灾减灾功效,最大程度刚氐地质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目前,《四川省201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正式发布。《预案》综合分析认为,今年四川省汛期由降雨、洪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川西高原大部、川西地区、盆地东北部、北部及地震火区偏重,其余地区与常年接近。另据四川省气候中心预测,盆地东北部地区和盆地西北部地区在汛期将会出现3~4次阶段性强降水过程,洪涝较常年偏重,  相似文献   

10.
数字     
213起 2013年汛期,四川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13起,避免了近2万人伤亡,主动避让撤离人数、成功避险次数、成功避险人数均为近年之最。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相似文献   

11.
7月2日晚到7月3日,雅安市汉源县发生强降雨过程中,最大降雨点河南乡24小时降雨量高达148.6毫米,导致全县发生9处泥石流灾害。由于预警及时,责任落实,监测有力,排查到位,撤离果断,全县成功避险1226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350人,避免42户176名群众伤亡。汉源县是雅安市地质灾害最为易发、多发、频发的县份,其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突发性强、暴发频率高的特点。7月2日上午11时30,县气象局向全县发布2012年第1号暴雨重要天气信息,要求各地加强河沟沿岸、滑坡危险地段、城集镇建设工地的监测巡视,切实做好防御泥石流、滑坡、垮塌等地质灾害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芸 《现代交际》2009,(5):31-31
2008年7月11日,溧阳市自北向南出现了暴雨,局部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溧阳市南渡镇,最大1小时雨量达80.5mm,6小时雨量达153mm,均列有资料以来的第一位。南渡“7月11日”暴雨(以下简称“7·11”暴雨)来势迅猛,降雨强度大,造成南渡镇部分地区受淹,本文根据“7·11”暴雨的实测资料,对此次暴雨的降水情况、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降雨范围和强度明显加大,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特别是6月末以来,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2位流域性大洪水。大面积暴雨和洪水引发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受灾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7月5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地灾防治紧急电视会议,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徐绍史强调,要警惕出现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要把困难估计得大一些,把方案做得全一些,把工作做得细一些,以避免地质灾害中的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4.
7月16日以来,连续的暴雨导致广安市山洪暴发,使全市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126处。其中:华蓥山采煤沉陷区地面塌陷8处、诱发较大山体滑坡28处、崩塌90处,3人因灾受伤,损坏或损毁房屋共计10174间总计20348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共8600余万元。广安原本脆弱的地质环境又一次遭受了重创。目前,全市无人员因地质灾害死亡。  相似文献   

15.
8月20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在连续特大暴雨诱发下,简阳市丹景乡张家沟村6、7社和平安村2社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灾情,涉及范围约0.5平方公里,约200万立方米土石方向下位移,致使三岔湖旅游快速通道窑河坝大桥处桥墩出现断裂征兆、桥面拉裂,三岔湖环湖路新民乡接口起点部分发生变异向上拱突,滑坡范围内涉及住户共52户、216人.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抢险避灾指挥机构,迅速开展减灾、防灾处置各项工作,有效地防范了人员伤亡,成功地避让了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邻水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山区,有名的"三山两槽"是县境地势的显著特征。这些高山峡谷、河湖沟岔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隐患给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部分山石受到拉动滑脱,形成强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又由于近期四川东部特大暴雨频发,部分隐患爆发为地质灾害,对民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害。如何及时有效地加强地质灾害避险防治,成为地处华蓥山腹地的邻水县国土资源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四川省已进入汛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立足抓隐患、防大灾,将工作部署置于最为恶劣的时空条件内,努力构筑群测群防、避让搬迁、应急除险、工程治理"四道"防线,最大限度减少因灾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在此我们将部分基层信息反馈给广大读者,以此借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