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民主化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涉及到某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及其特点的论著还不多,本文就是以巴西为个案,通过分析巴西民主化的特点,为其他国家更好地建设巩固和完善自己的民主制度提供参考和经验。亨廷顿把世界民主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在前两次民主化浪潮过去之后,都出现了大的回潮,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还没有出现回潮。巴西的民主化进程与世界的民主化进程几乎是同步的,但是由于巴西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及其在拉美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巴西民主化的各个阶段出现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郝宏桂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60-65
在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战后韩国又完成了政治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政治民主化的奇迹"。推动韩国政治转型的社会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韩国青年学生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成为推动民主化进程的一支极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3.
孙红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1)
民族主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民主化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不会发生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之下,即使在资本主义以前的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之下,人们对自己所在的或所属的民族有一种内在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算不上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4.
5.
刘金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8,(3)
巴西是南美最早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家。巴西的经济发展成就曾令世界瞩目,但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没有解决好财富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巴西成为当今世界贫富悬殊最大的国家之一。贫富差距问题产生于巴西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但反过来又对巴西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它构成了巴西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严重失误 相似文献
6.
沈惠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在美国的推动下,台湾地区完成了所谓的民主转型.本质上,台湾地区所谓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植入性、依附性甚至是功利性的民主.就台湾本身而言,其民主是在美国压力之下强加进来、不得不为的结果,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依附于美国的民主.从美国来讲,压迫和扶持台湾实现民主化转型,更多的是为了其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目的.换言之,美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台湾的民主进程,其真实意图在于台湾可以作为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跳板与前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台湾地区民主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如选举政治、统独纷争等,可以得到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市民社会与民主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2):1-6
政治的民主化 ,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条件的支持。一个由众多独立、自主的社团所组成的多元社会 ,是民主制度建立、巩固的关键性因素。市民社会不仅可以对国家权力形成有效的社会制衡 ,也可以从其他各个方面推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市民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以及它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 ,是一个社会走向先进的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刘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69-77
通过对巴西军政府内地农业开发政策的研究,来探寻开发内地农业的原因,并对其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军政府开发内地不仅出于农民对土地的渴求以及中央政府权利空前加强的缘故,也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内地垦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内地农业开发的先导,同时政府还辅之以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这一时期内地农业的开发有效促成了巴西经济的一体化,结束了历史上"两个巴西"并存的局面,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奠定了巴西的农业大国地位以及今日巴西的农业格局.但同时也由于政策不当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贫富分化差距,对巴西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有明显不同,民主制度能有效弥补中国传统文化将政治道德化、缺乏制度保障的缺陷。为了使民主制度发挥最大的功效,我们应在注重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人的素质培养,大力弘扬儒家文化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容。这不仅使传统政治哲学中有价值的资源,在当今的民主化进程中折射出亮丽的光辉,还会促使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走向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袁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2):29-31
市场的扩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1895~1936年,在市场的推动下,华北商业性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家庭养殖业的商品化程度在华北农业近代化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目的有三。第一,回顾拉美地区近年来的政治发展,以评定其民主化进程的程度。第二,考察过去10年民主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最后,分析拉美民主和经济改革的前景。在这方面,1992年开始的民主与改革的平稳发展,使人们对拉美进一步的民主化和市场经济改革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但是委内瑞拉的未遂军人政变和秘鲁4月份藤森的“自我政变”,又显示出民主与经济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12.
李红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75-177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欧亚大陆两个最大的国家,作为对世界和平与稳定负有重大责任和义务的国家,面对冷战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顺应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率先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是具有全球影响的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中俄关系是冷战后大国关系建构的新范例,两国相互借重,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共同维护和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谢少卿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一、重心的倾斜与摆平 民主和法制的理论是社会主义课题中的一篇大文章,多年来,法学界都在这片“田园”上耕耘。从中央到地方的法理学年会、学术研讨会一直围绕着这个主题。民主与法制不可分。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中有法制,法制中有民主。民主要法律化、制度化,法制要民主化。这些辩证思维的正确性是无疑的。但是,如果细心回顾一下将会 相似文献
1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哲学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是谁创立的··…丁俊泽②“再探讨”了什么 —再谈关于真理和谬误的 互含间题,’’·····……,’…,’’,’徐久刚②人类认识过程及其阶段············”…张恩慈③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管见·········……康明轩③论孙中山哲学思想的进化论特点··,…魏宗禹③关于《反杜林论》中若干译文的 商榷······························……刘子威③哲学现代化笔谈·········……哲学系杜镇远④ 武高寿丁俊泽张晋斌 张恩慈黄方平科学方法论的先驱 —浅析亚里…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本文扼要介绍了米纳斯密谋的发展过程及其领导人蒂拉登特斯的生平,认为米纳斯密谋不仅是巴西历史上第一次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制度的反殖斗争,而且是拉丁美洲历史上第一次倡导共和的重大事件,在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应占有显著地位。此外,文章还对米纳斯密谋的中文译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和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要求一个同样开放的政治体制,这是民主化的基本动力。文章分析了东方儒家文化圈中韩国与新加坡民主化转型的经验,从结构入手,概括了两国民主化转型的基本共性和基本特点。从上述经验出发,得出民主化转型的一些启示,包括基本条件的具备、民主与精英的关系、专业主义、民主监督与民主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沙特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由于实施了较为符合其国情的民主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沙特的政治面貌 ,尽管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民主化进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沙特国家在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的同时 ,认真协调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扬伊斯兰传统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并推动整个中东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健康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经济学一九八四年:试论企业素质····,················……王征(1.36)论农村供销社的体制改革······……蔡寅二(1.41) 日本政府科技政策浅谈·········……冯玉忠(1。45)试论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客观依据…葛寿昌(2.3)也谈按劳分配中的“劳”······……李淑萍(2 .9)1迁界新的技术革命和我国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陈家盛(2.12)论萨缪尔森《经济学》的庸俗性…杨玉生(2.19)试论设置东北统一经济区的依据和途径 ·““‘”·······… 相似文献
19.
廖斌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4):1-7
量刑是刑事审判的核心内容,量刑民主化的目的就是保证法官实现量刑公正,避免枉法裁判。量刑民主化的实现可以从人民陪审员制度,检察官的量刑建议权、受害人及其亲属的量刑建议、量刑辩论环节、判决书中展示量刑理由等多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沈义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4)
研究当代文学的同志常常感到一种苦恼:当代小说的信息量太大了。搞当代的在进入正式的文学研究之前,首先要做大量的披沙筛金的工作,往往在我们刚刚弄清了某一种小说主潮的脉胳,再抬头望望眼前的文坛,则又是一派崭新的、陌生的景象了。1976—1982年间,我们曾激动不安地追踪过“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女性文学”、“大墙文学”、“改革者文学”……等等嬗度的轨迹,就在我们对现实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