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代有很多官员受到贬谪处罚,但官员受贬过程纷繁复杂。文章通过对官员受贬依据、受贬地点及官品下降幅度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唐政府依照一定的惯例,即依法贬官、补阙外任、品阶相近、重罪重贬等原则来贬谪官员。这些原则也是理解唐代官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庆历五年十月贬赴滁州,于庆历八年闰正月得治扬州,其贬滁岁月仅止两年。两年之间,撰写诗文达百余篇,且多有名章佳作传世。研讨欧阳修贬滁期间的内心感情世界,以及研味其所撰有争议之作,都不应忽略彼时的险恶政治局势对其心灵的伤害。研究欧阳修贬滁期间的心态,除了看到醉翁之乐,更应看到醉翁之忧;除了看到醉翁之醉,还应看到醉翁之醒;除了看到欧阳公在贬谪之中恪守不为戚戚之文的信条,还应看到其难免忧愤的内心。同时,还更应看到一贬夷陵再贬滁州对其一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鷟景云初任职为岐王属非岐王参军;证圣中张鷟任监察御史的途径非制举,乃吏部考选;张鷟仕途两次受贬.第一次在武周时任监察御史,因无士行被姚崇所恶遭贬.第二次在开元初因出使岭南受遗,事发,诏赐死,后经援奏,改为流岭南.两《唐书》、《桂林风土记》所记张鷟受贬的史料皆不确.张鸷卒官于龚州长史,非司门员外郎,今本《朝野佥载》所记率更令非张文成.  相似文献   

4.
考证南朝名将任忠籍贯为合肥,而非阜阳;唐朝诗人刘太真是今江苏溧水人,而非南京或宣城人;南唐宰相冯延己祖籍彭城,居歙县;南唐御制春雪诗写作年代为保大七年,而非五年。  相似文献   

5.
简评黄庭坚在宜州创作的诗词韦湘秋1黄庭坚(1045一1105年),宇鲁直,江西分宁(今修fto~to~vwhi\水)人,为进士出身的诗人黄庶之子。自幼警悟,力学ha_J求进,89山谷道人;初贬涪州(四川涪陵),号涪翁;晚年贬广西宜州,称八桂老人。北宋...  相似文献   

6.
且说“贬高论”白盾《红楼梦》后四十回所谓“高鹗续书”的评价一直是红坛争论的热点之一,崇曹贬高论曾成为一时风尚,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着绝对优势。这个现象——“贬高论”的出现及其前因后果和影响,是个值得探讨的命题,谨己见于下.《红楼梦》百甘回的流传,读者...  相似文献   

7.
诗三首     
凌华光 《中华魂》2010,(9):64-64
有感于某些人贬毛捧蒋事 自作聪明自卖乖.小丑总是跳梁来。 贬毛用尽万般力.捧蒋还差七斗才。 聋耳焉能辨韶乐,长天岂会怕阴霾。 青蝇沾纸充知字,怎识珠峰雪壮哉?  相似文献   

8.
胭克皇后Vivienne westwood琪身香港峙装展,. V ivienne west.O0d曾锐:flt‘5 50 imP0rtdnt to阳oP 1 e d 1 d have taste,日nd they have ideal 5 of are not 90jng to eome unless Pe0P}e 100奴at the westw以刘封追次在香港攀行的峙装回目展特别盆视·更通道由英圈到港,瑞峙装展作榭搏。10Ok日t theP日St.seCdU哭exeel lenee,and those things阳St .J因此,Vivienne年届64点的贬St姗0(对‘‘‘比卜今次名局r陇trosPeetive Fas卜旧ns幻。四J的晴装展中,分别展出了Vlvlenne贬stwood来年的营直系列和艇来的作品,昆橙了她一直…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至今,福建省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作为高考语文的重头戏,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会引发众多的议论,或褒或贬,评说纷纭。梳理并分析这六年的福建高考作文题,对于今后的高中作文教学应该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何承天出身士族次门,父系一族以武功起家,这为何承天形成了出仕为官的政治理想以及光耀门楣的个人抱负;母系一族,世代博学,这为何承天汲取知识、广览数术提供了源泉。经考证,其应赵惔之辟任宁蛮校尉司马应是在义熙四年(408),辞却此职是其明哲保身、审时度势的仕宦态度的具体体现。其贬任衡阳内史应是在元嘉十一年(434),任上参与了著名的“白黑论”之争,后被收系狱,又值赦免。  相似文献   

