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彤 《管理科学》2004,17(2):47-51
以19988年底前在中国上市的821个上市公司1999年~2001年的观察值为样本,研究分析了一些决定公司所有权结构的要素,即公司价值最大化规模、潜在控制和系统管制,并引入公司的特殊风险(SE)等作为与不稳定紧密相关的因素.研究发现所有权集中与会计利润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但数据显示是正的相关关系,管制对会计利润率也有正的效应.为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多元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所有权结构、资本结构、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所有权结构、以董事会监督为核心的治理结构及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法人股权与国家股权相比占相对多数时,公司价值上升。公司债务比率上升时,公司价值下降。董事会监督并未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如果考虑到公司所有权结构对资本结构、治理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法人股权的增加,公司债务比率的上升以及有效的董事会监督将会促进公司价值上升。  相似文献   

3.
公司经理层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创造的价值,与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进行管理创造的价值之差,就是公司管理中的代理成本。这几乎存在于每个股份公司,所以差值一般为负数。差值越小说明经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越趋一致,差值为零说明公司经理层的利益与管理层的利益完全一致。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源是经理层的风险厌恶特性以及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经济学角度讲,其来源于“人性是自私的”这一基本假设。代理成本越小,公司和股东的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实现;反之,则相反。本文通过实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资本结构、所有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艺峰  江伟 《管理评论》2007,19(11):49-54
包括Modigliani和Miller(1958)、DeAngelo和Masulis(1980)、Myers和Majluf(1984)、Stulz(1988)以及Harris和Raviv(1988)等为代表的资本结构经典研究都没能最终解决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之谜。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考虑到资本结构与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内生性问题。通过对2002年-2004年821家沪深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本文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资本结构与公司所有权结构内生性问题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仍然会影响公司的价值,相反,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不存在,而是公司价值决定了公司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报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公司业绩、公司规模、公司所有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等方面对影响薪酬契约的因素提出了假设.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的高低与公司业绩和公司规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与企业的市场价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对高管货币薪酬和持股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公司更多地被描述成一个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不再满足于古典企业中的一个生产函数就能描述其所有特征,大规模现代公司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公司治理结构就是研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的"代理人"问题(Fama,Jensson,1983),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治理结构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也被定义为旨在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经历了两种治理模式的变迁,一种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治理模式,另一种是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治理理论,现在两种治理结构趋同的发展趋势表明各个国家在实践中结合自身情况探索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各国公司永恒的主题。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是随着西方国家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涵义出发,分析了大宗股权转移价格差异的控制权溢价法、投票权差异的控制权溢价法和ST公司累积超额收益率法等计算方法,然后就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私有收益与公司价值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自由现金流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行理论为基础,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考虑,选取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我国特定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成负相关;监事会人数、独立董事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成正相关。本文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提升企业价值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中国金融市场卖空管制放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由此产生的卖空压力对公司控股股东私利侵占的因果效应.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卖空管制放松之后,控股股东的私利侵占行为减少了27%.卖空管制放松引发的股价下跌风险是卖空压力约束控股股东私利侵占行为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还依赖于其他治理机制,当公司其他大股东股权制衡较弱、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以及公司所处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差时,卖空压力产生的治理效应更强.横截面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或者公司破产清算风险越高,卖空管制放松的治理效应越强.最后,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治理效应能够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价值.本文有助于理解卖空压力对公司控股股东私利侵占行为的影响,丰富和补充了卖空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真实影响的文献.  相似文献   

10.
