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简讯     
《城市》2009,(7)
我国将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7月11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与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关于合作开展《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的签字仪式在哈尔滨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2.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城市建设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以城市发展的和谐、高效、协调、可持续为目标和特色区别于传统的城市建设。而当前在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过于强调城市小环境自身发展的高效、协调、可持续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地域加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如:循环经济体建设中引发的干群矛盾、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彰显的贫富矛盾、企业搬迁改造激化的城乡矛盾、住房建设暴露出的阶层矛盾等。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一个反映,消除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前提条件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着眼于两点,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两个矛盾,而不能只顾一点,即因偏重于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积极思考、预防和化解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3.
赵继敏 《城市》2011,(12):74-79
北京在奥运会之后,提出了建设"三个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围绕"绿色北京"、"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命题,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科技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对于"绿色北京"精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足。有文章曾指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障碍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冷漠的环保意识,即生态文化培育的不足。本文主要讨论北京生态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据7月10日媒体报道,7月8日晚,邢台沙河下起了暴雨。一辆轿车在通过沙河南环一处地下桥时被淹没,待消防官兵将其救上来时,车上的三人已经罹难。我们迎来了快速发展时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结构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较多的社会不确定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引发连锁反应,成为危害社会稳定、公民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问题,出现意想不到的死难和灾难,比如路人被下水道吞噬,汽车被雨水淹没,导致人员伤亡等,让社会承受了无谓的牺牲和痛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曾指出,建立预警机制是城市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城市发展应该将专业、科学、规范、权威的城市预警机制的建立,提升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启国 《城市》2009,(3):27-29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人口聚集的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有机体.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活动的中心,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高度发展的标志。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目的是使城市这个巨系统保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晓芳  苑焕乔 《城市》2009,(9):33-35
一、北京生态涵养区的现状及作用 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了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并将全市从总体上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4类区域。其中,生态涵养发展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5个区县。  相似文献   

7.
傅崇兰 《城市》2010,(6):3-11
一、前言 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首都已经进人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强调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档次和服务管理的水准。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南城发展行动计划、打造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生态涵养区发展、做大做强高端功能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一系列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纲领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的内涵,包括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设计和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设计是以真实地实现城市生态化目标,较好地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风格为基本出发点和归结点。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一起,构成生态城市设计的三大基本设计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城市景观设计方面来探究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关系,发挥和提升城市景观设计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生态城市中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养分循环和代谢已经出现了相当严重的问题,但却被人居环境领域长期忽视.基于这一背景,介绍近期国际学术界关联生态城市与养分循环的相关论述,从养分循环对生态城市的作用机制、城市养分循环的关键策略(城市农业)、城市养分循环的技术体系及考虑养分循环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探索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研究综述,最后总结当前研...  相似文献   

10.
黄凌翔  王雅洁  陈竹  何瑛 《城市》2023,(3):41-51
生态建设必须适应和预判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笔者以斯德哥尔摩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生态建设的关系,总结其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态问题以及完善公共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合作治理等应对措施,并对我国城市生态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城市农业公园就是把农业元素融入城市生态绿化建设发展中。生态绿化建设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是新时代上海城市向高品质和高效用绿化发展的高度概括性要求。花卉、蔬菜、果树、药材等一年四季会有不同色彩的叶、花、茎、果。这类农产品不仅可以提升景观的观赏效果,还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创建生态城市塑造天津城市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城市》2009,(10):67-70
一、创建生态城市是塑造天津城市品牌的需要(一)城市生态与城市品牌有着本源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成为营销界最热门的主题。而城市也可以像产品或服务一样进行品牌建设和管理.这已成为国内外学界的共识.成为城市营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亮点。在现代城市竞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更需要塑造城市品牌.迎接城市全球化、城市新分工格局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开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的城市化进程,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信息革命完成时达到高潮: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急骤膨胀、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文化趋同,区域差距拉大,则出现了一系列城市与自然的对立不协调等问题,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给城市经济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在四川,1989年4月20日发生在泸州的风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计11亿元;2001年9月19日发生在绵阳、德阳的暴雨洪涝灾害给两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亿元.灾害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以协调人与自然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通过生态城市--城市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实践困惑与破解思考、生态城市专题研究探索的案例分析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统筹与优化等论述,思考与探索破解生态城市实践困惑的方法与路径,提出创新生态城市相关规划及建设重点项目的整合、协同与融合,以及完善跨城市区域范围的相关合作机制,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优化,以形成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领下一盘棋的生态城市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15.
《城市》2010,(4):79-79
2010年2月1日,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王荣代表深圳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渐进常态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将深圳逐步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陆小成  冯刚 《城市观察》2015,(3):185-192
生态文明建设凸显了城市经济新常态下的执政新思维、新理念、新战略。城市绿色发展是遵循绿色、生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绿色的城市经济增长来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生态化、持续化发展。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现状、问题、国内外经验比较、评价、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未来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关系,全面阐释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问题与成因,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体系和选择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二者的概念以及特征的探讨,指出循环经济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意义,并对当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婧  谢娜 《现代妇女》2013,(12):12-13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生态文明的提出给城市建设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生态城市己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在环境资源问题比较严峻的当今时代,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碍,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以法律制度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用法律的武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了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它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要承认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入手,指导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处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建立正确的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熊文  付建敏  史善新 《城市》2009,(10):9-14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分类(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进入20世纪中叶后.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人口拥挤、社会异化等社会问题充分暴露.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巨大威胁。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建设一个高效、健康、平等的城市社会.创造宜居的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各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