11.
宋人庄绰与王明清曾谓周邦彦因受王寀、刘昺"谋逆"事件牵连而出知真定,然当代学者却反以为邦彦因反对蔡京而外任.此文则考出所谓王、刘"谋逆"事件纯属冤案,是当时郑居中与蔡京政治角逐的产物.但邦彦的确受此事件牵连,几乎获罪,因得到蔡京及其集团其他成员的营救而豁免,遂出知真定.  相似文献   

12.
张九龄晚年被贬荆州,既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亦为其创作的转折点。虽"惟文史自娱",有孟浩然、裴迪、李泌等与之诗酒唱和,但毕竟为放逐之臣,身历楚境,直接感受到荆楚文化氛围,深受屈原的影响是其必然。综观张九龄的作品,其中充满了一种达观、超然的精神,这与他少年聪慧,潜心学植,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不无关系。"九龄风度"是"并庄屈之以为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竹枝词”以情感“含思宛转”见长。刘禹锡在被贬郎州、夔州之时 ,被当地风物所感 ,仿《九歌》而作《竹枝词》 ,用以表达个人的贬谪情怀 ,并在题材选择、情感蕴含和艺术表现等方面 ,表现出了较鲜明的个人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4.
乾隆三十三年 ,纪昀因为“漏言”被谪贬至西域乌鲁木齐。与古代其他谪贬文人所不同的是 ,他并未完全沉浸于穷愁怨艾的情绪中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他的《乌鲁木齐杂诗》及《阅微草堂笔记》多方面地展示了西域的风土人情。但两者在内容及视角上有所不同 ,《乌鲁木齐杂诗》以丰富见长 ,但多粉饰之意 ;《阅微草堂笔记》以深刻取胜 ,真实而颇见其洞察力  相似文献   

15.
周建忠 《南都学坛》2002,22(4):52-56
屈原放逐问题的研究,是屈原生平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由于司马迁《史记》先后涉及到“疏”、“绌”、“放流”、“迁”、“放”等,学术界对此颇多异辞。近现代的研究,主要是在王逸、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的基础上,作局部的调整或发挥,他们共同的前提是:屈原在郢都任职、遭谗、被疏;在汉北生活了一段时间;被流放江南。屈原放逐问题研究,在方法论上最大的误区是循环论证。鉴于条件,目前可以适当模糊一些、概括一些。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中表示“说话时的这一天”的时间词语可分为“今天”类、“今日”类两大类。“今天”类时间词语分布在北方方言区,“今日”类时间词语分布在南方方言区,这两类时间词语的分布规律体现了南北文化差异。从“今日”“今天”类时间词语的分布来看,汉语方言第一层级的划分应首先作南北划分。  相似文献   

17.
苏轼一生南羁北宦、颠沛流离,其中南贬儋州乃宦迹的最后一站。他于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九日离开惠州,同年七月二日到达儋州;元符三年(1100)六月上旬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一月四日到达大庾岭,结束了岭南贬谪生活,回到内地。其间所经行的路线、交游的人物及创作的诗文,班班可考,无不彰显了诗人坎坷的心路历程与丰富的情感内涵。我们通过察考苏轼南贬儋州经行路线,兼及其交游人物与所作诗文,对深化晚年苏轼研究,探讨宋代交通与文学关系研究均不无禆益。  相似文献   

18.
苏轼自小就开始在其父亲苏洵的指导下研读《周易》,中年被贬黄州时开始撰著《东坡易传》,晚年被贬海南时继续对《东坡易传》等学术著作进行修订,最终定稿。在苏轼看来,《周易》是古圣先贤们曲尽人情世态后总结出的一部指导人类成就盛德大业的教科书。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人生态度等时常以易理为理论根据,以坚定自己的信心、增强说服力。苏轼是抱着传承圣人大道的目标撰写《东坡易传》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撰写了《东坡易传》等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9.
杜宝——杜丽娘的父亲,作为《牡丹亭》中一个描写不多但又不少或缺的人物,从这部戏剧诞生之始就遭受了不少的非议与恶评。然而,杜宝并非像很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反面人物,他为官清廉,尽责尽忠,对待女儿也并非绝情绝义。结合汤显祖的政治理想和从政经历、可以摒除学界认为杜宝是封建家长制代言人的偏见,理解杜宝作为一个父亲的难言苦衷,还原杜宝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0.
贾至诗探赜     
贾至诗文名著当时,诗歌成就犹为显著。前期诗歌多作于官场得意时,风格典雅华赡;后期诗歌多作于贬谪外宦时期,风格清朗俊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