陈胜蓝  卢锐 《管理科学》2018,21(4):67-85
使用中国金融市场卖空管制放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由此产生的卖空压力对公司控股股东私利侵占的因果效应.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卖空管制放松之后,控股股东的私利侵占行为减少了27%.卖空管制放松引发的股价下跌风险是卖空压力约束控股股东私利侵占行为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影响还依赖于其他治理机制,当公司其他大股东股权制衡较弱、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以及公司所处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差时,卖空压力产生的治理效应更强.横截面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或者公司破产清算风险越高,卖空管制放松的治理效应越强.最后,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治理效应能够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与市场价值.本文有助于理解卖空压力对公司控股股东私利侵占行为的影响,丰富和补充了卖空管制放松对实体经济真实影响的文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从代理成本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正面影响,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倒L”型特征。基于这一发现,进一步采用Hansen(1999)提出的面板门槛模型,测算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生显著结构性变化时的门槛水平,结果表明,当机构持股比例超过大约12%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提升作用会大幅减弱。同时,本文还发现,开放式基金相较于封闭式基金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股权高度分散的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已受到现代经济学的挑战,股权相对集中且存在控股股东是现代股份制度的典型特征.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和监督股东各自的价值模型,定量地证明了最优股权结构的存在性,并从理论上推演出控股股东和监督股东的最优持股比例,以弥补仅从实证角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最终控制、权力制衡和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基于最终产权的观点,追溯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链,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并没有发生分离.考虑权力制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现当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和其现金流量权分离越大时,公司价值越低.股权制衡和控制权竞争程度越高时,公司价值越高.说明在目前我国对小股东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股权和控制权结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n innovative system for increasing visibility along an Engineer-To-Order supply chain.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in a leading Italian company that manufactures vessels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By means of this method, the company shares information about its shop floor activities with other actors in the supply chain, i.e. clients and suppliers. The system elements are as follows: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ansponders (to identify either components, operators, tooling machines (e.g. welding machines) or production phases), a Wi-Fi network (to communicate data) and a web-based application that is accessible by the company’s clients. This paper shows the methodology that is used to define the system’s architecture and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adopted. Benefits in terms of reduction in cost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have been observed. Moreover, customers perceived the increased visi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be a valuable service.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5-2008年间我国75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现金流组合方法对上市公司所处生命周期进行界定,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最终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而现金流权也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这与西方学者结论不同,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多数为非流通股,导致了高现金流权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两权分离程度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越大会造成公司价值的降低,而在衰退期则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公司,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公司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衰退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公司价值等都是不可直接观测的潜变量,为定量研究其内在关系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因子分析对潜变量进行计量,通过路径分析讨论潜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并建立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从整体上评估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董事会特征与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直接影响都不显著,只是存在间接影响;资本结构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存在间接影响;公司财务存在直接影响;进一步,按照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总体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排序为: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公司财务、董事会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截面数据,应用一系列OLS实证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所有权结构确实影响资本结构选择。具体而言:(1)现金流量权与债务水平正相关;(2)控制权与债务水平负相关;(3)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与债务水平负相关;(4)控制权超过现金流量权的公司具有显著低的债务水平;(5)终极控制股东是国有公司的债务水平显著低于终极控制股东是民营等非国有的公司;(6)董事会成员中终极控制股东派出的董事越多的公司具有相对多的债务水平。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这样的论点——在控制权超过现金流量权的情况下,终极控制股东会利用手中的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减少债务融资以摆脱对"隧道"行为约束的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8.
黄晓飞  井润田 《管理学报》2006,3(3):336-346
分析了股权结构和高层梯队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结果显示,流通股对公司绩效有显著负面影响,而法人股则与之呈弱的正相关关系。在国有股权控股的企业中,股权一定程度上的集中对公司是有利的,且政府直接控股比间接控股更有利于企业的整体价值。在论证高层梯队与公司绩效关系上,从团队的传记性特征方面作了实证分析,初步得出了公司绩效与高层梯队平均年龄和平均受教育状况正相关,而与年龄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性呈负相关关系这一结论。此外,在不同股权结构下,高层梯队对公司绩效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公司经济附加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发展潜力、资产管理水平以及所处行业的整体报酬等因素对经济附加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无形资产对经济附加价值有微弱的负相关,而存货管理水平对经济附加价值的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分析了这些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并对公司努力提高经济附加价值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remuneration of a sample of large Spanish companies and a set of explanatory variables such as performance and size of the company. The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agency theory for the Spanish institutional context, which differs from most ‘Anglo–Saxon’ model studies. We focus on the impact of a company's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y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lly, we consider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firm leverage as key determinants of the board–shareholders relationship.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ard remuner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which is stronger for book values than for stock market measures. Industry performance also explains the remuneration and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valuating board behaviour. Company size is also related to board remuneration and affects the pay–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lthough it is not relevant when we use an elasticity approach. Finally,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companies is relevant when explaining the power of the compensa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pact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firm leverage on this relationship are f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